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596 2
2007-07-27

(一)海鲜+啤酒 易诱发痛风 海鲜是一种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的食物,而啤酒中则富含分解这两种成分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吃海鲜的时候喝啤酒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至于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二)火腿+乳酸饮料 容易致癌 将三明治搭配优酪乳当早餐的人要小心,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一起食用易致癌。为了保存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腐败及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

(三)柿子+螃蟹 可能呕吐腹泻 螃蟹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柿子的鞣质相结合容易沉淀,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因鞣质具有收敛作用,所以,还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致使凝固物质滞留在肠道内发酵,使食者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

(四)鸡蛋+豆浆 降低蛋白质吸收 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五)牛奶+巧克力 易发生腹泻 将牛奶与巧克力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钙会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成一种不溶于水的草酸钙,食用后不但不吸收,还会发生腹泻、头发干枯等症状。

(六)维生素+河海虾 可能产生砒霜 在河虾或海虾等软甲壳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浓度很高“五价砷化合物”,它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但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特别是剂量较大时)后,由于化学作用,可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化成“三价砷”,这正是剧毒的砒霜的化学名,所以两者同吃,严重者可危及人的生命。

(七)菠菜+豆腐 易患结石症 豆腐里含有氯化镁、硫酸钙这两种物质,而菠菜中则含有草酸,两种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镁和草酸钙。这两种白色的沉淀物不仅影响人体吸收钙质,而且还易导致结石症。

(八)萝卜+橘子 易诱发甲状腺肿大 萝卜会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如果同时食用大量的橘子、苹果等水果,水果中的类黄酮物质会转化为抑制甲状腺作用的硫氰酸,进而诱发甲状腺肿大。萝卜又称莱菔,含有大量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和双链核糖核酸,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增强人体免疫力。萝卜含有芥子油,是辛辣味的来源,它和萝卜中的酶一起互相作用,有促进胃肠蠕动的功效

(九)水果+海鲜 不容易消化 吃海鲜的同时,若再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会出现呕吐、 腹胀、腹痛、腹泻等。因为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遇到水产品中的蛋白质,会沉淀凝固,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

公益帖,请支持,脱帽致敬,再次谢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27 15:19:00
吃海鲜喝啤酒的人蛮多的——青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7 15:48:00

青岛市常见病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针对上述情况,青岛市将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研究作为重大研究项目,对课题研究进行了立项支持。经过招标,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承担了此项课题,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项研究首次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上探讨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代谢综合征的内在联系,初步搞清了影响肾脏尿酸排泄的调控机制,初步定位了14号痛风家系的致病基因。该项目的实施为预防与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新药开发奠定了基础,对提升我市的整体医疗科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对山东沿海五市(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和东营)长住居民5000余人进行了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1200余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收集了11例家系痛风患者。通过痛风专病门诊和流行病学调查,共收集到36个完整的汉族人原发性痛风家系,其中包括151例家系痛风患者和431例家族成员。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了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高胰岛素血症和脂代谢紊乱通过直接调节hUAT和URAT1的基因异常表达,进而影响肾脏尿酸的排泄的重要成果。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14号家系所有成员(痛风患者6名,非痛风患者9名)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初步将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在4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D4S1572附近,有望定位克隆出原发性痛风的致病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为进一步开展致病易感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下一步,青岛市科技局将进一步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影响肾脏尿酸排泄的调控机制,开发低毒高效的降尿酸药物;对收集到的与14号代表家系相似的其它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定位克隆出原发性痛风的致病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开发治疗痛风病新药。

(青岛市科技局)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