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2-11-20 09:43:36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09:43:59
dynare301 发表于 2012-11-20 09:40
呵呵,如果你真发了管理世界+经济研究+ssci
国内大部分985和全部211都要哭着喊着求你加盟
看来你也是 盲目崇拜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09:45:48
dynare301 发表于 2012-11-20 09:40
呵呵,如果你真发了管理世界+经济研究+ssci
国内大部分985和全部211都要哭着喊着求你加盟
所有的的顶尖期刊吧!只要你的文章风格和该期刊吻合!而且选题比较新颖!结构比较严谨!! 并不是难事儿!!!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09:47:46
大陆高校5年内全部倒闭的原因


蒲慕明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千人计划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作为一位在国内工作多年的外籍科学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点评施一公和饶毅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社论,并呼吁千人计划中国科学家自律。

蒲慕明1999年起出任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时也是中科院60年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所长。


科学新闻:那你认为,千人计划、“973”“863”及其他“专项”等大项目是浪费资源吗?

    蒲慕明:自上而下地组织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的研究项目,不仅是中国,也是当今世界的趋势。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各领域高水平的实验室数量非常有限。大量资源只能是被倾注到非常少的高水平的实验室,结果显而易见,投入与产出完全不成比例。众所周知的几个在研大项目(特别是在理论物理生物医学领域),在财政年度快结束时从上而下地匆忙启动,千人计划2月时间太短、浪费了资源,效果很差。
   蒲慕明:在我看来,这个动机良好的吸引国外千人计划目前正深陷危机。这个计划的指导方针有严重问题,计划执行中有许多弊端。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早纠正,这个计划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恐怕会弊大于利。这些问题在任何引进“千人”的单位都是众所周知,我只是概况地总结一下:

第一,在回归者和国内科学家之间年薪和其他待遇的巨大差距,将严重冲击我们许多科研单位已经建立的以业绩为准的分配体系。千人计划在很多方面是假的。千人计划假学历、假回归、假教职、假学术、假身份、假教授、假成果、假理论,特别是一些搞理论物理、生物理论的,一味假理论拓扑这个表相那个,项目“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上不够科学前沿混弄中国,下没有实际应用对接。“千人计划”入选者除了获得巨额的启动费以及享受安置和住房补贴、税收、医疗保健、配偶及子女补贴等许多额外的特权外,还能获得相当于国内同等水平科学家的五倍以上的工资(年收入)。过去我所工作过的五所美国大学,绝大多数著名的生物学教授的收入至多相当于其他教授的两倍左右(除非他参与了额外的临床工作)。在“千人计划”入选者还未在国内有任何科研产出之前,国家就提供比那些可能已经做出相等甚至更好成就的国内同行高出四五倍的工资福利,这是许多国内同行难以接受的不合理政策。

第二,对于回国工作,“千人计划”入选者经常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如他可以马上领导很多国内科研人员着手研究他们喜欢的科学问题,并将得到ZF部门的长期稳定支持。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与国内科研人员有效地合作需要长时间的培育才能得以实现,而持续不断的经费支持有赖于在中国的科研产出。

第三,“千人计划”应该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这种以“数”为导向的策略已经导致招聘了许多不够格的入选者。该计划号称已招聘到800多位在美国相当于正教授的入选者回国。然而,千人计划假学历、假回归、假教职、假学术、假身份、假教授、假成果、假理论,一些搞理论物理、生物理论严重泛滥,且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全职回来。

第四,我个人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千人计划”入选者和那些在国内发展事业的科学家之间不合理的工资福利差距,将导致年轻有为的人才继续大批的外流;并在自己职业生涯最富创造力的时期尽可能地呆在国外,一直等到他们能得到类似“千人计划”这样的“特殊(特权)待遇”时才回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09:48:52
非985、211的怎么了?照样有牛人!985、211的怎么了?还不是一样出怂包!上学的时候我一个宿舍的211保研来的,天天弹7、8个小时的吉他,就没见他手指蘸过书,最后学校也得让他毕业,这是谁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09:49:30
要淡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09:51:37
本科不是211 985的就比别人低一等??本科是211 985高校的能力就一定强?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也在例外的!文凭不等于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09:51:54
没办法  现在人多 就玩这种逆向选择,如果能发SCI SSCI 可能还能把自己洗干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09:52:35
vox_han 发表于 2012-11-20 09:48
非985、211的怎么了?照样有牛人!985、211的怎么了?还不是一样出怂包!上学的时候我一个宿舍的211保研来的 ...
强烈同意!!如果哪个学校 招了个只会背书 只会搞关系的 211 985高校的博士 又有何用????工作中一看就知道是怂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04:57
但愿不要放开计划生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05:43
可见楼主本科不是211大学的,也可见楼主的综合素质确实很低!

理由有二:第一,华北电力大学是国家211大学,而且在电力等专业非常厉害!你居然反问它是不是211?

第二,现在好点的大学招老师,都要求第一学历要是211以上,这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不是说,你本科是211就一定要你,而且还要看你的论文和科研实力的!所以,它招人,既要看出身,也要看成果。你不要理解为只看出身不看成果!现在博士满天飞,如何鉴别博士水准,我想,通过这两条来综合判断,是不失公允的。而且招聘时写清楚自己的偏好,比不写清楚的隐性歧视,让你白投简历,那更不好!

既然你本科不是211,中国211大学有112所,这112所好大学每年招70多万本科生,数目是不小的。你也多想想自己那些方面不足。多给自己充电。不要老抱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10:55
xjcz 发表于 2012-11-20 10:05
可见楼主本科不是211大学的,也可见楼主的综合素质确实很低!

理由有二:第一,华北电力大学是国家211大 ...
我没有抱怨好不好??? 我问的是华电是不是 211+985????你脑子进水了吗???你的素质在哪里???可见你本科是211!!就你这脑子 还是211的本科,真是糟蹋这个211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14:59
这样的标语已经很多了,都习以为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15:06
淡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18:25
看看领导的简历就知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23:45
本科考上211 985 ,就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当然那些被照顾而戴上211 985的学校暂且例外。

至于硕士博士,211 985就更能说明问题了,相对本科来讲,硕博士是比较容易考上的,如果还是非211 985,人家会怀疑很多方面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26:48
wawa123 发表于 2012-11-20 10:23
本科考上211 985 ,就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当然那些被照顾而戴上211 985的学校暂且例外。 ...
是!我觉得 如果这个学生 本科不是211 985,硕博都是211 985的高校 更能说明他们在上升 在进步! 如果本硕博 都是不在一个学校,而且硕士 博士都是211 985的学校!说明这个人 还是很好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32:36
如题,这个真不是这样的。强不强,不在于985/2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37:06
唉 无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40:18
这是教育市场化的功劳啊,全世界多是如此的!您能提出更好的、操作性强的选聘标准么,你的标准能为人广泛接受么? 适应社会才能生存的更好,从山脚登顶本来就要比从山腰出发走更多的路,没什么可埋怨的。摆事实、讲道理要是能改变社会,那还革什么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41:37
sealiang2008 发表于 2012-11-20 09:33
再多也要看能力啊!不能说 为了一个本科出身 就把能力强的兄弟姐妹给拒掉啊!这也太形式主义了吧!哈哈
别人可能有主观成分,能力也许差别并不明显。你没有工作过吧,工作过你就明白了。他关注自己的需要。淡定,加强自身修炼,争取出一些更大的成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45:41
人多没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51:37
华北电力大学的做法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手段。都是扩招惹的祸!现在不要说非211学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了,就是211学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在下滑。当供过于求时,这种做法完全应该可以理解。
楼主“本科211 985高校的学生 请绕行!!!!发言要求必须是本科非211 的学生!”的话缺乏理性,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建议您以后遇事首先进行实证研究,把“是什么”先说清楚,再去讨论“应该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0:57:54
首先,楼主的心情我能理解。再者,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存在此类的问题,我朋友在美国,这类问题同样存在,所以大家也别总是说社会的问题怎么怎么样了,既然大家都没有办法改变环境,那就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吧,单纯像一个愤青一样的各种批判,未免显得不淡定了。楼主,应该是校园招聘类似一样的心态吧,看到好的工作单位就十分的羡慕,于是增添了很多的憧憬。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找一份工作没有做一份工作难,在工作中做出成绩,那更是难上加难。如果看到高校老师稳定地位高等等诱惑,我只能笑而不答。。里边的情况你未必知晓,或者你未来你会说 原来高校也这么黑等等。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既然选择高校,教书育人 ,学术深造才是根本,高校 不是一个那个名利场,尽是鲜花掌声。围绕你的可能是艰苦的研究,清贫的生活,但很充实的内心。这些让我想起我的恩师,为学术一生清贫,但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财富。楼主,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高校老师,这些你想过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1:05:24
周小鹏展翅 发表于 2012-11-19 18:20
更可笑的是很多博士在他们本科时都还没有211,985这些东西;或者是还有些省份当年是全省一所211大学都没有, ...
这句说的是啊,现在毕业的博士,不少在读本科时,211、985这些东西还没出来,而且招聘的单位也没有这些要求呢。否则,肯定是复读、复读、再复读,不是211、不是985,不罢休。或者本科毕业,果断就业,不再读什么硕士、博士。

总之,现在毕业的博士,本科非211、985的。境遇很尴尬!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敏感度不够啊,没有想到社会发展和人口膨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1:08:19
淡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1:08:28
当年完全可以去一个差一点的211,现在才知道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1:09:41
条条道路通罗马,大家都不必过于执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1:17:01
自己都歧视自己的人,你觉得他能好到哪里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1:25:03
我分析,应该是楼主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而楼主家是保定的,同时有一种很强烈的故土情节,因此打算回保定任教,因为自身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想着回去应该很容易,但是没有想到,被一个不客观的自己不满足的条件限制连应聘资格都没有,因而伤到了楼主的自尊,所以才大动肝火,我分析,楼主应该是本硕博一路在来,中间没有工作过的,所以干事情才显得有些鲁莽或者冲动(这点是从和观点不同者之间交流大爆粗话得出的),其实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更何况楼主并非找不到工作的博士,而是有很强实力的博士,所以如果真的迫于家庭等外在条件限制非要回去工作的话,你在另外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工作,等职称高了之后让对方人才引进回去就是了,没有必要太生气,现在高校人才引进,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都是职称和学位的要求都不要求第一学历,所以没有必要大动肝火。关于211院校是否代表能力,那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讨论,学校再牛不代表毕业的所有学生都牛,就是再差的学校也会出来精英,正如那句俗语说的再肥的草地上也会有瘦马。这种不公平的机制的出现,正式因为现在博士太多,就是出各种苛刻的条件,满足的人依然很多,所以用人单位就没有了人才难得的意识。正如一个单位招木匠结果各种各样的限制依然有很多人符合,后来领导大笔一挥说加试一门英语,呵呵,其中道理,就是这样,我也相信很多非211院校的学生能力一样非常强,如中国的邮电类高校除了北邮之外都不是211,但是招的分数线往往都很高,很多都是报考名校未能如愿而落下来的,现在高考实施平行志愿要好很多,想象十年前的局面,因此大家没有必要争执,打铁还需自身硬,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想楼主现在的实力就是努力的结果,要相信只要自己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大家共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