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7-6-11 19:51:00
算了。你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1 19:55:00
以下是引用bluelight在2007-6-11 19:51:00的发言:
算了。你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说实话,兄弟真的不理解老兄的想法。兄弟是认为,基础货币派生货币这2个概念,应当也在没有银行的时代适用,能适用于一切有货币借贷的时代,兄弟认为这一点并没有问题啊-----可能兄弟有笨拙迟钝,也可能老兄你没有想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1 19:57:00
没有银行,但是有放高利贷的,就不会派生吗?没有高利贷,但是有股票市场,就不会派生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1 22:47:00
做为外行很欣赏徐生老兄的讨论,分析问题时少了框框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2 00:06: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7-6-11 19:28:00的发言:


兄弟不懂这个问题的答案,猜测着说的。这个问题应该有比较成熟的答案吧,麻烦哪位老兄随手回答几句。

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问题,在这里不重要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通过政府部门的预算约束而相互联系。

  从公共财政角度来看,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会对财政当局的支出和税收产生影响,而财政当局的有关决策也会影响到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如果把通货膨胀看做是一种能带来收入的扭曲性税赋,那么政府应当在多大程度上依靠通货膨胀,就取决于政府能动用的其他税收工具以及个人持有货币的原因。

  在货币经济学分析中,倘若财政政策的调整能够确保政府跨期预算始终处于平衡,则货币政策可以自由确定名义货币存量或名义利率,这种情况称为“李嘉图制度”(Sargent,1982)。相反,当政府未来各期税收的现值和不足以弥补支出的现值时,铸币税必须加以调整以使政府的跨期预算约束得以满足,在此情形下,货币政策必须被动的调整以提供平衡政府预算所需铸币税收入。

  在本问题中,假若政府当前对公务员的工资支付、社会保障支出等能通过税收或公债(李嘉图等价下也需未来税收偿付)来支持的话,则不会直接导致基础货币的扩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2 18:13:00
人大经济论坛专题讨论学者专栏 → [原创]货币当局,经济之外生还是内生?https://bbs.pinggu.org/thread-191471-1-1.html&page=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2 19:26:00

championway老兄做了一些相关的阐述。

关于货币,似乎有这么4个问题:

1、什么叫货币?

2、所谓标准的合理的货币总量,应当如何确定?

3、这些货币,应当如何投放?

4、货币(包括对货币的各种意义上的使用)的存在,“增添”了哪些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2 19:40:00

当经济发展了,也新印刷出了一些钞票,这些钞票应当如何投放呢?

假定公仆掌握着这些新印刷的钞票。

那么,公仆为了公用而直接花费这些钞票,似乎是合理的。这在已经存在一些货币的情况下,根据既有的交换价格,用这些新钞票去做直接的购买或花费,则这些新钞票相当于税收收入、国库收入。

也可以把这些新钞票按某些方法去做借贷(广义的借贷),让公众借着用。公众借着借着,就发行出去了。

除了花,就是借,还有其他方法吗?请教各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2 20:07:00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各国对基础货币的定义及统计不尽相同,即使是在一个国家之内,根据基础货币的分析用途不同,可能有几种基础货币的定义。我国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统计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

  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基础货币统计。当时对基础货币的统计定义为:基础货币=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特种存款+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关团体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其中,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财务公司所持有的现金;金融机构特种存款是人民银行为了吸收农村信用社多余的流动性设立的特别账户,通常账户余额很小,并且不活跃。

  2002年1月起,人民银行对“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同时采用了“储备货币”口径,并对外公布。这里的“储备货币”理论上与基础货币是同一概念,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邮政储蓄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将全部的邮政储蓄存款纳入储备货币统计范围是与当时邮政储蓄无资产运用的能力和渠道、只相当于中央银行吸收居民和企业存款从而回笼货币的特定存款机构这一性质相符的。

  2003年8月,邮政储蓄资金管理体制开始改革,邮政储蓄部门自主投资、委托理财的渠道开通,其负债方吸收的全部储蓄存款与资产方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转存款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储备货币中统计邮政部门的存款应用“邮政储蓄在中央银行的转存款”更为合适,2004年1月以后,我国储备货币的统计据此进行了调整。自此,基础货币统计数字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公布的储备货币统计数字一致。

google来的,大意就是说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统计口径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用太校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2 20:10:00

国家授权发行货币的银行将货币从发行基金保管库调拔给银行业务库,并通过它向流通界投放货币的活动。
  货币发行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经济发行是为了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发行的货币。这种发行是符合货币流通规律要求的,因此,它既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又能保持币值稳定。财政发行是为弥补财政赤字(见财政收支)而发行的货币。这种发行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
  在中国,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家。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准年度人民币最高发行限额。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发行限额,具体办理人民币的发行工作,并集中管理发行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设有发行基金保管库(简称发行库)保管发行基金。发行基金是尚未发行的人民币,它不是流通中的货币。各专业银行则设有业务库,是为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而建立的。它核定现金库存限额。现金超过库存限额的部分,应交存发行库。当业务库存现金不足以满足需要时,就得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发行库调入现金。将发行基金调入业务库,就是货币发行。
  中国长期以来,要求货币发行不用于弥补财政赤字,不用于没有物资保证的信贷投放,而用于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因此,中国货币发行一般来说是经济发行。但在个别年度,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财政赤字,需要发行货币弥补部分财政赤字,这种发行属于财政发行性质。

(现金发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现金净投放,即流回到银行现金如果少于从银行提取的现金,银行就增加现金投放;广义指包含现金存入、现金提取及两者差额弥补的全部现金货币周转活动。

  现金发行是现金周转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这种管理方式起源于苏联在 1922~1924 年的币制改革。苏联根据有计划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把社会再生产中的货币流通划分为转帐流通和现金流通。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易,国家机关的费用拨付,大都是采用转帐方式进行清算,而且这些活动大多与生产资料的流通、商业的批发业务以及社会资金的流转有关,一方面很少使用现金,另一方面受到国家各项经济计划的直接控制,是一个有组织的市场。货币流通有很强的计划性,可以通过银行的信贷计划去组织实现。而国家与农村集体经济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同商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则广泛使用现金,多数情况与劳动报酬的支付、农副产品的收购以及生活资料的购买活动有关,是一个无组织的市场。国家需要利用许多间接的市场形式来影响货币流通,现金管理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手段。1927~1928年,苏联政府责成国家银行办理预算出纳执行业务,加强了现金支付的周转集中管理,并开始编制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国家银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信贷、发行和结算中心,严格划分现金货币周转范围(主要是居民收入的变动)和非现金货币周转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和机关的资金和收入的变动),形成了新的货币流通形式和货币流通管理方法,并将现金货币的周转和现金发行的集中计划调节,作为头等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

  中国从1950年开始,仿效苏联的现金管理方式,通过银行的信贷计划和现金出纳计划组织货币流通,而且把现金发行作为国家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控制目标,由政务院决定现金发行的计划额度。银行实施的现金出纳计划中,包含着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入银行的全部现金以及从银行支取的全部现金,两者差额,表现为现金的净投放(或净回笼)。从1979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民经济中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现金流通范围和非现金流通范围都已打破原来封闭的格局,现金周转和现金发行的经济意义已经削弱,现金发行失去了作为货币流通调控目标的绝对重要性。但在市场发育仍然很不充分、很不成熟的条件下,现金发行还不失为观察经济运行状况和调节货币流通的一个有效工具。

  中国的现金发行不同于西方银行的现金供给。现金供给系指硬币和纸币的铸造、印制、储备、提存、销毁等活动,相当于中国的银行发行库和业务库管理。

还是google来的。

google是个好东西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3 14:55:00
谢谢楼上Mestra老兄的介绍。中国的发行货币的方法,主要是借,在有赤字的时候也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7 19:22:00

woyebuzhida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