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06-3-30 10:18:00
问题的重点是在同样的情况的下,两个为什么没水吃,而三个就有水吃,什么改变了最后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1 17:20:00

问题的重点是在同样的情况的下,两个为什么没水吃,而三个就有水吃,什么改变了最后的结果?

是呀,到底是什么原因改变了最后的结果?哪位高手出来解释解释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0 10:20:31
问题主要在于权利和义务的分配的不公平;
只有一个小和尚,自己承担取水的义务和独自享受饮水的权利,不存在分配;
两个小和尚,由于合作其承担义务的效率(生产效率)提高了,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也可以算作公平;
三个小和尚,则出现了有不承担取水义务而享受权利的搭便车行为,三个小和尚发现其承担的义务与其享受到的权利是不对等的,于是他们就去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进而导致于是三个小和尚承担义务的积极性就降低;
解决的方法是建立合理的制度,按劳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0 18:54:46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集体行动的困境
    美国马里兰大学奥尔森教授(Mancur Olson)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现,如果这三个和尚“不对称”,或是存在“选择性激励”,那么三个和尚就很可能有水喝。三个和尚有没有水喝取决于那两个“规范使用者”中有没有“志愿惩罚者”。
   “两个和尚抬水喝”是集体行动成功的例子,而“三个和尚没水喝”则体现了集体行动的失败。从“二”到“三”由成功至失败的变化,关键在于集体人数的增大。人数越多,人均收益就相应减少,搭便车的动机便越强烈,搭便车的行为也越难被发现。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做贡献,集体行动的实现其实非常不容易。当集体人数较少时,集体行动比较容易产生。然而,随着集体人数的增大,产生集体行动就越来越困难。
    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因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这容易导致观望和搭便车。
集体行动在两种特定条件下比较容易产生。一是集体成员的“不对称”,二是“选择性激励”的存在。“不对称”说的是集体成员收益的不对称。个别成员从集体行动中得到的利益比其他成员来得越大,他为集体行动做贡献的积极性也就越大。
    “选择性激励”的存在是实现集体行动的另一个条件。选择性激励可以分为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两种。正向激励通过搭卖私人物品的方法刺激集体成员为负担集体行动的成本做贡献。三个和尚中的那个小和尚也许就不介意天天下山挑水,以便借此机会瞧一瞧那位貌美村姑。反向激励是惩罚搭便车者的措施。最常见的是禁止搭便车者享受集体行动的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0 18:56:09
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有水喝?从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的角度看:
水的产权不明,成为公共物品;
社会成员主要由规范使用者(占40~66%)、理性利己者(占20~33%)和利他主义者(占1%)组成,容易形成观望、攀比行为;
在水的提供上搭便车,出现非合作的囚徒困境;
集体行动的困境:集体行动的逻辑导致集体决策的失败。集体中个人的理性行为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0 19:15:53
此外还从想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不是制度经济学角度,但也是一种视角)
从组织理论和管理学角度看:
没有组织,缺乏领导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
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权责利不对等;
成员结构不合理,和尚们知识经历结构同质性过强;
管理层级问题,成员群体没有层次差异;
组织文化缺失,缺乏团队合作的组织文化。
技术落后,缺乏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0 19:16:17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
公平感,“不患寡而患不均”;
存在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怕吃亏、爱占便宜;
“社会懈怠”——集体行动大家都不卖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0 19:16:59
从伦理道德和思想觉悟角度看:
和尚修行不够,道德觉悟不够层次;
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缺乏教化,缺乏舍己为人、尊老爱幼的道德觉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21:35:15
我将各位前辈的观点整合了一下,希望大家给点新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23:25: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 04:05:28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建立一个正确有效的分配管理机制的问题,以充分调动各人的积极性,应该从这个方向上寻求解决途径,联系当前实际做深入思考和系统的机制设计,才是正解。
如果有意见的,认真看看完我的观点,再做评说不迟。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949999-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 15:05:02
看看怎么样,顶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14:35:26
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缺乏教化,缺乏舍己为人、尊老爱幼的道德觉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15:43:17
我爱死这个主题了    谢谢    产生了一个灵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16:28:53
边际效用递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22:16:29
这么激烈的讨论和这么多的新颖、精彩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本人博弈论知识不通,差不多只吸收了基本理论。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用效率工资理论来设计一个奖励机制,而效率工资需要一个市场出清的工资作为基准,才能设计出效率工资,那么这个机制怎么设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8 16:30:20
都素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23:19:52
这个问题社科院邹东涛教授有精彩的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5 16:05:07
来打酱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6 17:44:57
金融大一的表示楼上一群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0 10:36: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9 23:58:59
rv02862 发表于 2005-5-6 11:49
就从最简单的原理分析入手:1.产权关系不明."搭便车"的行为很容易在产权关系不明确的时候出现.看看大锅饭的历 ...
”搭便车“?哈哈,你比奥巴马早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