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513 19
2007-06-23
<DIV>
<P><FONT size=4>上半部分:<a href="http://zouhengfu.blog.sohu.com/51917568.html" target="_blank" ><a href="http://zouhengfu.blog.sohu.com/51917568.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zouhengfu.blog.sohu.com/51917568.html</FONT></A></A></FONT></P>
<P><FONT size=4>《马克思剥削与阶级的动态数理分析》结论部分:</FONT></P>
<P><FONT size=4><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62ac.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5a21.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4c0a.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4a51.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46e6.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436d.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4221.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4111.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3f53.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3e08.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3cad.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2f89.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2237.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2046.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17ff.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c0b1f.jpg" border=0><IMG src="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2/15/113ec9bfe04.jpg" border=0></FONT></P>
<P>和劳动力为前提。因此,这整个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要脱出这个循环,就只有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亚当.斯密称为“预先积累” ),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a href="http://blog.sohu.com/manage/entry.do?m=add&t=shortcut#_ftn1" target="_blank" ><FONT color=#96b0af size=2>[1]</FONT></A>“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但是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地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削,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a href="http://blog.sohu.com/manage/entry.do?m=add&t=shortcut#_ftn2" target="_blank" ><FONT color=#96b0af size=2>[2]</FONT></A>所以说,这种由于资本原始积累所造成的社会不公正,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是没有关系的。于是,对待这种社会不公正,不一定要用暴力革命的形式,通过推翻某一个阶级来解决;而是可以利用ZF职能,通过税收,补助,转移支付等多种手段来解决。因为ZF所要做的是将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财富之间的差距缩小到一个合意的水平,要么将资本家阶级的财富增长线降低,要么使工人阶级的财富增长线上升,更可以两种策略同时进行。至于具体采用什么政策,以及怎样确定这些政策所实施对象的群体超出了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可以在详细探讨社会公证性的文章里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P>
<P><B>V</B><B>. </B><B>结论与展望</B><B></B></P>
<P>根据前面四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分析特点总结为以下4点:</P>
<P>1、本文中构造的模型全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中的描述为依据,而并非是凭空异想出来的。例如: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看作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的效用函数的构造,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各自效用最大化问题的表述,等等。这是因为,既然我们想要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剥削与阶级的理论,就必须以严格以原文的表述为分析前提。这体现了本文分析的严谨性。</P>
<P>2、虽然是以《资本论》中的表述为依据,我们却引入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与罗默一样,我们将工人阶级看作为是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的个体,更进一步的是,我们还将资本家阶级也看作是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的个体。比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罗默的资本家阶级使厂商利润最大化而工人阶级使效用最大化的模型,本文可以说是更加彻底,更加系统的将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结合起来。</P>
<P>3、本文并不是直接从劳动生产出发,而是以寻求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均衡为出发点,通过分别考虑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的最优问题,来分析社会中两个不同阶级的各自的特点和差别。并由此,我们得出了造成社会中不公正的原因――即不同阶级的初始资本禀赋不同的(模型里面为了分析的清晰化,我们将这种区别极端化为资本家阶级有初始资本禀赋,而工人阶级没有初始资本禀赋)。而这种不同又源于原始的资本积累。正如《资本论》中所说的,原始的资本积累是由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所造成的,“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a href="http://blog.sohu.com/manage/entry.do?m=add&t=shortcut#_ftn3" target="_blank" ><FONT color=#96b0af size=2>[3]</FONT></A></P>
<P>4、本文在求解模型的技术上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大量运用了现代数学工具和方法。在求解资本家阶级的问题时,我们使用了动态优化方法中的<B>Hamilton</B>方法来求解资本家阶级消费和资本积累量的均衡解;还使用动力系统中的方法来判断这些均衡解的稳定性进而得到在均衡点附近的经济的运行轨迹。此外,为了让分析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精确,我们使用了<B>MATLAB</B>应用软件,给方程画出精确而直观的图象,也对经济中的参数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通过这些数学工具的使用,我们不仅可以为模型作定性的分析,也可以作定量的分析,从而使得分析更加清晰,更加准确。</P>
<P>虽然本文对前人的理论分析有了一定的改进,也采取了更多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但是不得不承认文中还是有些局限性存在。首先,我们在这里仅仅考虑了劳动力市场,而没有考虑借贷市场的存在,所以我们考虑的实际上是消费位于0以上的部分。但是实际经济中存在借贷市场来让资本家阶级平滑他们的消费。其次,我们没有考虑风险投资。文中我们把资本家阶级看作是仅仅进行商品的生产,而不参与任何风险投资,所以在本文的模型中表示资本家阶级的风险偏好的参数 的变化对与经济是没有任何影响的。而这显然与现实经济是有差距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中,资本家阶级不仅仅从事商品额生产,同时还将大量的精力和货币资本投入到风险市场中。</P>
<P>最后,在本文的第IV部分,我们分析了两个阶级财富差距的变化趋势,从而得出了社会不公正的真正源泉。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公正性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ZF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本文的基础之上,继续进行社会公正性的分析,试图找出最优的解决社会公证性问题的政策和方法。 </P></DI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23 00:14:00
复杂,还得多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3 00:20:00
以下是引用lixiaos在2007-6-23 0:14:00的发言:
复杂,还得多看看

也不是非常复杂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3 03:22:00

虽然马经+西经是一种创新,但是本文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纠正两种理论的天生缺陷,这样必定导致合成谬误。比如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主要是两种不同原因决定的(供给主要取决于生育,需求主要取决于经济活动),他们间少有作者期望的那种关联性,但是文中却得出一个有那种关联性的解,这肯定是谬误。在文中的静态分析方法下有一种办法可以得出二者的关联性,那就是假设劳动力供给不变,或者假设劳动力需求不变,但是文中好像不是这样子的。像凯恩斯那样假设自愿失业自愿饿死是自欺欺人的做法,行不通的,因为在宏观上只要工人有生活来源(讨饭例外)就不能算他失业,就要算是有效需求。比如工人拿下岗金,显然下岗金是社会积累中扣除的,这使实际是资本家的投资减少了;比如工人用储蓄生活,这必定是改变社会储蓄量。看来邹微的思维被定式化的缺陷已经没有机会改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3 18:04:00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经不起仔细推敲,这是经济学的天生缺陷

重要的是做学问的精神,邹大师还是值得尊敬的

至于经济学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名副其实,鬼才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3 20:38:00
just like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economecis has very big impact on other fields and humanbeing's thought. from this viewpoint it is a scien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3 20:38: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