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dingbairong在2007-5-18 15:43:00的发言: 我没有读过高先生的作品,对他的经济学思想了解的非常少,乃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但我读过他老人家翻译的萨缪尔森《经济学》。
真的翻译得很好。
愿高先生一路走好!后学在此向他致敬。
另外,我想说的是,学子们景仰纳什等大师的风采,并不见得是和楼主说的那样,是什么惟洋大师是瞻。
纳什的学问的确做得很好,我想无论是谁都不会不佩服。
而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落后于西方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科学无国界!
我们应该多向西方学习,而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
首先,这位仁兄的观点很好,也很有代表性。假如以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标准,我们中国的西方经济学水平确实很落后。当然,在前人的努力下,以及一大批海龟经济学者的推动下,这中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其次,我想说的是“科学无国界”的问题。我本人对自然科学不是很了解(我权且承认自然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非常明确的是:社会科学是科学吗?我不敢评论其他社会学科。但对于经济学,我感觉谈不上是所谓的“科学”,尽管在形式上已经作得很好了。为什么形式好,而实质不行呢?因为人的因素。人研究人的科学,本来就是矛盾。
最后,说说经济学的“世界主义”问题。我想楼主的隐含的观点是经济学应该是无国界的。我不敢苟同。一方面,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系列的猜想和假说。那么,抽象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基本假设前提(猜想和假说)是否适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呢?例如,中国是非常明显的生产力二元结构,而发达国家的生产力结构相对是平衡的等等。假如西方的假设在中国被证伪,那么我们必须要反思。
总之,我比较赞同的是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提炼我们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假说。多遵循实证的方法,而少用规范的方法。当然,两种方法都有好处,也有问题。希望能够继续讨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