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540 8
2004-09-28

交易成本的观点通常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神学色彩,根据该观点可以将人们分为:信徒和非信徒。后者分为“怀疑论者”和“形式主义者”。形式主义者将经济学定义为一种方法,这必然限制对公司的分析。为什么会限制对公司的分析?

2。交易成本经济学具有两个缺点:它是一种在组织上相对来说静态的方法论,并且它依赖一种共同效率的推理。这应当如何来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9-28 23:21:00

前面这段话让人莫名其妙,事实上,交易费用经济学就是利用交易费用概念分析企业、公司的边界和内部激励机制。

后面这段话我也不明白具体意思。交易费用是动态还是静态,依赖于你的定义和处理方法以及目的。事实上,哈特等人曾研究过动态交易费用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30 11:0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30 11:09:00
是<交易成本经济学>一书中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30 12:13:00
以下是引用三石一号在2004-9-30 11:09:47的发言: 是<交易成本经济学>一书中的内容.

这是当年经科出版社“新制度经济学丛书”中水平最差、翻译也最烂的一本书,连张五常都被翻成什么“昌”(Cheung)了!

顺便再多说几句吧。经济学家其实自科斯以来就一直在以不同方式关注交易费用,比如它Milgrom那里是度量成本,在杨小凯那里是分工费用,在贝克尔那里是协调成本,等等。泛泛地批评交易费用如何无用,除了证明自己的狭隘之外没有别的意义。

至于静态还是动态,我想思想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在科斯那里是比较静态的,但是后来者不断地将其拓展到动态形式,比如哈特、安德里菲林等。至于威廉姆森,他并非只考虑了交易费用,实际上他早在1985年就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综合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的成本函数,可惜国内人很少注意到。至少看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人应该知道,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此熟视无睹?

再说一点,很多人习惯于从几篇可怜的传统文献中批评新制度经济学派,这是不严谨的,不科学的,也可以说是弱智的。不了解当代新制度经济学的最新文献,就在那里瞎评,误导学生,实在可恶。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自己去关注原著,关注前沿,不要轻易相信一个人对一个理论的否定。谢谢楼上的几位。不当之处,请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30 12:15: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30 12:33:00

版主讲的甚是.在制度经济学学习上,缺乏指导,于是便选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名著译丛,里面包含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一书.看着疑问不少,就传了上来.

所以,请列出些原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