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2012-12-6 14:18:03
2013年GDP增长率预期为 8.2%

昨天,中国社科院发布2013年《经济蓝皮书》。蓝皮书指出,稳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2013年GDP增长率预期为 8.2%,CPI预期为3.0%。
  蓝皮书认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2012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7.3%,经济增长惯性下滑趋势会趋缓,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需要加大政策激励才能达到7.5%的增长水平,预计2012年全年GDP的增速为7.7%,消费物价指数(CPI)为2.7%左右。2013年全年GDP的增速为8.2%,CPI为3.0%。
  蓝皮书认为,稳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同时需要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转方式与深化改革间的关系。通过稳定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扩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适当降低增值税标准税率等措施实现经济稳中求进。同时促进技术与制度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经济长期增长潜力。
  权威解读
  “2013年的预期只能是谨慎乐观”
  蓝皮书副主编、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在发布会上表示,蓝皮书对中国2013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是基态预期。“我们给出一个基准的预测,这个基准的预测有两个假设条件,假如2013年欧元区的情况不再明显恶化,欧元区能够保持统一;2013年初美国能够妥善应对财政悬崖问题。”
  李雪松说,这两个条件下,随着今年中国已经出台的稳增长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考虑到我国宏观调控还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财政与货币政策还具备较大的政策操作空间,必要时可进一步推出稳增长的政策和深化改革的措施。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平稳温和的增长,GDP增长率为8.2%左右,在基准的情况下,高于今年7.7%的水平。
  尽管如此,李雪松认为,“对于2013年的预期只能是谨慎乐观,因为我们还必须对国际经济可能面临的下行风险保持警惕,必须保持足够的政策弹性和政策储备,以应对国际经济可能出现的下行风险。目前这个下行风险的概率,从现在来看,预计应该是低于50%。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后风险的概率每个月都会有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22:10:12
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首次实现与GDP同步增长

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中国GDP为471564亿元,增长9.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
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预算增幅为9.5%,GDP预算增幅为7.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4%。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但是,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首次实现与GDP同步增长。

其意义有二:

经济增长方式由国进民退向民富国强转变。
收入倍增计划的内容是: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去除通胀因素,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购买力翻倍。实质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和GDP增幅同步,国民收入倍增带动GDP倍增,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即:民富国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因此,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重要前提是:财政收入首先与GDP同步增长。只有财政收入比率的稳定,才能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健发展,从而保障GDP的稳步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增长向消费驱动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由消费导向的创新和创造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领先消费增长,消费增长带动GDP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0 21:37:19
2013年宏观调控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

      12月8日,2012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在海南澄迈召开,本届峰会的主题锁定“突破之路”。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演讲中表示,明年宏观调控的政策会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也应该保持非常大的宽松。

  左小蕾认为,明年宏观调控的政策会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而且可能会有一定比例的减税。她表示,减税应该仍然是对中小企业的减税,但减税最重要的是怎样落实到位,真正的落实到中小企业中来,调动中小企业投资的意愿,增加它们的利润和收益。当然,还有支出的优化,更多的支出应该在社保、医保、教育、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上。

  对于货币政策,左小蕾指出,稳健仍然是货币政策的基调,但实际上从今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货币量的增长已经超过了GDP的5.3%,这个不是稳健,而是宽松。当然从全年的角度来说,可能还是既定的目标。明年应该还是稳健,需要注意的是明年受全球资本的流入,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上升,对中国产生的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对中国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的压力和通胀的压力,在2013年会显现,所以货币政策也应该保持非常大的宽松。

  对于产业政策,左小蕾认为,产业政策会以结构调整为主基调,这里包括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包括新兴产业未来的新的结构和形成等等,这里有很多的文章可做,也有很多的机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过去大家都把它当做负面的,是产业过剩、落后产能的淘汰,其实结构调整有另外一面,会形成新的增长点。

  左小蕾提出,未来的所谓第三次产业革命,能源加上高速网络的变化可提供非常多的机会,新能源产业,过去的风能、光伏产业都没有按照产业的规律发展,所以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现在已经开始调整,在这种调整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的机会给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角度要面对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参与,所以中国有很多增长的机会。2013年也有很多的增长机会,只要我们按照规律发展,抓住结构调整的机会,经济转型的机会,中国能够应对危机,并且能够持续增长。

预计2013年经济增速在7.5%到8%之间

      左小蕾指出,根据经济学充分就业的理论,中国经济7.5%的增长至少在现在的增长水平上就是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增长水平。

  左小蕾认为,中国现阶段如果是没有大规模的技术进步,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制度性红利的释放,在现在的投入产出比的情况下,中国的潜在增长水平的区间应该在7%到8%之间。

      对于明年经济的预测,左小蕾判断,2013年经济增长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就应该是在7.5%到8%之间。至于会怎么增长,和是不是会大规模释放换届效应有非常大的关系。她表示,可以有更高的增长,但是要加大投入,投入产出比要进一步的提高,那么推动的高增长就是没有效率的增长,没有质量的增长,这种增长且不说带来的未来的问题,对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战略是非常非常不利的。

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

      左小蕾认为,中国经济根本不存在硬着陆的问题。只是人们的思维停留在高增长的偏好上,不能接受中国经济正常放缓的事实。“今年以来,唱好中国经济与唱衰中国经济的PK非常纠结,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要硬着陆,中国经济有潜在危机等等都是非常纠结的。这些看法都纠结在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上,也就是增速。”

  左小蕾表示,中国前30年平均经济增长是9.9%,中国前十年平均增长是10.7%,今年“两会”报告把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水平定在7.5%,由于惯性思维,大家认为中国经济大幅度下滑,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大。“这种担心、这种判断在2012年整个年度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是非常主导性的话题。走过了纠结的一年,年底的时候看到中国经济没有硬着陆,已经实现了软着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1 15:45:14
中国家庭基尼系数达0.61  贫富悬殊“世所少见”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昨天在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关注点1   基尼系数达0.61收入悬殊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这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中国无论是从全国、城镇还是农村来看,贫富差距都过大。报告结论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中国收入不均程度罕见,但从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它并不可怕。在短期内要缩小收入差距可以通过ZF的二次分配政策来实现;而在长期则需要通过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以实现机会均等。

报告还显示,造成农村与城镇贫困家庭低收入的最主要原因均为受教育程度较低,而农村贫困家庭低收入则还受到户主健康状况与社会保障程度的影响。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中国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在解决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上,我们需要更好地进行城镇化,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

关注点2   城镇失业率8.05%

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7月中国城镇整体失业率为8.0%。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劳动力人口为34624万人,由此推断我国2011年7月失业人数超过2770万人。

报告称,由于“下岗浪潮”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老年人失业率更高,51-55岁劳动者失业率高达16.4%。

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1-25岁城镇劳动者中,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失业率为16.4%,远高于其他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就目前受到高度关注的“农民工”群体,其整体失业率只有3.4%,大大低于城镇户籍劳动者的失业率,后者高达11.2%。同时,由于农村后续劳动力的供给有限,“民工荒”现象将持续存在。

而根据季度追踪调查数据,2012年7月,中国城镇失业率为8.05%,较2011年7月高出0.05个百分点。青年劳动者的失业率上升,老年劳动者的就业形势好转。

潘建成表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这既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提高教育水平。这对于就业和收入都有积极影响,这还有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大系统中的一环。

-背景资料

2000年后已停发官方数据

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中国自从2000年公布中国基尼系数为0.412之后,官方再也没有对这项统计公布过具体数字。在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中仅提到“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的0.412,实现程度为79.8%”。

发布本次数据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共同成立的公益性学术调查研究机构,其主要工作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家庭金融调查。该调查是针对中国家庭金融领域全面系统的入户追踪调查,调查成果将建成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领域的基础性数据库,为社会共享。中心计划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性入户追踪调查访问,样本分布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个县(区、市),320个村(居)委会,样本规模为8400多个家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2 15:19:07
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方式:已由超常增长转变为与GDP同步增长

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中国GDP为471564亿元,增长9.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
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预算增幅为9.5%,GDP预算增幅为7.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4%。预计:2012年财政收入比2011年增长12%,GDP增长7.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8%。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今年财政收入增速仍然较高,但与往年20%以上的增幅相比,已经出现明显回落。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方式:已由超常增长转变为与GDP同步增长。

其意义有二:

经济增长方式由国进民退向民富国强转变。
收入倍增计划的内容是: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去除通胀因素,到2020年实现居民购买力翻倍。实质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和GDP增幅同步,国民收入倍增带动GDP倍增,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即:民富国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重要前提是:财政收入首先与GDP同步增长。只有财政收入比率的稳定,才能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健发展,从而保障GDP的稳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增长向消费驱动增长转变。
依赖投资推动的高增长,是没有效率,没有质量的增长,对结构调整、经济转型非常不利。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由消费导向的创新和创造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领先消费增长,消费增长带动GDP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40:24
计划经济的优势

计划经济的调节是事先调节,市场经济的调节是事后调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41:00
中国经济的两只手

计划经济:一双无形之手。
市场经济:一双看不见的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41:32
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过度强调城市化

误区之二:过度强调消费

误区之三:过度强调收入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42:01
财政收入增长应回归理性

按照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如果ZF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持续增长,那么就会产生三种可能:一是挤压居民收入,二是挤压企业积累,三是对两者形成共同挤压。
财政收入,并不包括大量游离于财政之外的各种预算外资金、集资、摊派、赞助等,如果加上这块收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要高。
在未来的几年,投资拉动已不能作为提升国民经济的最主要手段,在未来的几年内,消费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最主要的力量。而要让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就必须改善和优化目前的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强企业的积累能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控制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让财政收入增长回归理性。同时,要提高财政收入分配的公共性、使用的公众性,使财政收入在分配和使用中能够更好地修补各种社会短板、偿还各种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上的欠账,通过提高收入二次、三次分配的科学性、公正性、公平性,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42:35
经济发展不是要增加财政收入,而是为企业减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根本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44:10
积极财政政策定调 结构性减税仍唱主角

  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持续。会议指出明年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记者获悉,营改增扩围和企业所得税减税或将成明年减税重点。而在财政支出方面,会议则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

  继今年后,结构性减税将作为2013年积极财政政策核心贯彻执行。对此,社科院财经院专家说,根据测算,2012年结构性减税的额度大概为900亿元,其中增值税和个税减税发挥了最大作用。而对于明年减税重点,营改增的进一步扩围和企业所得税减税则将是重要方向。

  营改增是目前最大的一项结构性减税,社科院表示,今年营改增带来的减税额度约为500亿元。而据国税总局测算,改革向全国扩围后带来的减税总规模将超千亿。

  记者从国税总局相关人士处获悉,明年通信业将很快纳入改革范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改增或将随后稳步展开。

  在财政支出方面,目前经济建设投资类支出占宏观财政支出的比重已接近40%,而医疗和社保就业等支出占比仅为20%。专家预计,未来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将是投入重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48:18
怎样让城乡居民收入“跑赢”财政收入

2011年国家财政收入再破纪录,而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多年形成的落差,还在进一步固化和强化。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0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同比增幅达24.8%。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分别实际增长8.4%和11.4%。若算上CPI涨幅,则2011年国民实际存款利息收益为-1.9%,按央行提供的2011年底金融机构居民35.2万亿存款余额计,全国居民一年存款财富缩水达6600多亿元。

然而,按照“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我国居民收入需要实现至少一倍的增长,因此,居民收入长期跑输财政收入的状况无论如何必须得到纠正,而且未来经济增长的定位,应当及时切换到增加民众收入的轨道上来。

这意味着首先要强力扭转现行经济增长模式。出口拉动和投资拉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最主要路径,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特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剩余劳动量的安置,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已日渐凸显,比如客观上极大地限制了劳动报酬的增长,人均工资的增长空间受到强烈压缩。在投资拉动方面,除了ZF投资形成了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从而影响了就业和劳动者收入外,公共财政驱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极易酿造资产泡沫并产生投资推动型的通胀,从而贬损民众收入水平和实际消费能力。对此,ZF在最大限度地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应当切实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主流经济领域;同时通过无息贷款、税收返还和关税折扣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ZF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由出口依赖型转为消费依赖型。

其次,要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和构筑完善的公共服务品供给体系。同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用于公共事业和公用产品的补给不同,中国ZF财政在民生设施的投入方面欠账太多。在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中,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三项支出占比不足10.1%,即便是加上1292.66亿元的住房保障支出新投资,社会保障支出也只有财政收入的11.59%。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不足,不仅加剧了公众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程度,压制了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动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秩序的主要因素。因此,未来ZF公共财政开支应当最大限度地突出社会保障这个重点,切实补齐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短板,力争到2015年使社会保障投入占到财政总量支出之比达到40%甚至更高。

再次,提高国有企业分红比例并向民众慷慨分红。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非金融类)国企总资产已高达近50万亿元,而且这些国有资产垄断了比其体量占比更高的优势资源。据北京的经济研究机构发表的有关企业真实绩效的研究报告,假如从账面财务数据中还原企业的真实成本,并扣除ZF补贴和因行政垄断所致的超额利润,过去10年国有企业平均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负数。也就是说,国企实现的财务利润实际上有赖于这些或明或暗的补贴和政策保护,其最终来源又势必只能是民企积累不足以及国民福利受损,即现阶段国企较高的微观效率很大程度上是以较低的宏观效率为代价的。因此,国有企业对全体民众分红不仅合情合理,而且还要大幅提高分红比例。

第四,要通过减税切实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在由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构成的财政收入中,2011年的税收总收入为占比达到近九成;不仅如此,与2011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预算89720万亿元相比,财政收入超收1.4万亿元,相当于平均向每个纳税人多征收了1000多元,而且财政超收的态势已延续了18年。财政收入的高涨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的高增,相应企业税负必然越来越重。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对全国范围内的百家企业税负状况的最新调查结果,63%的企业认为自身的税负较重,87%的企业认为愿意承受的税负低于实际的税负水平。显然,如果企业税负得不到有效的减轻,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只能成为空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财政增收,并不意味着ZF行政成本可以相应提高,相反,应当根据财政总量制定行政管理经费年均下降计划。为此,有必要重启ZF机构改革,在打通公务员出口通道和建立起汰劣机制的同时,防止公务员队伍的进一步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4:17:14
我国大规模减税时机已经成熟

近年来我国税收和财政收入都在高速增长。国家财力逐渐壮大为减轻企业和民众税负创造了条件。许多专家、企业家认为,中国大幅度大范围减税时机已成熟,减税是大势所趋。

财政收入增速远超GDP

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接近9万亿,达到89720亿元,同比增长22.6%。与此同时,财政收入首超10万亿,达103740亿元,增长24.8%。两项指标远远高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去年GDP增速为9.2%。 由此计算,去年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9%。税收和财政收入连年增长,那么我国的税负到底重不重呢? 宏观税负是指ZF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指出,2012年财政收入占G D P比重的名义指标有望增至22%左右,加上其他ZF财政收入,全口径的宏观税负约达32%。虽然我国总体财政收入占G D P之比作国际比较,不能认为已过高,但税制结构中的间接税比重过高、由企业承担的比重过高,而由本有支付能力的先富阶层承担的直接税比重低到几乎微不足道水平的问题,正在引发社会公众的“税收痛苦”感受。这些十分需要以低收入端、小微企业端、实体经济端等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等举措。

应全面推进结构性减税

“从ZF的财力看,有推进结构性减税的实力。”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今年,ZF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实施结构性减税”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今年将从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等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2年以后,我国开始提出“结构性减税”战略。贾康分析说,近年我国结合宏观经济调控与社会发展,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如企业所得税两税并轨、增值税转型、停征利息税、降低股市交易印花税、提高个人所得税中工薪收入“起征点”及改进税率设计,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等,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与进一步推进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相比较,结构性减税仍有加大力度、做足文章的明显必要性。 《中国企业家》最新调查显示,高达6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的税负较重,九成被调查企业认为结构性减税不到位。 结构性减税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贾康称,今后不论是经济相对高涨期还是相对低迷期,都必须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结构性减税。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面临迫切的调整、优化任务,提高增长质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充分运用税收等依法、规范的经济杠杆,而结构性减税正是在运用税收杠杆时配之以提升有效供给、促进结构优化的鲜明导向,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应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贡献。

减税规模该多大

对于未来结构性减税的具体方向,增值税扩围改革、对中小企业减税和减少间接税成为大家最关心的内容。T C L董事长李东生表示,增值税虽然是由企业来支付,但实际上最终是落到消费者头上。降低增值税的比例,实际上就是降低商品的价格,对于降低通胀、拉动内需有直接帮助和作用。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左宗申认为,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负,还应放宽对享受所得税优惠税率的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限制,降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 贾康认为,现在总体的税制结构里面,我国的直接税比重明显偏低,而间接税比重比较高,间接税它的特点就是在消费品里面含税是过去一般的民众没太感受到它的作为税收痛苦的,但这些年随着纳税人意识、公民意识提升,还有一些信息透明度提高,一旦老百姓知道馒头里也有税、其他消费品也有税,对于税收的不满就明显的高胀起来了。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整个税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增加直接税,减少间接税。 减税规模究竟该多大?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称,如果2012年就把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至少可以给全国企业和居民减少1万亿元的负担。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呼吁,中国需要立即减税1万亿元人民币来提高效率。1万亿元的减税目标可以通过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各降低五分之一来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4:18:38
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 D P比重的名义指标有望增至22%左右,加上其他ZF财政收入,全口径的宏观税负约达3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6:36:48
中国市场经济下的五大财政职能

一是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职能。
在财政配置资源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比例关系, 即财政收入占G D P的比重,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转移支付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二是社会总供求的调控职能。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 经济工作的根本性或经常性问题, 是结构性失衡, 或日结构比例失调,亦或结构质量低化。实施结构性调控主要是ZF运用财政政策干预国民经济而促进结构合理化乃至升级。
三是效率与公平的协调职能。
财政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种分配关系, 无论在直接配置公共资源中, 还是在收入再分配的资源调节中, 都对效率与公平承负协调职能, 即协调效率与公平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
四是和谐社会环境的保障职能。
这种职能既体现在财政对维护改善公共资源环境的直接配置中, 又体现在财政在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而进行补偿的再分配调节中,还体现在财政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环境的财力支持中。
五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制度供给职能。
作为与国家存在本质联系的财政, 不仅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 不仅具有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 而且承担着重要制度供给的职能。

在财政配置资源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比例关系, 即财政收入占G D P的比重,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转移支付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8 16:07:45
国家统计局重核2011年GDP:同比增9.3%用意何在?

2013年1月7日:
按照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程序,国家统计局根据2011年有关统计年报和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在初步核实的基础上,对2011年GDP数据进行了最终核实。核实结果是,2011年GDP现价总量为473104亿元,比初步核实数增加了2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与初步核实数相同。

修订的必要性
按照GDP核算时效性的要求,中国年度GDP要进行三次核算,第一次为“GDP初步核算”;第二次为“GDP初步核实”;第三次为“GDP最终核实”,每一次核算结果都会有所变化。据介绍,年度GDP初步核算数时效性很强,一般在年后20天左右公布。这时,由于大量的年度财务资料在时间上满足不了年度GDP核算的要求,核算年度GDP初步数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都是月度资料和季度资料,据此核算出来的年度GDP数据有很大的推算成分。按照各国的通行做法,应当根据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础资料适时修订GDP数据。年度GDP初步核实在次年9月底之前完成,最终核实在隔年1月份完成。

法律依据和制度规定
GDP核算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目前,中国GDP是按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CSNA)的要求进行核算的,该体系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统字[2003]70号)的规定,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阶段。

2012年9月5日
国家统计局根据2011年统计年报资料、部分行业财务资料和抽样调查资料,对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初步核实,主要结果如下:经初步核实,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7288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3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9.3%,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分点。

2012年1月17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宏观数据显示,初步测算,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是否预示:
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预期为7.5%,实际增速为7.8%。消费物价指数(CPI)为2.7%左右。
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预期为 8.0%,中国GDP将重返8%大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8 16:08:15
由于换届效应和新型城镇化的投资拉动,2013年中国经济将稳中有快,GDP不会低于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9:47:27
中国的GDP=外国的GNP ?

      据说去年北京市人均GDP折合12447美元,已经接近富裕国家的水平,但是我们一直感觉不到这个工资在涨,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情况实际上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GDP里面有很大部分是外资的成分。所以我们如何拿回我们的市场,从外资的一些高端、高利润的产业手中拿回市场。这样我们的GDP增长才是真正的增长,才能够给国民的收入、国民的福利带来巨大的增长。所以我认为在衡量国家经济增长时,我们现在应该更多的用GNP来衡量,也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更反映出我们国民的收入,还有国家财富的增长。

      提到联想,有很多人是批判联想,说他只搞贸易,成了贸易商不去搞技术。我认为在搞市场经济过程中,其实最主要的是先占有市场。然后回过头来去培育技术。如果把市场丢了的话,那么如何去搞技术呢。所以联想走的是贸易带动产业发展培育技术这个过程,有他的道理。这方面日本和韩国的综合商社,实际上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所以大家请关注这个词,综合商社。综合商社就是带有金融功能的贸易公司,它在日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综合商社还有一个体系叫财团,它在财团中扮演了一个海军的角色;而这个财团里还有空军,就是金融;再有产业就是陆军,实际上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这个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示。

       西方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著作叫《国富论》,它开启西方经济新的革命。但是作者又担心无节制的理性经纪人的假设应用会造成市场道德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有一本重要的书叫《道德情操论》。这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有矛,一方面有盾。而我们在搞经济的时候往往强调那个国富而忘掉了这个道德,所以我们现在在谈经济的时候,我们如何把这个道德更大地树立起来,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建议大家看一本书《论语加算盘》,应该有所启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8 15:25:09
川大过客 发表于 2012-12-12 15:19
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方式:已由超常增长转变为与GDP同步增长

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 ...
文中预计:2012年财政收入比2011年增长12%,GDP增长7.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8%。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

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2012年中国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全年GDP为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CPI为2.6%。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7%。
消费对GDP贡献率是51.8%,投资贡献率50.4%,净出口贡献率-2.2%。
基尼系数为0.49-0.47。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对2012年中国经济运行的评价:
第一句话,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第二句话,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具体来讲,“四个稳”、“四个新”。

  四个稳:
    一是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三是物价总水平总体稳定。
 四是农业基础进一步稳固。

  四个新:
    结构调整有新进展、科技创新有新突破、节能减排有新成效、人民生活有新改善。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
中国经济转型从“长个子”转向“长肌肉”。

由于换届效应和新型城镇化投资拉动,2013年中国经济将稳中有升,GDP将重返8.0%大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5 20:36:09
去年中国财政收入11.7万亿  占GDP比例创新高

去年财政收入超出年初预算约3600亿。根据去年初的预算安排,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的目标为113600亿元,增长9.5%。财政部22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1-12月全国财政收入117210亿元。(编者注: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117210亿,增长12.8%。财政支出125712亿,增长15.1%,赤字达8502亿。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6133亿,地方财政收入61077亿。税收收入100601亿,增长12.1%。不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内,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为23%,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占比最高。)

  税收突破10万亿

  去年全国财政收入超11万亿,税收收入突破10万亿。财政部22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财政收入117210亿元,较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目标113600亿元超出3610亿元。

  统计局此前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7.8%,创13年来最低水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2.6%。在经济下滑的同时,去年开始实施了营业税改增值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等减税政策。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室主任杨志勇此前表示,今年仍有减税空间,政府部门在开支方面可以适当缩减。有分析人士称,未来直接税的减税空间有限,减税可以从间接税上着手,今年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主要是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

  “实施结构性减税后,总税负是增是减目前还有争议。考虑到未来财政支出中的民生支出还要增加,我的观点是应当维持宏观税负基本不变或略有增加,而不是快速增加,这样政府可以有空间给小微企业和个人减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22日在参加2012年全国十大税收新闻评选座谈时说。

  个税、印花税同比下降

  分税种来看,国内增值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以及车辆购置税增速放缓,增速均在9%左右。财政部称,这主要受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结构性减税以及一般贸易进口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

  去年个人所得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则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数据显示,个人所得税为5820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工薪所得税3577亿元,下降8%;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595亿元,下降12.5%。

  财政部称,这主要是受2011年9月份起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以及调整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税率结构减收影响。

  “我主张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一定要跟物价挂钩。近几年内,随着物价的提高,个税起征点应该还会有所调整,调整的幅度不好确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22日在2012年全国十大税收新闻评选座谈时说。

  去年证券交易印花税304亿元,比上年下降30.8%。这主要受股市成交额大幅下降的影响。此前券商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两市交易额较2011年减少24.58%。

  此外,去年营业税与企业所得税增长相对较快,营业税15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房地产营业税增长11.6%;金融业营业税2874亿元,增长32.7%,主要是金融业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业企业所得税4564亿元,增长41.9%。受此带动,去年企业所得税19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中农工建四大行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四大行净利润总计5757亿元,相当于日赚21亿元。

  此外,从非税收入来看,去年非税收入16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相关新闻

  财政部财政科研所所长贾康:

  今年“营改增”减税规模或达千亿

  22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2012年全国十大税收新闻评选座谈会上表示,“营改增”今年将继续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事项来开展,如果顺利的话“十二五”期间可以推广至全国。

  “‘营改增’是典型的从结构性减税这样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概念切入从而引出长期机制改革的事项。”贾康认为,去年上海实施“营改增”后减税规模达到260亿元,今年如果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可以达到千亿级的减税规模。

  贾康还表示,各种各样的费也加重了企业负担。2012年有一个不良现象,地方政府收入吃紧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法“刮地皮式”地增加收入。对于小微企业减负方面一定要有系统的考虑,要清理整顿乱收费,乱摊派,否则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要跟有关部门一起协调,对此加以优化。

  2012年1月1日上海率先试点“营改增”。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营改增”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等10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今年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试点。

  经济学家茅于轼:

  居民收入占GDP比例降得厉害

  经济学家茅于轼22日在2012年全国十大税收新闻评选座谈会上称,目前我国还不是完全依法纳税,而是计划纳税。从GDP(国内生产总值)分配来看,从1998年到2011年13年中,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从69%降到57%,降了12个百分点。

  茅于轼表示,我国现在还不完全是依法纳税,而是计划纳税。每年有一个计划指标,年底要想办法完成。这就导致了明年的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先征收了,或者今年的税已经征够了,其他的放到明年再交,这就打乱了企业的部署。不依法纳税的问题由来已久,到现在没有彻底改变。

  茅于轼说,从GDP的分配来看,分为三个部分,居民家庭、企业和政府。从1998年到2011年这13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69%降到了57%,降了12个百分点。当然绝对数没减少,居民收入还在提高,但是占GDP的比例降得非常厉害。没有钱,他们如何消费?

  “这12个百分点给了谁呢?给了企业8个百分点,给了政府4个百分点。”茅于轼说,企业这8个百分点主要就是国企垄断行业,比如金融业、石油和电信等行业,这个钱不是靠本事,而是靠垄断。政府增加了4个百分点,从17%增加到21%,政府增加了这么多的收入,当然对老百姓的服务也增加了,但是不是增加这么多不好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5 21:25:52
财政部: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117210亿元 增12.8%

财政部网站22日公布2012年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712亿元,比上年增加16464亿元,增长15.1%。


     以下是全文:

     一、全国公共财政收支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入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6133亿元,比上年增加4805亿元,增长9.4%;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077亿元,比上年增加8530亿元,增长16.2%。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长12.1%。

    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26416亿元,比上年增长8.9%。主要受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以及实施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

    2.国内消费税7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卷烟消费税3949亿元,增长17.8%;成品油消费税2811亿元,增长9.9%。

    3.营业税15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房地产营业税4051亿元,增长11.6%;建筑业营业税3706亿元,增长18.6%;金融业营业税2874亿元,增长32.7%,主要是金融业贷款利息收入增加。   

    4.企业所得税19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上下年企业所得税退税因素后增长12.8%。其中,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增加1022亿元,占企业所得税增加额的近四成,增长25.1%,主要是2011年企业利润总体增长较快;预缴当年企业所得税增长8.4%。分行业看,银行业企业所得税4564亿元,增长41.9%;工业企业所得税7349亿元,增长2.6%,主要受2012年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低(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以及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影响。

    5.个人所得税5820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工薪所得税3577亿元,下降8%;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595亿元,下降12.5%。主要是受2011年9月份起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以及调整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税率结构减收影响。

    6.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79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关税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8.7%。主要受一般贸易进口增长放缓,以及对部分进口商品实施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            

    7.出口退税10429亿元,比上年多退1224亿元,增长13.3%(账务上作冲减收入处理)。主要是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相应增加退税数额。

    8.车辆购置税2228亿元,比上年增长9%。

    9.证券交易印花税304亿元,比上年下降30.8%。主要受股市成交额大幅下降的影响。

    10.城市维护建设税3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11.地方其他税种收入情况:土地增值税27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8%,主要是税务部门加强了征收管理;契税287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城镇土地使用税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1%,主要是受部分地区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段等级和税额标准等影响;耕地占用税1621亿元,比上年增长50.7%,主要是一些地方推进产业园区等建设、新开工项目用地增加,以及加强收入清缴征收力度。

    12.非税收入16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非税收入2849亿元,增长5.7%。地方非税收入13760亿元,增长20.3%。地方非税收入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按规定2011年将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部分地区年初相关工作正在启动,使2011年一季度的非税收入基数相对较低,同时,2012年初又有清缴2011年部分非税收入入库的因素,相应地2012年一季度地方非税收入同比增加较多,增加额(1158亿元)约占全年地方非税收入增加额的一半;二是地方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征管,该项收入比上年增加额(955亿元)约占地方非税收入增加额的四成。

    以上收入项目中,全额或大部分属中央收入的进口环节税收、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低增长或下降,执行中由中央全额退付的出口退税增退较多冲减收入,这些都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增幅;而主要属地方收入的营业税、地方其他税种及地方非税收入增长较快,带动地方收入增长。相应地,中央收入增幅低于地方收入增幅。

    从全年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看,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利润增幅低、物价涨幅回落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以及结构性减税力度较大等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比上年回落12.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幅回落10.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4.7%,二季度增长10%,三季度回落到增长8.1%,四季度增长19.9%。四季度增幅回升,主要是2011年四季度经济下行,10月份开始财政收入增幅大幅下滑,尤其最后两个月收入基数很低,使2012年四季度收入增幅相对较高。

    (二)公共财政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712亿元,比上年增加16464亿元,增长15.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财政支出64148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8765亿元,比上年增加2251亿元,增长13.6%;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5383亿元,比上年增加5462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等安排的支出106947亿元,比上年增加14214亿元,增长15.3%。

    财政支出均衡性进一步提高。12月份,全国财政支出20817亿元,占全年支出的16.6%,比2011年(18.6%)、2010年(20.3%)分别下降2个和3.7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813亿元,占全年支出的9.7%,比2011年(11.3%)、2010年(10.8%)分别下降  1.6个和  1.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19004亿元,占全年支出的17.8%,比2011年(19.9%)、2010年(22.4%)分别下降2.1个和4.6个百分点。

    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1-12月累计,教育支出21165亿元,比上年增加4667亿元,增长28.3%;科学技术支出4429亿元,比上年增加601亿元,增长15.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51亿元,比上年增加358亿元,增长18.9%;医疗卫生支出7199亿元,比上年增加769亿元,增长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542亿元,比上年增加1432亿元,增长12.9%;住房保障支出4446亿元,比上年增加625亿元,增长16.4%(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3123亿元,增长19.7%);农林水事务支出11903亿元,比上年增加1966亿元,增长19.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020亿元,比上年增加1399亿元,增长18.4%;节能环保支出2932亿元,比上年增加291亿元,增长11%;交通运输支出8173亿元,比上年增加675亿元,增长9%(上年用车辆购置税安排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增加较多,基数较高)。

    二、全国ZF性基金收支情况

    (一)ZF性基金收入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ZF性基金收入37517亿元,比上年减少3846亿元,下降9.3%。其中,中央ZF性基金收入3313亿元,比上年增加183亿元,增长5.8%;地方ZF性基金收入(本级)34204亿元,比上年减少4029亿元,下降10.5%,主要是土地出让成交额下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517亿元,比上年减少4656亿元,下降14%。

    (二)ZF性基金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ZF性基金支出36069亿元,比上年减少3878亿元,下降9.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ZF性基金支出3355亿元,其中,中央本级ZF性基金支出2175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增长0.8%;对地方转移支付1180亿元,比上年增加233亿元,增长24.6%。地方ZF性基金支出33894亿元,比上年减少3896亿元,下降10.3%,主要是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影响,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8418亿元(其中征地拆迁补偿等成本性开支占地方土地出让支出总额的79.6%),比上年减少4752亿元,下降14.3%。

    需要说明的是,2013年1月份财政收支整理期结束后,上述2012年财政收入、支出数还会有一些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5 21:39:56
川大过客 发表于 2012-12-12 15:19
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方式:已由超常增长转变为与GDP同步增长

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 ...
文中预计:2012年财政收入比2011年增长12%,GDP增长7.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8%。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

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实际比2011年增长12.8%,GDP增长7.8%。财政收入超出年初预算约3600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3%。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5 21:41:19
经济增长的方向:财政收入的规模与GDP同步增长,居民人均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6 18:19:09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不遥远

2013年,随着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为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全面实行,“减税增支”将成为财税政策的主调。

税收将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手段,以实现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民生。

预计:由于换届效应和新型城镇化投资拉动,2013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升,GDP将重返8.0%大关。
      财政收入的增幅预算为8.0%。

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方式:已由超常增长转变为与GDP同步增长。

经济增长的方向:财政收入的规模与GDP同步增长,居民人均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如此,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不遥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