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教育经济学
2012-12-17 22:18:18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9 17:07:33
唔..忙了一天有点头晕脑胀..忙里偷闲还是惦记着这个帖子..来看看..
明显发现这个帖子比第一个帖子的技术性要强了,从宏观到微观,现在开始讨论变量了...莫非接下来要建模了么...
唔..在下不才..发表一点点个人的不成熟看法...也当做一个想法与LZ交流一下..希望LZ不要笑话我哈..
1.这个问题..如果是最理想的话,我觉得可以大手笔做一个大型的随机试验+跟踪调查。就是在全国随机选择出LZ所说的5个层次的高校的10万名大一准入学新生,每个层次的高校2万人,然后对其进行跟踪记录调查,四年后回收就业数据,统计分析这个数据我认为最能说明主题。我记得让随机的筛选可以抵消掉一切其他因素,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2.有地域性问题。明显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的数据会比内地等较为不发达地区的数据好得多!不能用片面的数据来概括整体,因为这样的样本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3.没看懂这个问题,这里的变量指的是所获得的【就业数据】里的变量还是指。。?
4.这些数据都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就个人看法,其中倒数第一项和倒数第三项与老师相关的数据似乎关联性不大。我认为应该加上宿舍舍友去向,因为就我身边的情况看来这个影响还蛮大的。也应该加入能够体现或者说代表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些变量,比如说软硬件措施、师资力量、活动开支等等。
至于说哪些变量的哪些特征会明显,这个是肯定会的。比如说家庭收入就有地域性特征、英语成绩有学校特征、社交就有个人特征等等。这些有可能有特征的变量可以找其他变量代替,又或者给这些可能有潜在特征的变量设置权重来降低影响。不过这些好像都能用控制随机变量来抵消吧?

有点犯迷糊了不知道自己说错了多少。。先说到这。。休息一下再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9 21:51:23
仰望半月的夜空 发表于 2012-12-19 17:07
唔..忙了一天有点头晕脑胀..忙里偷闲还是惦记着这个帖子..来看看..
明显发现这个帖子比第一个帖子的技术性 ...
恩,说的比较全面。其实正如大部分网友所说,这个问题需要的太多,但是实际能给予的很少。

本帖是讨论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考虑如果读者是一个研究人员,如何把一个问题给严格的表述出来;第三部分给出的是李宏彬如何针对这个问题,作出研究的回答。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 20:36:46
这个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 20:39:23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竞争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4 01:19: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