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opherivan 发表于 2012-12-29 11:25 
多谢指点。恶补去
不用客气,我应该说声抱歉,因为我没有用教科书的语言去回答你,不过刚我翻了一下曼昆的宏观第六版,找到了这个帖子里好多人都像你一样理解的原因,下面给你一一介绍。
理解的误区在286的一句
“ 你可以理解为更高的利率挤出了投资” 注意,曼昆用词还是很严谨的,说“可以理解”,同时说挤出,没说“挤出效应”,可作为学生很难注意这些细节。
答案是,在均衡状态,也就是islm的成立条件下,政府购买增加了,会带来总收入的提高,总收入的提高会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是物价,二是产量,究竟物价和产量分别提高多少,要看各自的弹性,二者弹性之和为1;
islm模型在任何一版教科书都会说,模型反应的是均衡条件下各因素(i,y等)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不是谁决定谁! 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课本就是课本,没有那么多篇幅告诉我们背后的原因。即使说了,老师都未必能看懂。
在islm模型中,一个利率对应一个Y,你会发现更高的利率对应一个更高的Y,楼主说的这种情况是利率提高了,但利率提高的原因在这里是
因为流动性增强导致货币需求增强,课本没有讲这个,而政府购买增加、提高了国民收入后,会产生乘数,使国民收入Y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消费C的增长和投资I的提高—— 我要说就是这里! 政府购买增加并没有带来投资I减少!更没有挤出投资I, 课本说的很清楚,课本说的挤出是指: 根基IS曲线应具备的投资I的增幅没有实现,与实际增幅有差距,这个差距“可以理解”成政府购买挤出了投资, 但实际投资还是增加了,不是减少了! Y=C+I 消费需求增加了Y增加了,人们反而不敢投资,从常理上就说不过去。
当然,你说的情况会出现,在财政政策失灵,生产弹性为负数时,那就是经济危机、经济周期等时的情况了。
总之,关于这个问题的深析, 没读过《货币通论》或没读懂的人,是无法理解好的,包括老师在内。islm模型是凯恩斯理论的结晶,不读他的著作,就说理解透彻的,纯属扯淡。所以你暂时弄错了也是情有可原的,理论就是理论,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就不适应islm了,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