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2-11-13 13:45:54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14:43:49
国内的政策总是追寻形式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15:40:03
尊敬的王老师:您好!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普遍存在且未得到根本改变。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底公布数据称,2011年,城镇私营单位“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年平均工资为11738元,而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年平均工资达91364元,两者相差8倍。而九三学社中央2010年提交的政协提案援引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力图缩小收入差距,但社会上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并未因此减弱。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问题,首先得找到“病因”。许多专家认为,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经济社会体制弊端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您有什么高见?国家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期待您的精彩答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17:21:51
王教授,您好,请问健康经济学为什么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吗?为什么健康经济不能统一纳入到人力资本的范畴来研究?个人对健康经济很感兴趣,也很困惑?能否推荐一些好的文献?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18:49:28
英雄不问出处,祝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18:51:10
王老师:您好!不知道您是否看好延迟信息的博弈以及经济行为的研究前景,谢谢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19:11:42
王老师,您好,感谢你给予我们交流的机会。看了您的介绍,作为一个经济学爱好者的我来说接触个新词,健康经济学,能不能举个例子这个经济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或者说健康经济学方便解释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经济现象呢?谢谢王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20:22:20
王老师:
你好。最近在关注劳动收入份额的文献,人力资本与劳动收入份额似乎被研究很多,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是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Diwan的一篇论文指出,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改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则有抑制作用。从数据来说,用面板数据回归,在我国人力资本对劳动收入份额是抑制作用。
我也想了几个解释,想构建一个模型,写篇简单的文章。想问问老师这个研究可以在哪方面有所突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20:23:07
问题蛮多的,不过问题水平不高,不显眼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20:45:59
王老师,您好!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为什么在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的时候都会出现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或者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城市居民呢?十八大上温总理提出要解决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你觉得应该从那些地方入手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21:30:45
在我国数据是困扰收入分配研究的一个难题,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够全面而且存在抽样上的问题。其他机构做的调查往往也面临样本量小、年份不全不连续和抽样的问题。而用不同的数据来源分析收入差距问题,得出的结果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如何对我国的收入差距状况作出判断,这一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在研究中数据又该如何选择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22:34:17
王教授,您好!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据联合国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突破0.52;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将突破0.55,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您认为,中国不同区域的收入分配差距跟哪些因素有关,如果要研究收入分配的区域效应,从那个角度入手好呢?您有没有合理的建议可以缓解中国的贫富差距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22:53:05
恩恩   好好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22:53:50
王老师,您好。我接受的训练主要是劳动经济学方面的,这里想结合自己的背景和您的研究向您提出有两个问题,希望听听您的想法。

1. 据我所知,你主要是采用相对理论化的方法,即通过在各种增长模型中引入异质劳动的方式来考察收入不平等的稳态和动态的;而目前对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中更加主流的仍然是劳动经济学的方法,即结合相对而言比较浅显直观的理论和越来越复杂(或者说精细)的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做实证研究。你如何看待两种不同的方法在不平等问题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优劣势,两种研究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结合起来。你认为你的基于增长理论的方法所做的研究的可以被实证(主要是指通过计量方法而非数值模拟)的内容丰富吗?是否可能为实证经济学者提供一些新的理论、假设或者工具?

2. 与第一个问题类似,目前在美国经济学界中关于国际移民对美国劳动市场以及不平等的影响的讨论非常激烈,也富有成果。起初,参与讨论的主要是劳动经济学家,之后,其他经济学科的学者,例如国际贸易学者,也参与到讨论之中。不过做增长的学者似乎较少参与其中。目前的讨论给我的感觉是,大多数的讨论仍停留在探讨国际移民大量涌入的短期效应,而对长期效应缺乏详细的讨论,似乎宏观学者此时进入大有可为,您如何看待。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4 16:36:51
王老师:您好!我国好多专家都说我们的分配制度要改革,主要方向是指初次分配,我们先撇开初次不说,你认为再分配我们做的怎么样?很多地方要改变吗?还有初次分配。你认为通过开一次会能提出什么具体的方案吗?方案的施行有哪些难度?估测一下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克服困难,什么时候能有个框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4 20:50:21
您好,我想询问下您对解决收入不均的渠道如税收有何看法,另外就是我国会仿效日本,形成一个中流社会吗?会不会制定并实现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4 21:19:21
關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4 21:50:12
问一下,王老师对当前的收入分配改革有什么看法?如何合理的使用税负来调节收入差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03:49:13
请问王教授:可以将基尼系数与薪酬管理结合起来吗?这样做会不会方便很多呢?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操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