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行为打压资产价格,解决流动性过剩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然而事实证明,央行的政策并不是那么有效.
在这里,我想结合当今中国的具体国情,简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下加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我得出的结论是: 在资产回报率远远大于利率(包括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情况下,加息在打压资产价格方面效果不佳
加息后,对于居民来说,资产需求会减少,存款会增加. 这导致居民储蓄存款上升. 存款的增加使银行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 诚然,对于企业而言,贷款利率的同时提高会增加向银行借钱投资的成本.但是在资产回报率远远大于贷款利率的情况下, 借钱投资仍有利可图. 因此,更多的居民存款就意味着更多的银行贷款,而企业得到些贷款后又重新将这些资金投入到资本市场(如房地产、股市). 最终,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显著减少. 不同的是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普通居民逐渐转向了企业.
这一点已经被我国的近况所证实.4月份,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放缓, 但银行贷款增长依然强劲, 这说明很大一部分贷出的资金已经流入了股市. 鉴于我国银行体系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有理由相信企业有办法通过各种手段从银行获得贷款投资于资本市场.
所以我认为,用加息的办法打压资产价格效果不大,加息的结果不过是转移了投资主体,而没有改变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总量. 要真正使资产价格下降,光用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必要时应该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比如征收资本利得税)和行政政策(加强监管)相配合. 多种手段搭配使用才能真正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