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超级垄断国企——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大力游说中国政府批准其2500亿美元的庞大电网升级计划——特高压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敦促领导阶层批准这项重大的电网升级计划,到2020年时在全国建设多达20条的特高压(UHV)线路。他说,特高压电网可连结中国各地区不同的电网,帮助解决中国地域性的能源失衡现象。
然而,此项工程计划所需的资金是三峡大坝的4倍多,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有望成为中国迄今为止最昂贵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不过,特高压电网计划也在中国引发了一场争议:一边是国有垄断企业希望通过大投资、大建设来巩固和强化其垄断地位,另一边是希望破除国企垄断、推动国企深化改革的人士。还有分析人士认为,特高压项目的成本极高,并不符合经济效益,从能源供应保障方面来看也并不安全,一是中国的区域电网过于脆弱,无法承受特高压输电线所传输的庞大电力;二是特高压输电若出现一些小问题,可能容易造成系统供电中断。
中国近来进行了许多的超级工程,如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高速铁路等。安邦研究人员曾在2008年时汇总整理了中国当时的部分超级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当时从媒体报道进行的简单汇总发现,中国当时的建设工程总规模极为惊人:如果简单汇总当时资料中的102项工程的投资金额,总规模竟然高达19.1万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总量的76.4%。今后这类工程也还会有,现在讨论的特高压电网就是一例。
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表示,客观来分析,看待这类超级工程有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经济,经济学家们的看法有很多争论。如果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则这类令全球羡慕的超级工程就是有成效的。即使是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有不少人支持中国的超级工程项目,认为这是造福中国和世界的人类重大项目。当然,经济学家对超级工程的观点是分歧的,有更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这些超级工程的效率是有问题的,会加剧国内的债务危机,有时还会转化为通胀,构成社会的潜在威胁。
另一个角度是从政策研究来分析,这类超级工程的成效并不能在短时间确定,不能看一时,而要看更长的时间才能确定。因此,我们对超级工程不能说:“你看,它现在解决了问题!”这就如同一个家庭砸锅卖铁买了辆豪华奔驰车,然后讲:“你看,它能跑”!这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公共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要讲综合效应,尤其是长期的综合效应。
在十八大之后,中国市场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和政策变化都有很多期待。但越是这时候,中国对待超级工程项目就越应该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在过去,几乎所有的超级工程毫无疑问都是由大型国有企业提出来的,并且项目的操作和落实也是国有企业,掌管巨额投资的也是国有企业。国企包揽政策建议、影响决策和具体的投资行为,这种制度安排无疑会为超级国企留下巨大的利益操作空间,而且对投资的系统后果可以不负责任。因此,从宏观上看,这种超级工程对中国整体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
陈功建议,未来中国对待超级工程的政策态度上应该是这样的:超级工程可以搞,但谁提出建议,谁为超级工程出钱!政府从中可以帮助、可以引导,但政府不能出钱,因为这是企业项目,即使它规模很大,也是市场化的企业项目。提出这些宏伟构想的大型国有企业,必须在市场上筹资,要通过市场的认可。如果市场都不赞成,这本身就验证了项目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更不应该出钱搞这样的工程了。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面对垄断国企的顽强游说,中国政府要调整对超级工程的热情。
新华网:http://www.js.xinhuanet.com/2012-11/27/c_113814827.htm
和讯网:http://opinion.hexun.com/2012-11-26/148356784.html
中国经营网:http://opinion.cb.com.cn/12714523/20121126/429221.html
财经网: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2-11-26/112311757.html
中评网:
http://www.zhgpl.com/doc/1023/1/9/5/102319569.html?coluid=53&kindid=0&docid=102319569&mdate=112807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