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斑竹所说的建一个博弈论模型,我已经建了一个。在这里发一下。是一个静态博弈模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意思是个个参与人对其余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博弈的全过程都是共同知识。对于共同知识的定义,借鉴张维迎的说法:即我知道你知道的,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的,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的,如此往复循环,直至无穷。
对于为何建一个静态博弈,理由如下:如果见的是一个动态博弈,那么假定前两个和尚都不去打水,对于第三个和尚来说,它就必须去打水(否则就会被渴死。)这就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说法相违背。
在这里我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三个和尚没水喝,只是在静态博弈下,没有和尚愿意去打水。然而无限次重复博弈下,就会有人打水。这同安排一个方丈是接近的。方丈是通过自己的权威、权力来对这一事件进行安排。当没有方丈的时候,大家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就会出现一个合作的结果。原因参见无名氏定理。
下面开始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其中两名和尚的博弈。鉴定三个和尚的工作效率是相同的,即他们的背一次水的成本都是3,而背回的水的产出是6。各自的策略选择是背水、不背水。支付矩阵如下:还要说明的是,背回的水是公共财产,大家平均分配。每个小和尚无权将水占为己有。(这符合和尚的前提假设)。如果大家都不背水,则效用均为-1,原因是干渴。
和尚2
背水 不背水
背水 (3,3) (0,3)
和尚1
不背水 (3,0) (-1,-1)
上述矩阵中,()内的前面表示和尚1的支付,后面的数字表示和尚2的支付。在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两个和尚的博弈来说,这个博弈存在占优策略。大家的最优策略选择是(背水、背水),这也就是两个和尚有水喝。
下面将博弈扩展到三个和尚的情况:
在上述两个和尚的最优博弈下,第三个和尚加入,博弈矩阵如下
和尚3
背水 不背水
背水、背水 [3,3,3] [1,1,4]
和尚1,和尚2 背水、不背水 [1,4,1] [-1,2,2]
不背水、背水 [4,1,1] [2,-1,2]
不背水、不背水 [2,2,-1] [-1,-1,-1]
可见,这个博弈中,同样存在占有均衡,即给定其余两个和尚的背水的选择下,该和尚的最优策略应该是不背水(不背水收益为4,背水收益为3).给定其余两个和尚不背水,则自己的最优策略仍然是不背水(不背水收益为-1,背水收益为-1,但考虑心理因素,策略仍就是不背水).给定其余两个和尚又一个背水的情况下,最有策略仍然是不背水(不背水收益为2,背水收益为1)这就是说,对于每个和尚,他们都存在背水的动力.万一自己背水,其余的和尚不背水,则自己的效用是-1,仍然没有改善.所以,最终的博弈均衡出现在不背水.
上述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和尚背水的时候,大家就不会合作,都期待着搭便车.因而最终导致无人背水.
请各位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1 12:01:1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