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接手 保德信变身银行系基金
2007-05-13 09:30:37
本报记者 张冉 蒋云祥 北京报道
“尽管光大银行入主光大保德信的消息一直对外秘而不宣,但对于光大集团内部,这几乎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
近日,记者获悉:光大证券欲将其持有的67%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股权中的51%转让给光大银行。
随着股权过户完毕,光大宝德信将正式跻身银行系基金梯队。
光大银行接手基金
“自2004年3月成立后,光大银行就一直在酝酿入主保德信基金。只不过光大保德信成立之初,商业银行涉足基金业的禁令并没有放开。”
2005年2月,央行、银监会、证监会颁布实施《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其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基金。
“3家基金开门伊始便给股东带来丰厚收益,光大银行再也坐不住了。”据光大集团某人士透露,2005年底,在光大集团部署下,光大银行即开始运作从光大证券手中接下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51%的股权,成为其名副其实的控制人。
“最终,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就光大保德信基金股权转让问题达成一致,而且随后双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尽管股市走牛使基金公司身价飙升,但光大银行入主保德信基金的步伐却没有停下。目前已到工商注册变更手续等后续阶段。”
光大宝德信基金注册资本1亿元,由隶属于光大集团的光大证券和隶属于美国宝德信金融集团的宝德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建,分别持有67%和33%的股份。
2004年,其第一只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成立,规模仅2.9亿,2005年,发行的光大保德信货币基金规模也只有7.57亿。
由于管理规模较小,加之前期投入较大,保德信基金一直处于亏损状况。直到2006年牛市到来,光大保德信连续发行了光大保德信红利和光大保德信新增长2只股票型基金产品,资产规模达到24.88亿元,但在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的基金业中,光大保德信也一直未能摆脱亏损的尴尬境地。
光大集团整体布局
“尽管光大银行入主光大保德信的消息一直对外秘而不宣,但对于光大集团内部,这几乎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虽然其中有光大银行一直想拥有基金公司的因素,但背后更多的则是光大集团的通盘计划。”光大保德信人士评价。
2月8日,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明权在集团2007年工作会上提出,2007年光大集团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是顺利完成在国家主导下的财务重组,重中之重便是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要尽快实现公开上市。
随后更传出2006年12月,国务院已批准中央汇金向光大银行注资的计划,同时,光大银行聘请大摩和中金公司担任顾问,为其引进战略投资者计划和IPO计划提供咨询服务。
“随着光大银行上市的推进,光大集团在处理光大银行和集团旗下的关联公司的财务呆坏账方面更会加快速度。这和光大证券把保德信基金股权转让给光大银行或许不无关系。”某从事并购方面的专家评价此次股权转让。
这个观点也在光大银行财报里有所显示。光大银行2005、2006年报显示,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存在密切财务关联,且光大证券在光大银行中逾期的拆借款项数额不小。
2005年,光大证券在光大银行拆借的款项就超过8亿元,且其中超过3亿元逾期未还。
“这两年随着证券市场走牛,光大证券盈利能力表现也已转好。但在牛市情况下,让证券公司以现金偿债肯定难以如愿,而以其持有的基金公司股权抵债,既可获得较高溢价,而且也使即将上市的光大银行获得了基金公司这个未来盈利能力较强的项目。”
“如果未来光大银行顺利成为光大保德信的控股股东,对壮大基金营销能力也会有所裨益,随着光大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资金充裕后,或许会进一步扩充光大保德信的注册资本。因此,可以说此次光大保德信股权转让对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保德信基金可谓一举三得。”光大保德信内部人士表示。
第一批银行系基金公司:
名称 管理规模(2006年末)
工银瑞信 296亿元
交银施罗德 231亿元
建信基金 151亿元
第二批银行系基金(审批中)
招商基金 招行收购招商证券持有的基金股权
中银国际基金 中行收购中银国际证券持有的基金股权
农银汇理基金 农行、东方汇理资产和中铝共同发起设立
浦银安盛基金 浦发银行、法国安盛投资和上海盛融投资共同发起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