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11 6
2004-09-30

事情发生在约两周前。傍晚吃饭时间,在中区食堂门口,有两名男子在促销《南方体育》,买报纸赠礼品。在我印象中,报业的这种市场推广方式以《新京报》的来势最汹,大到洗发水,小到巧克力,花样迭出;最近又有《华夏时报》,订阅全年255元,免费赠送时尚自行车一部。所以这次本不会引起我的注意,但是我听其中一男子吆喝道,1.5元一份报纸,送报社自行开发的欧锦赛足球游戏光盘一张,外加一包口香糖!这顿时吸引了我,我特意询问光盘质量,那男子说保证能玩,绝非网络游戏,于是在两名同伴的怂恿下,我花钱买下了三件物什,把报纸给了一名同伴,把口香糖给了另一位,自己留下了光盘。

吃完饭兴冲冲地回到机子旁,把光盘插入,显示光盘容量3.5mb,心中顿时凉了大半截,打开后,弹出一个页面,说参加欧锦赛游戏,请登陆某网站,我心想,果然预计不差,只是个网络游戏,暗骂推销商的不仁义。索性上了那个网站,结果赫然几个大字,欧锦赛竞猜游戏!原来连网络游戏都不是,只是竞猜欧锦赛赛事结果,然后参加抽奖而已!但是当时欧锦赛早已结束近三个月!所以这是一张彻彻底底的废盘!

我气恼万分,把这事告诉了两位同伴,拿了口香糖的那位说:报社真是过分!其实单送口香糖没准也有人会买,非要画蛇添足,欺骗消费者!他说,他当时怂恿我买,是因为觉得“劲浪”口香糖是名牌,拿回来一看,原来是“冲浪”牌!而拿了报纸的那位同伴说:《南方体育》归属南方报业集团,在南方,尤其是两广地区很有影响力,没想到也会做出这种事,即使想打入北方市场,也无须如此不择手段!

这是一次商业策略的失败案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22 20:25:00
中国的企业这样搞,能成大气候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25 20:48:00
以下是引用一刹春在2004-9-30 20:52:29的发言:

这是一次商业策略的失败案例

是本地发行商代理的失败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25 20:55:00
以下是引用一刹春在2004-9-30 20:52:29的发言:

但是我听其中一男子吆喝道,1.5元一份报纸,送报社自行开发的欧锦赛足球游戏光盘一张,外加一包口香糖!

报社自行开发的欧锦赛足球游戏

哈哈,这个谎话太低劣了,居然有人相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5 20:56:1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26 22:34:00

我想可能有两种情况解释这个问题:

1、有可能是报纸把推广的事外包给广告公司或公关公司,但这些外包商把事作差了。

2、报纸推广人可能认为报纸很好,只要人看了就不会再在乎赠品的好坏,而成为新的读者。

我想还是第一种解释合理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5 21:23:43
欺骗用户,是发行商代理的失败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