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2-11-30 16:32:47
sjm1972 发表于 2012-11-29 10:57
呵呵,不要总是强调国情不同,泡沫论者不总是拿欧美的房价比较吗?难道中国的国情更接近欧美而不是印度?
国情是看问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甚至是基础问题。面对一个事物我们首先得承认其合理性,然后去发掘它变得不合理的原因,并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提出改进方法,否则一切都是脱离实际的囿于理想化的纸上谈兵。国情需要去正视,当然也有待更加积极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6:36:02
看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6:43:47
624013316 发表于 2012-11-29 20:13
跟印度的同胞们比一比,我们还是很幸福的。
幸福是感觉到的,不是比较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6:50:28
幸福可以通过比较而产生,苦逼也是通过比较而产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7:02:47
注意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7:12:30
ufoeagle 发表于 2012-11-29 12:31
首先请不要把制度和国情划等号,至于区别您自己能来人大财经论坛肯定不会不知道。
其二,并不是100%的泡 ...
泡沫本来就是个心理学的概念,觉得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7:18:43
呵呵,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7:27:02
印度——一个神奇的国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7:31:32
笑而不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7:49:47
为什么别人住的差咱就得跟着呢,没逻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8:08:38
罗老湿 发表于 2012-11-30 07:56
好像是人大经济论坛不是人大财经论坛……
哈哈哈,这算是较真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8:14:52
往上比呀,印度这国家,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8:16:34
亲们,你知道印度的房地产商吗?他们是老老实实按照法律、民俗等,来开发的。要改变印度的现状,可以引进中国将要退休的某国家领导人和几个房地产商就可以了,若是想更快一点,就连拆迁队也引进,印度的房子就建设的快了。
呵呵,只不过,引进去的这些,在印度能呆多久,不得而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8:18:17
枫木九天 发表于 2012-11-30 18:08
哈哈哈,这算是较真吗?
不是啊,这是纠正是纠正……或者说是勘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9:07: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9:12:01
房地产有没有泡沫,你摸下自己的口袋就应该明白了。以本人所在的一个二线城市来看,最普通的公寓毛坯房(绝对的郊区,刚刚从农村拆迁改造的)1万一平方,90平米房子90万,装修少算点,10万,加起来就是100万,而普通就业者的年收入也就5-6万左右,即使不吃不喝也得近20年;再从房子本身的价值来看,这样的一个毛坯房,那么点钢筋水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它咋就值这个价格?我并不是一味鼓吹房地产崩盘,也不反对住房适度商业化,有钱人多花钱住好房没有错,但不能将全社会的资源都变成毛坯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9:16:37
个人觉得,谈论中国问题首先要立足国情,同时更要结合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的物质、精神要求不同。不然把现在跟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来比,那中国就什么问题都没有,因为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等等提高太多。同样在与国外比较时,跟比我们经济差、人民生活水平差的来比也没多大意义。我们需要跟自身实情来做决策,跟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相似的来比,跟欧美发达国家来比更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19:22:22
党委工作部 发表于 2012-11-30 15:29
印度的贫民窟问题是由于农村土地私有化的结果,印度的做法被作为全球反面案例,所以不值得学习,可以总结其 ...
若我记的不错,现在全世界不承认土地私有的恐怕是凤毛麟角吧,也就**算是另类了。咋到你这里土地私有化到是反面案例?还因此我国反对土地私有化?难道我们是在它之后才做这个决定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0:41:48
中国房价有泡沫,和印度有啥关系,这样的比较,没有什么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0:59:22
不知所云,标题和内容毛关系也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1:10:08
请不要怪我思维跳跃性大啊。突然想起之前看的刘慈欣的《三体3》中程心和维德关于生存与人性问题的讨论。城市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应该以人性的沦丧为代价,我们选择了城市化的繁荣与发展,但我们也抛弃一些传统,带有我们历史记忆古建筑,牺牲弱势群体的权利,公平,生活的幸福感,年轻人的理想......总不免让人对这个社会感到不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1:11:18
印度真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1:21:12
ygs67 发表于 2012-11-30 16:43
幸福是感觉到的,不是比较出来的!
石头的书里说过,幸福是一种比较级的东西。没有比较你永远不知道现在的你有多幸福。
比如说现在的你在寻觅你生命里的伴侣,可是没有钱没有体面的工作,在物质化的扭曲心理盈溢的现在你是很难找到顺眼的女朋友,然后你会说:我不幸福。可是假如现在的你穿越到战争时代的战场上,估计你会觉得只要离开这里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就算和一头猪一起住,也是幸福无比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1:26:28
mybarcelona 发表于 2012-11-30 14:28
同胞:
1、同父母所生。亦指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
2、指同一国家或同一民族的人民。
全球化的现在,我们太斤斤计较,是不是就有点儿过啦???
对于存在地球上的一切,我觉得都应该是亲切的。百度文库、百度知道怎么解释,那是他的事。我想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不过,谢谢您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1:30:31
确实没有可比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1:57:50
没办法 印度的发展也没多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1:58:18
还是按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有矛盾的特殊性,不能把别国的跟本国比,因为很多因素都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2:06:52
难道因为某些国家的某些更为糟糕的情况,就可以不考虑民众的承受能力,放任房价?那如果和朝鲜对比,我们国家早已是共产主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2:37:24
中国与印度相像的地方就是人口众多,其他都不一样,与中国类似的也就是北朝鲜吧。至于住房问题,全世界都是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49年以后也是问题多多,当时只能是权贵能住好一点的房子,绝大部分都是住在类似印度贫民窟的房子,所谓72家房客,一个四合院本来是家人的,后来可以住进十几家人。改革开放后中国住房制度是双轨制,还是权贵和部分效益好的机构能分到住房,现在也一样,中石油等不是在北京团购住房分给员工吗?苦的是大部分老百姓,特别是没有什么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工资不高,压力不小,本来赖于生存的城中村是最合适的地方,现在也越来越少了。以后怎么样,俺不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0 22:50:24
这样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