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意见:
就教授挣钱一说,我个人是赞同的,因为现在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消费支出相当大,教授也是社会的人,也需要经济的支撑,挣钱是无可非异的,关键是看是如何挣钱,赁借什么来挣钱?用知识来挣钱,有何不可?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人大很好,但我打算努力考上财
我强烈呼吁人大经济类考博出高微、高宏、计量的计算题。至于纯文字的论述题,可以在复试中再考试(面试笔试均可)。
学校是一个方面,关键还得靠自己.不能指望考上一个好学校后就一劳永逸了,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学校的!
你说的很好,人大的梯队建设比较完善,青年学者不像搂主说的那样,而且不张扬,某些学校海龟回来比较咋呼,让人以为如何如何。人大程书记(曾任复旦书记)有次深有感触的说:人大和复旦相比,还是人大的学风和实力强一些。
每个学校都有他的优势和弊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
今生注定与人大无缘!
市场经济 误导了老师们的价值取向
办考研班的 那么多人大的老师 学校应该整整风
我认为这个无非厚非,毕竟别的经管学院都在赚钱,作学术最重要的是资金。别的学校经济学院都是经济+金融(复旦,南开,厦大)或者经济+管理(光华,清华),那样子给企业做咨询,办个MBA,EMBA班赚钱容易,人大经院单独靠非应用性的经济很难筹集那么多资金。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改革课程,引进海龟,和国际接轨,当然这些都很需要钱。一些理工类学院比如清华就是凭借大量资金迅速发展的。不过人大也认识到这一点了吧,现在成立了一个汉青研究院,我们拭目以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9 10:44:55编辑过]
楼主对人大经济学院的认识好像可以归结为如下两条:
1、人大经济学院的师资队伍在国内的相对地位下降,青年教师中缺乏大师级人物,不能专注于学术。
2、人大没有引进过多的“海归”师资。
关于第2点,鄙人认为,不能为了引进海归而引进海归,要根据既定学科结构来有意识的制定引进计划,不能说引进海归是越多越好。
我比较赞同这位仁兄的观点,人大有可能是丈着再国人中的文科老大(北大出外)的地位地位,显得老态龙钟,步不能前。最后被一些年轻成长中的院校(如厦大,上财)等后来者具上。这就是所为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人大没有那么差吧,我都动摇了。。。
人大学习研究环境不好!但是无所谓,心静地远,希望人大能歌上一层楼!!!
难道
一山望着一山高
人大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非常好的学校
希望她会更好
永远支持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