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高校院系合作版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150 10
2012-11-02

    时隔两年之后,美联储终于启动了自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3)。美联储此番推出这一动作,不仅与前两次有较长的时间间隔,而且经过了持续时间较长的讨论和争议,在经过了几次搁置以后,最终终于推出。
    这表明,一方面美联储对QE3推出后带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副作用始终抱有警惕,但另一方面,持续低迷的美国经济也迫使美国必须以这一政策来推进经济恢复生气。在美联储宣布这一行动以后,世界另两个重要经济体欧洲和日本的央行也都推出了版本有所不同的宽松政策,全球经济正因此而再一次面临货币向宽松状态演变的趋势,但它的效果仍是有待观察的。

QE3与QE1、QE2有很大不同


    这次美联储推出的QE3,与前两次宽松政策一样,都是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为目标来达到给经济注入活力的目的。QE1的推出时间是在2008年9月份,其时全球金融危机刚刚在华尔街上生成,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和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因过度发行次级房贷导致资金链断裂,急需ZF注资救市。当时的小布什ZF选择了放弃雷曼兄弟、任其破产而拯救“两房”的策略,为此而推出了QE1政策,它的手段主要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拯救陷入危机的金融市场。
    QE2的推出时间是在2010年的11月份。其时,全球金融危机似乎有所缓解,特别是如今给欧元区带来很大麻烦的主权债务危机尚未泛滥,但全球经济仍然处于低迷之中,美国的失业率一直未能有效地降下来。因此,美联储又推出了QE2政策,它以降低短期利率为主,其目的很明显,是为了给流动性紧张的中小企业提供活水,以扶持就业市场。
    而此次推出的QE3政策,则与前两次的手段有很大不同。美联储采取的措施是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而原有的扭曲操作(OT)则维持不变。这一举措将使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持有的长期债券大量增加,从而给长期利率带来下行压力,对抵押贷款市场构成支撑。
    很显然,前两次QE的宽松手段是相对直接的,因此而被舆论称为“加印美元”,而QE3政策虽然也以货币宽松为目标,但更多地运用了市场化的手段。前两次的QE带来的结果是美联储的资金规模达到了增加,可以使其有能力救市,而这一次的手段不会带来美联储资产规模的增加,更可能的结果是美联储资产结构的改变,它通过向市场支付货币来消化过多发行的证券产品所形成的泡沫。

QE3的积极作用是短期的


    此次美联储推出QE3政策,无疑是给长久低迷的全球市场注入了一针重要的兴奋剂。以资本市场来说,美联储这一决定甫一公布,美国股市的两大指数道琼斯和纳斯达克即出现了强劲上冲,并且带动欧洲各国股市也出现了强劲反弹。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石油、黄金等重要物资的价格也出现了上冲。
    这种情景与前两次QE政策推出后的效果是相同的。QE1推出后,美国股市短期内的上涨幅度曾经达到37%以上,标普指数的上涨幅度也接近30%。QE2的推出同样对股市起到了刺激作用,只是效果没有第一次那样显著。两次QE政策的推出,对美国的实体经济所起到的刺激作用也是比较可观的,一般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量都有所上升,投资意愿增加,就业增长幅度也有所上升。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QE手段,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通俗一点说就是向市场放水,它固然可以在短期内改善美国国内的信贷结构,但更多地是满足了投机资金的炒作,这就是每一次QE政策推出,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都会出现强劲上冲的一个直接原因。当然,实体经济也确实能够因为受到正面刺激而走向活跃,但是,由于美联储无法控制其放出的“资金之水”的具体流向,因此它很可能在推升投机市场价格的同时,又对企业增加压力。这就是美联储不得不接连推出QE政策的一个根本原因。
    此次的QE3政策推出后,其短期的积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就像一句中国古语所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来看,此次推出的QE3政策,其积极效果更加“短命”,再加上QE3内容的力度不如前两次猛烈,因此即使是投机市场也很快对它失去了兴趣。而美联储所期待的对实体经济的积极效果,尽管还有待检验,但经验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QE3将很快冷却。
    值得指出的是,美联储此次推出QE3,正值美国下届总统大选进入高潮时期,由于国内经济的长期不振,现任总统奥巴马的选情并不乐观,因此不能排除美联储有给奥巴马拉选票的意图,如果通过QE3的推出能够在近几个月有效拉升美国实体经济,那么奥巴马就能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但是,这一切又充满了不确定性,在目前全球需求都十分疲软的情况下,美国实体经济复苏并不是短期政策就可奏效,经过了前两次的QE,市场的流动性并不太紧张,只是由于消费疲软,企业的投资意愿和银行的放贷意愿都不强,而美国内需仍未得到提振,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这些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矛盾都将使QE3的效果大打折扣。

QE3对中国影响弊大于利


    自二战以后,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的龙头,这种地位并未因华尔街上发生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而有所改变,美国出台的任何经济政策,不仅作用于国内市场,也会在全球市场上产生一系列影响。最近几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出现了经济疲软,尤其是中国,一直以来在内需不足的状态下,对外部市场有很大的依赖,但由于美欧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的外贸环境趋于恶化,进出口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全球各国都希望美国市场能够借助QE3政策重新活跃起来,对此,中国同样抱有期待心理。
    但是,美国此次推出的QE3政策,与它前两次出台的类似政策一样,本质上是基于其内部利益的考虑,这种货币宽松最直接的一个结果便是造成美元贬值,这对我国的外汇储备会造成直接的贬值压力。最近几年,我国以美元为主体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但美元所出现的贬值压力,使外汇储备的保值难度增加,由于国际市场的不景气,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直接投资出师不利,因此中国不得不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但是,美国不断推出的QE政策通过“加印美元”措施,利用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势地位,将国内的危机转嫁到国际上,实际上是在变相地减轻其债务压力。因此,QE3对中国的直接危害便是使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贬值。而美元的贬值又会造成人民币的升值,这对我国正在努力推进的扩大外贸也是极为不利的。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中的“稳增长”目标对国内现行的货币政策也形成了压力。货币政策是继续执行从紧政策还是适当放宽,货币政策管理当局表现得很谨慎。如果放宽货币政策,很可能实体经济未曾受益,资产泡沫却先行泛滥起来,刚刚压下去的通货膨胀卷土重来,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心,因此尽管经济下行的压力很重,但是货币政策管理当局却未像一些人所想像的那样,以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向市场释放资金,而是以频密的逆回购手段来增加市场资金的流转。但是,美国QE3政策的推出,直接对国际市场上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形成炒作效应,这种炒作传导至我国市场后,会对相关产品价格再次造成上涨动力,给我国的经济复苏增加新的压力。

   (金融博览·财富,2012年第10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2 18:48:12
学习下,( ^_^ )不错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4 22:48:03
保持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13 01:36:37
是个好东西,我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14 01:18:51
是个好东西,我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6-1 17:08:22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