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jm422在2007-6-18 22:30:00的发言: 1,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怎样的人力资源战略?
2,人口迁移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3,后进国有什么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
4,什么是社会分摊资本?
谢谢了,如果能具体的给出参考解答最好
这些问题太大,而且重点不清楚。试着回答一下1、2问题,可能回答不好。
1, 人力资源——human capital这个概念的提出,是舒尔茨在研究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继而由于他所关注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正在面临的,所以有这一门发展经济学的诞生。他的重点在于,人是一种资源,是可以通过向教育、健康、卫生等方面的投资而增加其能力的一种资源。“企业家”——就是由于对于人力的能力投资使得其投资回报率增值的一种方式。熊彼得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是以企业家的诞生为重点内容的,在舒尔茨的晚年几乎是最后一本著作、1990年写的“Restoring economic equilibrium: human capital in the modernizing economy ”中,集中的体现了他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和研究。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的均衡点被一再打破再重新达到新的均衡点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尤其是企业家所起的作用是调适经济的不均衡,使经济的成长得以实现。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人力战略——也是发达国家在达成发展的途中曾经经历的过程,就是向教育和卫生、医疗、研究、健康大力投资。人力投资的回报是超过物质资源的回报率的。(舒尔茨在他的著作中也探讨了为什么日本是非欧美国家中经济发展的典范,他所理解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教育程度以及其普及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如果要实施人力战略,不能重视数量,应该重视质量。
2、人口迁移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别的先不提,只说一个问题。中国是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唯一一个实行户籍制度的国家。因此人口的迁移是一种从强制性制度向诱致性制度转移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