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最新“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超半数育龄妇女经常被动吸二手烟。专家指出,二手烟暴露对孕妇及儿童健康的危害严重,控烟戒烟面临严峻挑战。落实禁烟令需要完善相应配套措施,才能令行禁止、执法“给力”。
调查显示:中国逾半育龄妇女被动吸烟
“尽管公司墙上贴着禁烟标示,但我的老板是烟民,我能要他不抽烟吗?”一位怀孕5个月的准妈妈在网上“求助”,办公室里老板“吞云吐雾”,无法拒绝的二手烟让她很无奈。不少准妈妈们表示,碍于人情,难以对吸烟的同事直言相劝,有时难免默默忍受。
据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最新“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妇女在工作场所经常吸二手烟人数超过二分之一。而在家中,中国农村女性被动吸烟情况更为严重,近四分之三的农村女性在家中被动吸烟,而半数以上的城市女性在家中被动吸烟。
此次调查由世卫组织与中美两国疾控中心于2010年起共同开展。数据还显示,在中国、巴西、印度等14个发展中国家中,中国15岁至49岁女性的被动吸烟率最高。据了解,一支点燃的烟释放出4000多种有害物质,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及致癌物,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多种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禁烟令实施遇尴尬
卫生部去年发布的“禁烟令”,规定了禁烟的场所,明确了监督执法的部门,却没有明确相应配套处罚细则。一些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表示,遇到一些在公众场所吸烟的烟民,只能督促其整改,效果甚微。
记者发现,“禁烟令”实施以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普遍。在网吧、车站、场馆等公共场所吞云吐雾的现象没有明显减少。在走访一些网吧发现,对于网吧内“禁止吸烟”的警示,很多网民视若无睹。一些网吧工作人员说,对于网民抽烟的行为,既不能罚款,又不能赶走客人,只能好言相劝,几乎没什么效果。
法律人士认为,“禁烟令”缺少相应配套的惩罚细则,这片法律上的空白会影响“禁烟令”的执行,给执法人员带来操作上的困难;而对于烟民,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导致其继续我行我素。
专家:加强控烟教育 解决戒烟难问题 完善禁烟令
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杨放如介绍,中国烟民数量不断增长,控烟戒烟面临严峻挑战。不少烟民戒烟意识和动机缺乏。全国第三次吸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国内3亿多烟民中没有戒烟愿望者占74%。杨放如说,除了尼古丁依赖和生理成瘾外,互相递烟的社会习俗、日益增大的工作压力,也成为烟民不断增加的原因。
湖南省中医药学院专家指出,除了没有戒烟愿望的,许多有戒烟意念的却由于戒烟难而放弃戒烟的也大有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四川天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专项经费支持下,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成立了由二十几位中医药专家组成的研究课题组,经过长期的研究试验,临床试验,终于确定了唐氏戒烟汤这款中药方剂,2008年-2012年,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唐氏戒烟汤作为医院的自制药剂,先后为5000多名烟瘾患者戒烟,临床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并被(国家药典)收录,相信日后因戒烟难而放弃戒烟的人会大大减少!希望唐氏戒烟汤也能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戒烟。
另外专家专家建议,立法是有效防范二手烟危害的终极手段。除了扩大禁烟的公共场所范围,明确监管、执法单位,关键还要从立法和执法层面上规定具体的惩罚措施,增强可操作性;加大戒烟宣传,劝导吸烟者主动戒烟,引导吸烟者科学戒烟;加强控烟教育,禁止商店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防止青少年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