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12-20 09:07 
坛友shetianlang:
于老师:
您好!日前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家庭收入的 ...
这位坛友您好!
基尼系数对收入差距的解释力具有局限性,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不同的分组方法、不同的统计口径测算基尼系数,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只考察基尼系数会导致人们对收入差距的误判。而如果采用相同方法和口径计算收入分配前后的基尼系数,进行比较,就能看出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效果。有的国家经过相关政策调整后,基尼系数能够降低30%以上,就说明其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非常有效。
关于财政政策应该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在初次分配中,一是财政以ZF的名义,与企业和居民共同分配社会总产品;二是代表ZF以资本、土地所有者的名义,与劳动者、管理者、其他资本所有者共同分配社会总产品;三是以宏观调控的名义,通过改革和完善主导初次分配的市场机制,减少和弱化“市场失灵”造成的初次分配不公。在第二次分配(即再分配)中,财政从高收入者处征到一定数额的税收,将其用于补贴低收入者的收入或减少低收入者的开支,实现收入的转移。
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看待税收增长,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税收增长速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也为给予低收入群体财政支持提供财力,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另一方面,税收长期超速增长确实产生挤出效应,需要在预算制定时予以充分考虑,调整对地方政绩的考评机制。今年以来,我国税收增速已经改变了以往超速增长的势头,正在向趋利避害的方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