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5-5-14 13:00:00

哎,美国佬最喜欢用“汇率”武器,迫使他国调整其本币对美元的汇率,以达到美国经济调整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5 18:39:00
看来大多数的都支持升值耶,我也认为人民币的汇率决定机制有问题,其的确被高估了,但改变的方法不能太急,还是慢慢的放开,此外,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周期中的繁荣阶段,通胀可以缓和升值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8 19:03:00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看,这是美议院对中国主权的粗暴干涉

再次,以消费者个人看,升值近期有利可图,但长远却未必如此

当前国家的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币值,从经济的实际情况看,这个主要目标短期不应改。如果升值,使用浮动汇率,抛弃稳定币值的目标,会对整个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8 20:16:00

首先,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因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升值,有很多的弊端,在此不一一列举。我认为,政府可以放大当前的汇率波动空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8 21:02:00

我刚看了篇文章,取其中几节分享一下(原文太长)

的确,如果美国美圆输出过多,这些输出的美圆如果反过来购买美国的产品,无疑是美国财富的损失,其收的货币税就少了。所以,美国采取了另外一个措施:贬值。我个人相信,美圆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后贬值,然后再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后再贬值,是美国的一项长期既定战略而不是什么突发危机使然。当其他国家都储存太多的美圆储备后,例如中国这样的国家不吃不喝勒紧裤腰带的积累了3000多亿美圆的外汇储备,美国就开始考虑贬值了。美国贬值货币主要通过降低利率,扩张财政支出,以及央行干预来完成。通过这些措施,使得美圆供应量增大,美圆贬值。美国的降低利率和扩张财政支出,对本国经济也要造成影响,譬如经济可能过热。但是美国对于国内经济,虽然我并不能断定它是有意为之还是对经济运行还不是太熟悉,总之在它执行美圆贬值手段时,严格的控制了国内的需求,也就是说通过供需失衡,使得美圆利率下调,美圆贬值,同时美国的经济还不过热。我已经声明,不排除是美国对经济还不熟悉的原因导致其供需失衡。但是,如果换上是我,如果对经济比较了解的话,不排除不采取某些相似手段。特别是美国刚刚完成一场战争,也给贬值造成了有利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8 21:04:00
假使美圆贬值10%,则中国外汇储备硬生生损失300-350亿美圆。放之世界,各国又要损失多少?美国又要掠夺多少?
     当然,美国虽然容许一定的逆差,但是逆差太大,给它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利的。美国一方面通过贬值减少逆差,另一方面,特别是小布什执政,削弱福利,经济萎缩,失业增加,因此增加出口外贸需求就成为拉动经济的重点。美国出口产品多是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再多,对于美国的实物财富减少也影响很小。所以增加出口,并以出口获取的财富用来进口低附加值的实物财富,也是美国经济的重点。而美圆贬值,降低了其出口价格,增加了出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8 21:08:00

以美国和中国两国而言,美圆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于今后的进出口影响自不必说,最狠的一招还在后面。

一种货币的贬值可以有多种手段。但无论如何,货币是否贬值,大多都是由政府政策决定的。无论美国也好还是日本也好,其货币的贬值都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不是什么他们口口声声说的市场、自由。日本有官员说虽然利率由政府决定,但是汇率应当由市场决定的说法简直是搞笑,这是典型的话语霸权。都是干预手段,都导致货币贬值的后果,难道惟独你那种干预是市场经济,我这种干预就是政府干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8 21:09:00
说句实话,目前西方通行的外汇体系本身就有很多缺陷,难道弥补这些缺陷,不跟你犯同样的错误就是政府干预?
     
     他们的真正目的,除了上面说的以外,还在于一个更加阴险的措施。
     
     在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之时或者之前,美国或者日本的金融投机家开始把大量资金暗地流入中国。如果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这种流入就更加容易。资金流入中国后,兑换成人民币,等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后,这些金融大鳄就开始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圆。中国央行不可能也跟着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圆,如果那样的话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跌。中国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必须购买人民币,抛出美圆等外汇储备。本来中国的人民币之所以表面上看要升值,是因为中国经济失衡,需求不足,物价低迷,大量人民币游移于市场之外的结果,特别是近年来大量资金外逃,据统计外逃资金达3万亿之巨,并不是人民币真的就该升值了。如果那时资本市场开放,外逃资金加上中国本土藏于地下的人民币倾巢而出,再加上金融大鳄利用金融杠杆,以一元资金调动十元的比率,来冲击人民币,可能最终有两个结果。比较乐观的结果是中国央行外汇储备足够,最终咬牙撑住了人民币汇率,但是此时由于已经大量的抛出美圆,所以外汇储备也是损失殆尽,国家经济倒退几年乃至十多年。第二个结果更为恐怖,就是央行发现无法支撑,最终放任人民币汇率变化。此时人民币汇率将一路下跌,人民币越下跌,人们越是抛出人民币,越抛出人民币,人民币汇率越下跌,直到最后崩溃为止。这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翻版。到那个时候,中国彻底萎靡不振。
     这是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即便中国仍然在资本管制,但目前各种投机资本仍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200多亿美圆就是迹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8 21:13:00

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偏激了? 但是我觉得真的说的很有道理的

个人认为,权衡一下利弊,适当的上浮一点应该是可以的吧?

我们班做讨论的时候,同学说保持持平可以包括适当的浮动,闻丝不动几乎是做不到的.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9 15:25:00
以下是引用roggie在2005-4-8 23:32:00的发言: 单从贸易的角度考虑,小幅的升值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中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比较小,劳动力便宜使利润空间大,升值还对进口国外半成品和先进技术仪器有利。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简单的升值,还是将小幅升值作为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个步骤,目前没有结论;二是大量的投机资金在国内沉积,小幅升值可能带来进一步的升值预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进一步加大升值压力,使“小幅”变的难以控制。
我一直不认为我们国家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很高,不知道你看到过这里的那篇文章没?苏州的东莞化问题,产业的转移是随着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产业转移了,不知道会怎么想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9 22:15:00

人民币的汇率不能盯着美元啊

有点自己的主张好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0 21:56:00
以下是引用arnoldzhao在2005-4-7 20:28:21的发言: 我是教师,不怕失业,期望人民币升值。

这个好像不能作为什么有效的理由吧。人民币升值,虽然代表着 人民币实际购买力的上升,但会造成 出口下降,引起外汇流失,当然,自然也会引起 贸易逆差。在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这样的事情反而会让中国经济陷入困境。

同时,按照现在的 教育费用的发展,你们的收入也会减少,为了保证利润,没准儿你就作为牺牲品而被解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0 22:07:00
以下是引用liyida123在2005-4-9 12:38:12的发言: 人民币升值未必就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就想入世前,许多人认为回导致外资控制中国的经济,实际上并为出现这中情况.

中国是否受到了外资的控制呢?现在的情况看,是没有。但是,我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是否已经加深了呢?这样发展下去,又会怎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0 22:13:00
以下是引用fengxiazi在2005-5-3 1:45:46的发言: 人民币确实存在被低估,现在是学者们都在大声呼唤升值,而政府官员们却在硬挺着升值的压力。一味保持币值稳定,对国内经济的压力太大了,中国已到了不得不牺牲内部均衡来换取外部均衡的地步了。

请问,您是怎么知道 人民币确实被低估了? 中国是否真的到了 牺牲内部均衡来换取外部均衡的地步? 中国现在仍是以 劳动密集型产品 为主要出口产品,劳动力资源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那升值了呢?什么结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2 01:04:00

该升,越往后拖,面临的问题越多,压力越大……

但我国的银行业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啦?但现在可能是急不成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6 15:44:00
我国应该为货币设定货币走廊,一来可以避免现在升值造成市场的升值预期增长,二来可以为我国将来的汇率调控提供基础,已防市场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 22:19:00
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事,老美真恶心,什么狗屁民主国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4 03:16:00

升值会带来更方面的好处和不好处。

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来看,还是要以国家整体利益和大局为重,保证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并维护经济自主。

经济的东西真的很复杂,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都是有相互牵制的,考虑得越多则会做得更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4 06:51:00

那如果人民币真的升值了,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4 13:24:00

从经济的角度看应该升值,至少应该放大浮动区间,尽管中国的金融体系很脆弱,但是顶下去压力会不断增大,后果可能更严重。

如果从政治角度看,那这是政治家之间的博弈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4 18:51:00
对当前汇率、利率与通胀率的分析
2005-05-30 00:00:00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王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4 18:52:00
(50人论坛·北京)汇率、利率与通胀率是三个紧密关联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的焦点,对这三个问题的判断及政策,直接关系到2005年中国经济是否能平稳发展。
  
  一、怎样看通胀率
  
  2003年以来出现的通胀势头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农产品供应短缺所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另一个是资源类产品进口价格上涨。由于去年以来国家的“扶农”政策成效显著,也由于风调雨顺,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应情况目前已大为改善,所以从去年夏粮上市以来粮价就开始走低,带动了CPI指数总体走低,到今年4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只有1.8%,其中食品价格的同比上涨幅度为3.1%,而粮价为同比下跌1.7%,对比去年4月食品价格上涨10.2%,粮价上涨33.9%,显然是粮价下跌带动了总体物价水平的走低。
  
  从今年的农业生产形势看,由于政府的扶农力度没有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仍然很高,冬、春播粮食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500万亩,因此今年粮食产量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是有保障的。此外,去年是世界性的粮食丰产,引起国际粮价下跌,今年4月末国际粮食期货价格已比年初下跌了5.2%,所以虽然中国去年的粮食净进口量很大,今年仍然会维持净进口,也不会因此而推动国内的粮价上涨。
  
  由于今年初中国与世界铁矿主要供应商达成了提价71.5%的协议,国际油价在年初以来也再度攀升,所以目前许多人担心中国是否会出现“输入型”通胀。根据有关方面测算,铁矿石进口价上涨,会给中国钢铁工业造成200多亿元的成本负担,如果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对今年进口1.5亿吨原油来说,也会有约800亿元的进口涨价负担,铁矿和原油合计,对中国进口造成的损失在1000亿元左右。但是,如果中国今年的GDP可以增长9%,新增GDP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因此进口涨价的因素只占0.5%,所以进口产品涨价对国内物价虽有影响,可是并不大,更不会形成“输入型”通胀。进入5月份,国际市场原油、铜、铝等资源产品都出现了下跌行情,对比3、4月份出现的价格高点都下跌了5~16%,所以从全年看,是否会出现进口资源类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还应观察。
  
  由于国内的居民收入差距正在拉大,而近年来不断高涨的投资正在陆续形成产出,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国内是否会再度出现通货紧缩,而4月份只有1.8%的CPI指数,似乎已经发出了信号。
  
  二、怎样看利率
  
  目前许多人主张继续提高利率,理由主要是基于3点,一是为了控制物价,二是为了控制投资,三是为了控制房地产泡沫。
  
  从前面对物价的分析看,今年CPI的涨幅可能只在3%上下,因此用提高利率来抑制物价的理由是站不住的。
  
  投资增速目前虽然还在20%以上,但应注意,导致投资增长的动因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严格限制了土地的投放,已经成功地限制了新上项目的增长,因此去年一季度新上项目个数的增长和新上项目投资额的增长分别高达31%和67%,但是今年一季度已经分别下降到1.7%和1.5%,所以目前投资额的高增长已经不是新上项目带动的,而是存量项目带动的。由于本轮投资周期所上的项目,大部分是重工业项目,而重工业项目的平均建设周期在5年左右,所以始于2003年的投资高潮应该持续到2007年才会结束,这就决定了今后3年中即使新上项目不多,也会出现比较高的投资增长率。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水泥产量只增长了1.2%,增长率同比下降了20个百分点以上,许多人认为在投资持续高增长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很奇怪,其实这正印证了目前的投资增长是存留投资为主的情况,因为自2003年以来开工的大批项目,目前已经越过了土建阶段,开始进入到设备的定制与安装,所以投资需求的内容,开始从对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转向对机器设备的需求,由此导致了水泥产量下降,所以今年一季度新增项目只增长1.7%和水泥只增长1.2%,应该反映的是同一个投资内容变化趋势。
  
  如果目前的投资热潮持续不退是由存量投资项目造成的,用加息来抑制投资增长就无效。加息只对抑制新上项目有效,而对存量投资项目是无效的,因为对于投资人来说,废弃已经发生大量建设费用的项目,其损失远比加息所形成的财务负担要大得多。
  
  中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泡沫程度有多大,实际上目前也有许多不同意见。近些年全国房地产价格的增幅都在10%以上,去年更高达12.7%,如果把这个涨幅视为房地产泡沫,则用利率手段来抑制效果也会极为有限,因为即使把基本利率从目前的2%提高到3%,贷款利率提高到7%甚至更高,对于10%以上的价格涨幅来说,进行房地产投机人还是有盈利空间。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对于已经出现的资产泡沫而言,利率手段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如果加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宏观调控效果,则更要考虑加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是对外资流入的刺激作用。去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只有不到一半可以用正常增加途径来解释,今年一季度外汇储备又增加了近500亿美元,仍有40%左右是从不明渠道流入,说明在美联储8次加息,美元利率已经高出人民币利率1个百分点后,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热钱”流入势头仍没有显著减退。国际“热钱”流入是目前导致中国央行货币投放的最主要原因,而加息会对国际“热钱”流入形成新的刺激,迫使中国央行继续投放更多的货币,如此,加息本来是为了抑制货币需求,结果却导致了增加货币供给,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对利率问题的分析结论是,最好继续保持稳定。
  
  三、怎样看汇率
  
  目前美国国会有一股势力,压迫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国内也有许多人从中国有大量贸易、资本项顺差的现状,和减轻“热钱”流入及资源类进口产品涨价压力出发,建议人民币尽快升值。
  
  首先应该看到,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逆差,是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生产要素价格差距的结果,由于这个差距导致同样产品在中国和美国生产,可以产生十倍乃至数十倍的价格差距,即便人民币升值,极而言之也不会超过一倍,就是对美元的比价从目前的8.27:1升到4:1,但对于十倍以上的产品价格差距来说,还是没可能解决两国间的贸易平衡问题,所以在美国学界和政府内部,都有强大的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实际上,美国企业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也不是意见一致,对已经把产业转移到中国的制造商,和在中国进行大量采购的贸易商来说,他们在人民币与美元稳定的汇率关系中已经获得了大量好处,因此是反对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对人民币升值有强烈要求的,是没有能力向海外转移产业的那些中小制造商,和由于美国产业外移导致就业机会损失的产业工人代表,如美国的各类工会组织。国会议员需要拉选票,而中小企业和普通劳动者是最大的选民群体,在美国议会中出现代表他们利益的声音本没有什么奇怪。问题是美国大跨国公司在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中已经取得了巨大利益,他们当然不会公开宣传自己的既得利益,并以此作为反对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因为犯不着去得罪美国人民,所谓“闷声发大财”。但是他们是美国最大的财富集团,有着很强的“院外”活动能力,自会在下面做工作组织人民币升值,所以中美之间的汇率官司会朝什么方向变化,还很难说。
  
  日中贸易去年已转为日方顺差,所以目前从日本方面已经听不到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欧元启动后,欧洲贸易更多的是在欧洲内部展开,目前内部贸易率已经超过八成。在欧盟对华贸易中,虽然是中方顺差,但在欧盟贸易中毕竟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在这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中,也几乎听不到来自欧盟的声音。
  
  有人说,可以改变人民币的管理机制,例如可以让人民币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浮动,这样就可消除国际“热钱”导致人民币的持续冲击。现代经济学讲究“合理预期”,如果人民币升值5%,人家就会预期你还会升值15%,如果继续升值15%,人家还会预期你预期40%,等等,总之国际上会认为中国已经顶不住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只要压力足够,就会把人民币在升值通道上不断往前推。如此,人民币小幅调整的结果是带来更多的“热钱”冲击,不是我们设定一个浮动空间就可以顶得住的。
  
  此外,亚洲国家的货币除了定制住美元,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在盯人民币。以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前十位出口产品比较,只有3个是不同的,其他都一样,就是存在着竞争关系。如此,人民币如果对美元不升值,东盟各国货币就都不敢升值,因为升值就意味着要丢失市场,这个分析用于货币盯住美元的日、港、韩、台等经济体也是一样,所以人民币对美元的稳定,就保住了亚洲国家货币对美元在总体上的稳定。目前美元在“双赤字”打击下已经极度不稳定,如果人民币升值带动亚洲国家货币一片升值,美元崩溃的日子就不远了。而美国经济出现大问题,全世界都会跟着倒霉,包括中国。所以前些天我写文章说“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是保持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机制”。
  
  对中国自身来说,如果人民币升值,则肯定会打击中国的出口,据国内有关方面专家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5%,今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就会掉到10%以下,如果升值15%,就会出现出口负增长。最近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也说,如果人民币升值15%,在中国就有可能出现25%的“通缩”。
  
  中国目前经济的高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两大需求带动,但当投资高峰过去后,大量项目形成产出能力,就需要从主要是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转向主要有消费需求带动增长,否则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然而中国目前在收入分配方面,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急剧拉大,据有关研究估算,“吉尼”系数已高达0.47,已远高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水平,而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需要做大量工作,并非短期内可以见效,因此通过增加出口来缓解国内的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就成为未来3年内保持中国经济继续平稳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不解决国内收入分配问题,就不具备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条件。
  
  汇率、利率都不能动,带来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还会继续大幅度增长,央行也还得继续大量投放基础货币。近年来央行为了对冲收购外汇所投放的货币,每年都得投放7、8千亿元的央行票据,成本是要付出3%左右的利息。央行把美元储备资产投放到美国资本市场,以美国5年期以内的国债利率水平看,可获得3.5%的利息回报,加央行的操作成本,增加中国外汇储备的成本基本上可以打平。但外汇储备迟早是要用的,而由于美国物质产业的衰退,中国所积累的庞大美元储备已不可能从美国买到所需要的产品,必须从其他国家进口,因此尽管目前中国继续增加美元储备还不会造成财产损失,但是如果将来在用的时候,其他国家货币已经对美元升值,中国还是会遭受外汇储备资产的损失,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趁美元还基本稳定的时候,及早使用美元储备扩大进口。中国在目前以及今后的长期经济增长中,所面对一个巨大障碍是资源短期,国内资源供给不足就只能依靠进口,因此应当及早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准备好资源保障。从这一点说,庞大的外汇储备积累给中国在世界上收购资源股权提供了极好条件。实际上,仅靠动用几千亿美元外汇储备可能还不够,还应该把国内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和其他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然后用出售企业股权所获得的资金收购海外资源股权,如果中国在目前阶段能收购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资源股权,就可保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和平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王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4 18:53:00
析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经济学家
王天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4 18:54:00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广受关注。美国已经开列出时间表,限期人民币升值。是否真的会升值,我不想过多论及,因为这涉及到很多经济社会因素。但是,经济分析的任务是要说明人民币升值后会有哪些经济影响。这篇文章里,我试图从理论的角度论说一系列的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进而来说明人民币升值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我们的分析就从人民币的汇率升值开始。这是我们分析的起点。事实上,根据我们现在对于宏观经济理论的认识,在宏观经济系统中,选定哪里作为逻辑起点并不是十分重要。因为这一变化会传导到整个宏观经济系统中。并且,条件具备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类似于“蝴蝶效应”的强大效应,一个微小的变化会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发生巨大的改变。
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一旦升值会发生什么呢?最显而易见的是,因为汇率是净出口的减函数,汇率上升会导致净出口减少。净出口是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重要组成,这样,在短期经济分析中,总需求的下降会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下降。这是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影响。
这种因为本币汇率升值而造成的国民收入的损失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力图维持本国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的较理想的汇率,并且有的时候会通过贬值来使得自己的状况变好。原因就在于根据我们的理论,这种汇率的降低会导致净出口的增加,净出口是总需求的组成从而总需求会增加,进而在短期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会增加。这对一个国家是好事。但是,当一个国家采取这种方式的时候,事实上其得利来自于另一个国家的损失。比如,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形,当另一个国家的净出口增加后,相当于本国消费者购买了很多外国的商品。这样,对本国该产业的产品需求的下降就是对本国的该产业的一个冲击。这种冲击使得这个产业看起来不再是有利可图,这样会阻碍对其进行的投资和经营,从而使得这个产业的从业劳动力的状况变坏,比如失业和工资的下降。这在经济学中通常叫做“以邻为壑”的政策。这种政策迟早要遭到别国的反对和其它国家的类似的政策。形成竞相贬值本国货币的情况。这种两个国家的逻辑很容易推广到多个国家的情形。一个国家所得到的,最终会是另一个国家所失去的。
可见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我国均衡国民收入的减少。国民收入的减少就意味着在总体上作为一个整体享受国民收入的国民的福利的下降,并且会造成失业。但是这种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并没有结束,这种外汇市场上经常账户情形的变化,会进一步传导到国内的资本市场上。我们现在来阐释这样的传导机制。
一种机制是,根据我们的货币需求理论,对货币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利率和国民产出(等于国民收入,我们随后并不对这二者加以区分)。并且,国民产出越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越高。对这个机制的简单解释之一是根据货币的交易需求理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交易,如果有很多东西要买,那么就需要持有很多的货币。因此,如果国民产出下降,那么人们会降低对货币的需求,这种货币需求的下降会在货币市场上发生影响。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的下降会导致利率的下降。这一结果是怎么实现的呢?这一结果是在资产市场完成的。国民产出下降,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会下降,这时人们会把手中的多余货币转换为能带来收益的债券。这会导致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导致债券的收益下降,债券的收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利率。这样,就会导致利率的下降。这个传导也是我们为什么认为对货币市场的均衡研究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资产市场均衡的研究。只要货币市场不均衡,人们就要调整货币的持有量,这一调整会导致人们在资产市场上对自己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利率的变化,最终人们会在货币和能带来收益的债券资产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可见,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导致国民收入下降,在国内的资产市场上会导致利率的下降。因为利率在经济生活中是一种指示器,经济主体的理性活动会受到这一指示器的指引。我们下面主要分析因为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升值导致的国内利率的下降而引起的后果。
理性经济主体面对利率下降的一个反应会表现在消费上。根据我们的消费理论,人们的当期消费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利率。利率下降,意味着当期消费的成本变小。这样就会鼓励人们进行当期消费。消费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这样,当期消费的增加会拉动总需求,从而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
利率的下降还会导致私人投资的增加。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利率是投资的成本,投资成本的下降会导致投资的增加。投资也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这样,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短期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这也是由利率下降引起的可能的结果之一。
我们发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回到了起点。国民收入的这轮增加不就弥补了因为汇率升高而带来的国民收入的下降了吗?!但是,我们非常难以对此机制进行定量的研究,因此,这一结果应该是受到质疑的。但是这篇文章里我们只是进行纯理论方面的探讨,我们关心的是这一汇率的变化可能导致的理论结果,而并不关心这种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精确地度量。经济系统中的定量结果其实并不容易说得清楚。
在某种程度上,投资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居民的很多决策也可以看作是投资决策。比如,居民的买房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利率的变化会对居民的这种决策产生影响。正如我们强调的,这里进行的是一种理论的分析,因此,对利率的限制也不是那么严格,我们并不区分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还是其他种类的利率,而只假设有一种统一的利率水平。事实上,这也并不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假设。各种利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利率的下降在房产市场上有两种影响,一种是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会导致房地产供给的增加,另一种则是因为居民的房产“投资”的资金大多是从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相当于贷款成本的降低,这样会加大对房产的需求。这样,在房产市场上就形成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股市上,因为利率的降低,厂商的投资增加,股市的投资者会受到一种看似利好形式的影响,这样,会导致股票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也会形成一种看似繁荣的景象。保险市场也会受到类似的影响。保险是一种奢侈品,随着人们固定资产和股市财富的增加,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也会增加。保险市场也会出现繁荣。
除了对于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利率的下降还会对政府的行为产生影响。因为政府的在经济中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收钱和花钱。收钱对应着征税行为,花钱则对应着政府支出的行为。如果支出大于收入,那么政府就要发放债券。这种债券会固定某种利率。在没有引进债券收益随经济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机制的情况下,这种利率的下降相当于增加了政府的偿债成本。如果政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偿债,并且不能通过增加税收来获取收入时,政府容易采用增加货币发行的办法来获得“铸币税”进行偿债。这样,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其实,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是,这种本币要求升值的压力和国内的通货贬值能否同时存在?至少,在这里,我们认为是可以有一种机制使得这二者可以成为因果。
这种未预期到的利率变化导致的财富在经济主体之间的再分配在经济中将大量存在,任何没有考虑到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升值会造成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利率下降而签订的合约,都将经历财富的再分配过程。这一过程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国内利率的下降还会在外汇市场上产生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中,资金可以进行国际间的流动。因为本文主要考虑人民币的问题,因此,我们并不假设我国是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并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实行的是一种类似于固定汇率的制度。事实上,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实行的是纯粹的浮动汇率制度,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这个标准,我们认为我们实行的是某种程度上的固定汇率。这样,就可以进行分析了。如果因为我们国内利率的下降而使得国内利率低于世界市场的利率,那么外资不会流入,甚至本国资本也将外流。这种资本的外流在外汇市场上会导致本币供给的增加,从而对汇率产生一种下降的压力。这样,为了维持宣布的汇率水平,央行将要不断的购进本币抛出外币。即使央行不这样做,也会有一种投机的动力导致这样情况出现。于是,央行的外汇储备将减少。这就会削弱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可见,一旦人民币升值,在理论上,我们预期这会减少净出口,使得国民收入下降。这种国民收入的下降会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传导到资本市场上,导致利率的下降。利率下降会导致一系列扩张性的影响。这种利率下降的影响最终会传导到外汇市场上,因为某种特殊的汇率制度,这也许会给我国的经济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理论上说,由利率导致的影响会极大的改变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并且也许是另一个经济形态出现的前兆。利率下降导致的一系列的经济扩张,也许是一种泡沫经济的形态,是一场经济萧条的开始。
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事实是,所有的泡沫的都有共同点,那就是很多经济活动是由银行来融资的。因为人民币升值而传导到资本市场上的利率的下降导致的经济扩张,正是由银行来进行融资的。泡沫迟早都要破灭,那个时候,消费、投资都会萎缩,总需求会萎缩。这样就形成了经济的衰退。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90年代的日本,在那个时候,从情理上大家一致认为日本的经济不该出现问题,但是,恰恰是日本陷入了长时间的衰退。直到现在,日本经济仍然在衰退的泥淖中徘徊。正如克鲁格曼所说的那样,日本经济的失败与它的成功一样深远。希望有兴趣的读者回头温习一下日本的历程。在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的中国的某些方面已经出现了泡沫。比如房地产业,而我们现在采取的提高利率的政策和90年代的日本采取的政策是如此的相似。本意在于挤出泡沫中的水分的提高利率的政策正是日本经济衰退的开始。
本文对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作了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毫无疑问,这些情况都只是一种可能。我们并没有实证研究的结论支持。但是,这样的探讨恰恰是一种优势。谁能够对世事的预料确信不疑呢!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有理由相信是别国的自利行为,但我们也可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其为一场更大的阴谋和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4 23:25:00

我不大懂啊,但是海星说说,国际经济学理论是不是有这样一点:经济越是发展,贸易部门生产效率比上非贸易部门生产效率是趋于增加的,一价定律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国内非贸易部门价格提高,实际汇率趋于升值。不知道中国过去这二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是否带来了rmb汇率升值,好像是还实际上贬了许多,如果这样的话,这种规律是否适用于中国?还是中国即将踏上升值的路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5 11:40:00

楼上说的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巴拉萨(B.Balassa)和萨谬尔森(Samuelson)认为:汇率是由两国的相对物价决定的,而价格是由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工资增长率决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进步快的国家的货币币值被低估,相对劳动生产率进步慢的国家的货币币值被高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5 16:39:4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5 20:38:00
佩服53楼的深刻剖析,使人获益非浅。至于55楼的部分内容,我也是没有深刻考虑的,比如:投资问题、保险方面、股票等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5 20:39:4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5 22:33:00

会影响就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6 10:03:00
一升值,中国具有的价格优势就丧失,对于出口不利。当然,升值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出国留学什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1 13:54:00

if the RMB were to appreciate:

GOOD:1 Chinese business men could use the same amount of money to buy more good priced in dollar.

2 Chinese companies would be more campetitive in overseas investement because their money would be worth more.

BAD:1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would not be cheap as it is taday.

for instance ,an 8,000yuan salary for a chinese worker,which is $1,000 today would translate into $1,100

2 Have difficulty selling thir goods on the foregin market.Chinese goods would be more expensive overseas than goods prices in dollar.

3 As foreign investment went down, job openings in export-oriented industries would decrease.

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