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4-10-23 10:41:00
以下是引用dayu0001在2004-10-21 18:57:33的发言:

在经济学中,不管是有形的物品,还是无形的劳务(服务),都是商品。商品的买卖必然带来效用的增减,和产权(所有权)的转移。例如:你打的,你是付钱买进服务,且拥有对司机劳动一定的控制权;司机收钱卖出服务,且让渡了自己劳动的控制权。在这个交易中,你的效用是为什么增加,或是节约时间,或是节约体力,或是有面子等等,这就不是经济学家要关心的了。所以,“看人吃屎”得到的效用,还是“让人吃屎”得到的效用,这都无关紧要。要记住,“效用”是基础假设,它是经济学的边界,不要超越它。

把原来的问题换个说法,你可能明白一点。

将“吃屎”看成是一种劳务,“吃屎者”卖出劳务,收入金钱;“看者”买进劳务,付出金钱,列成不等式,结果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有两种商品,两个参与者,两项交易,交易的数量相同,只是支出方向相反,完全不需要扯到“消费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TO xinshenghu

模型有大,有小,小学做的应用题都可以算是数学模型。不要被这个词吓着了。

经济学不是只研究大问题,也不是只研究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

再者,如果经济学不能说清这个问题的错误,你还能相信它吗?

唱歌好听还是难听,该谁付钱给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这样一种交易:买者的所得,并非卖者的所失,而是直接以一方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劳动)来使对方愉悦(或不愉悦),这种交易被称为"劳务"

劳务和有形的商品交易不同之处,恰恰就在于没有一个具体的可比的"物"作为中介.听人唱歌不是"负唱歌",看人吃屎不是"负吃屎",用你的话说,就是没有卖出"唱歌",也没有卖出"吃屎"

相互的劳务提供,比方说甲给乙理发收十元,乙给甲理发也收十元,这是完全可能的,并不违反什么"完备性".

问题在于,并没有一个有形之物"理发",或者"吃屎",可以供你去"传递".甲给乙理发和乙给甲理发是两个不同的劳务,甲看乙吃屎和乙看甲吃屎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劳务.

在你九楼的"推导"中,至少忽略了三个问题.第一,不能从"看人吃屎"的效用过渡到"吃屎"的效用,第二,不能从别人吃屎的效用过渡到自己吃屎的效用.

第三个问题,两次交易已经在不同的边际位置.多了500万元或者少了500万元可不是小数.在不同的边际位置,各自的保留价格或者说边际效用不会再相同.我之所以要提到消费集和基数效用,无非是想提醒你这一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5 01:08:00

A理发与B理发当然不是一件事,但是,A帮A理发与B帮A理发就是同一件事了,自己做劳务还是请人做劳务,只取决于收益。自己理发能可以达到别人理发的效果吗?这有代表性吗?为什么不举一些有代表性的劳务服务呢,如修理,清洁等工作,看看自己做与别人做是不是一件事。

两次交易已经在不同的边际位置.多了500万元或者少了500万元可不是小数.在不同的边际位置,各自的保留价格或者说边际效用不会再相同.

所以是不会回到原有的位置的,这正是错误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5 10:56:00

兄弟,你扯那么远干什么呢?这种“劳务”有没有“代表性”是另一回事,我告诉你的只是在这个具体问题中,不能象你那样直接过渡,你的“证明”并不正确,仅此而已。而这个问题本身,不过是一个无聊的恶俗,我并不感兴趣。

至于“所以是不会回到原有的位置的,这正是错误所在”,也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需要很复杂的前提条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5 15:02:4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5 15:08:00

“吃”是一种牺牲,比如牺牲的是尊严; 500万后面是一定价格下的消费品,比如房屋。所以交易的必要条件是: 房屋的边际效用大于尊严的边际效用。“看”是“辱人取乐”的需要,付出的500万代表着某种消费品(比如名画)。所以另一个的交易必要条件是:取乐的边际效用大于名画。于是两人成交,500万是成交的货币均衡价格。此时各方各种需要边际上相等。在必要条件下,得到的效用比失去的效用大。两人都获益。

下一次同样结果。

福利的涵义是需要得到满足。福利增加的涵义是所得大于所失。

这个例子虽然极端一些,但是仍然合理。谁让两个人把“取乐”看作那么大的“快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5 23:37:00
以下是引用mingxiang在2004-10-10 19:20:12的发言:

两个表演吃狗屎的“经济学家”,两个唯一想看对方吃狗屎的“经济学家”,从事的是“隐形经济”活动,不会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经济学家”,没有发票,没有建立帐册,所以是不会计入GNP的。

这两个经济学家都是国家干部,吃屎花的钱都以其他名义报销,所以还是计入了GDP。

这个例子并不能说明GDP的局限性,两个人花的500元钱都是物有所值,两人的效用都增加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6 11:54:00

你不愿做的事,所以请人做,付出金钱,获得收益。当别人请你做相同的事情,付给你相同的钱,你会不会做?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当后者的钱多于前者,你才会做。这就是这个笑话的错误所在。

边际位置的改变是以前我没想到的(不过我不认为会改变结论),这也算这次讨论的一个收获,让我以后考虑问题要全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8 10:24:00
以下是引用dayu0001在2004-10-26 11:54:56的发言:

你不愿做的事,所以请人做,付出金钱,获得收益。当别人请你做相同的事情,付给你相同的钱,你会不会做?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当后者的钱多于前者,你才会做。这就是这个笑话的错误所在。

边际位置的改变是以前我没想到的(不过我不认为会改变结论),这也算这次讨论的一个收获,让我以后考虑问题要全面。谢谢。

"看人吃屎"的收益或者说乐趣在于"看人",而不在于"吃屎".这件事无论如何自己做不来的,怎么能算作"自己不愿做的事,请人来做"?你这样子过渡根本是不成立的.

这件事能否成立,关键在于这两位的偏好.如果这两位经济学家都犯贱,"看人吃屎"乐得很,自己吃屎却不觉得有什么,这种"交易"可以成立也未可知.经济学管天管地管空气,唯独不管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8 11:32:00
讨论得非常有意思:)喜欢这里,好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8 12:41:00

........

想歪了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9 09:44:00
以下是引用张三李四在2004-10-28 10:24:12的发言: >

"看人吃屎"的收益或者说乐趣在于"看人",而不在于"吃屎".这件事无论如何自己做不来的,怎么能算作"自己不愿做的事,请人来做"?你这样子过渡根本是不成立的.

这件事能否成立,关键在于这两位的偏好.如果这两位经济学家都犯贱,"看人吃屎"乐得很,自己吃屎却不觉得有什么,这种"交易"可以成立也未可知.经济学管天管地管空气,唯独不管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呵呵.

有理!!

我挺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30 12:25:00

其实我觉得还不如用行为经济学中的理论来解释呢。

首先,两位经济学家吃屎产生的只是名义GNP,所以根本就没有产生实际价值。其次,吃屎和看人吃屎的效用函数是不一样的。人有普遍的这种心理,所以两种环境下各自的效用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用“-”来表示。至于唱歌等情况,和吃屎本身就不是同种消费,所以不能够类比。这件事情能够发生,主要就在于消费者自己内心得到的主观上的满足,但是必要条件是时间上的差额。如果两位经济学家同时吃屎,又同时互相给500万,那么这件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他们的心理是:我也吃屎,看对方吃屎的快感就没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31 13:12:00
早就看过了,太俗了,简直是对我们学经济学的侮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5 18:47:00

好段子

只是两人有些傻 不 是巨傻

不过到说明了一个问题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0 08:55:34
原来不用缴费,怪不得那么大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0 12:54:59
呵呵,是人的心理在作怪,同时也是对有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嘲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0 15:37:35
繁体字看不懂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1 10:15:19
这个好恶心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8:32:46
赞成上面mingxiang的意见。
所以这个吃狗屎的笑话流传虽广,却只是一个笑话。
没有学术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6 11:15:12
有点像零和博弈啊,但他人获益了——清洁了地面,留下了讨论不尽的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6 11:30:50
从微观角度而言,该故事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
假设3种商品:1.看别人吃屎   2. 500W货币  3. 自己吃屎 。。
从第一个故事当中明显得出:1优于2,2优于3。。
微观经济的假设理论建立于理性人的基础,推得显示偏好的理性。。
也就是在第二次不会在同一个商品集合中选择另外的商品。。
否则所有微观理论根本无法讨论,也就不存在所谓福利了。。
只能说该故事偷换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6 23:59:53
你们是站在两位经济学家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7 14:13:12
mingxiang
说的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7 22:26:16
確實夠有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8 20:24:37
学术与现实的纯娱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09:53:13
呵呵有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0:59:29
10# mingxiang
是的,从GNP的实际计量上来说,这个交易根本不会计入GNP。
另外从理论上说,GNP只计算当年的新产品,二手货是不计算的,而大便属于二手货,从理论的角度上讲也是不计入GNP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