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我当时加了一个香港的群(授课型硕士,自费那种),群里唧唧咋咋,A 学**管理的,说:“我刚交了材料没多久,就拿了offer了(他们管自费的AD叫offer),六级还没有送呢”B说:“我只有四级啊,六级还没有过呢,咋办?”然后过了几天,B在群里说她也有了offer。C 说群里有没有考GRE啊,D说考那个天书玩意儿干嘛?那都不是人考的。于是,我退群了。
开学了,English News Writing,满怀希望,听到的只是非常terrible 的Asian
English,真的很terrible。老师的港味口音很重,我一直都不习惯。期间,课堂上老师说了一句话,We will invite a veteran journalist to our class in the mid-term.
然后,周围就传开我们期中要来一个越南记者,于是,我沉默了。
课是在晚上上,part time 和full time的学生一起上课。学生生源人大有两个,南开有三个,复旦有一个,北广有两个,其他的都是我没有听说过的学校(我很孤陋寡闻),整个班有80个人(full time 加 part time),每个专业背景的都有。新闻系需要6.5的雅思就可以了(或者是6分,我忘记了),更多的系,是可以用四六级直接申请(理工科)。我发现,我和一些人交流起来不是那么开心。
再后来,发现英文的课也能用中文presentation,再后来,我发现我彻底想走了,我根本不能融入这里的环境。那个时候,是9月末,刚到申请联合国的时候。
有一天在饭堂里,问一个同样来自南开的学**管理的校友,你甘心吗?他抿着嘴,说,‘不甘心,真的不甘心。要是有GRE,我干嘛来香港了。你知道吗,我发现我们学校在这里居然成了最好的学校。’我说,那你和我一起申请美国吧,我们不能再等了,岁月不饶人
啊。他说,好。后来他说他要好好背GRE单词了,10月份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打算只复习IBT申请加拿大,因为GRE没有时间准备了。11月份后,他和我说,要不我直接申请学校的Mhpil(两年制的研究型硕士,有research的),等到12月11号我从香港离开到纽约,他和我说,都来不及准备了,要不找工作吧。工作两三年再看看吧。
就这样,当时说要和我一起申请的一共有5个人,最后,只有我申请了。
如果我多留几个月,会不会改观,毕竟了解一个地方,就像了解一个人的秉性,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来到香港后,对美国的思念反而愈演愈烈。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我非要去美国,非要读top10 的学校,非要拿到奖学金不可,可是在那之后,我觉得,我有且唯一有这一条路。其他的路,对我而言,就是死路一条。
下面一些是我对读以香港为跳板申请美国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吧。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想以香港为跳板去美国,她看上去很美,其实不然。香港的授课型硕士是一年(其实上课的时间是从9月到12月,1月到5月,一共7个月,学费8-10万港币一年,一共8-9门课,每门课1万多港币,每周一次课)。
1. 首先,不得不承认,语言问题是最大的障碍。如果想毕业之后直接去到美国,必须在读硕士的第一个学期完成申请,而如果之前你没有GRE,IBT成绩,你必须在圣诞节前考完GT,弄完PS,陶瓷,而且你申请的时候,香港这边的成绩单还没有出来,根本不具备说服力。如果不是在第一个学期申请,那就要等毕业后在弄这些,可是毕业后你又要工作(除非蹲在家里接着不工作专心申请),工作后的环境很难比你在学校期间更能弄好申请。所以,想以香港为背景毕业后直接走人的,时间会紧得让人想尖叫。当然,如果你毕业后工作几年再申请,也是很好的选择。我说的那些是一定要尽快去美国的申请者而言的。
2. 第二,面试的时候,我和教授说,我不打算继续在香港读master了。教授说,他根本不看重一年制的master,更看重的是本科或者相关的工作或者research经验(当然,只是面试我的教授,sample过小,仅供参考)。所以,从我面试的经验来看,本科的积累很重要,GPA,GT,research,相关实习,都是决定性的因素。专业GPA的rank 很高的话(前三吧),是非常有优势的,所以专业的GPA 一定要单独拿出来,整理成excel文档做成explanation。
3. 就申请美国来说,本土face-to-face的面试对申请有很大的作用。Face-to-face的面试,一般情况下,有参与直接录取你的教授,还有马上要毕业的phd学生一起,3-4个人,时间1个半小时,各种问题,专业非专业。考察的是绝对是你的英语实力和你能不能用英语来表达面临的问题。非常challenge,当时我边装镇定其实一直紧张得要上厕所。
4. 关于申请,你也许听说的是,1200的GRE 就够了,1100的不也照样走了吗,90多分的IBT就行了,过线就好了,3.3 的GPA就凑合了。。。可是申请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申请者,和你申请同样一个学校的申请者,他们的GRE是1400+ IBT是105+,GPA
3.8+ 这个时候,你就会非常没有底了。我只是想说,把握好申请的每一个环节,看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才是一个不留遗憾的申请。世界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本来你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因为自己的懈怠而失去了机会。
到此,我的申请总结就全部写完了。我不想再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我的家人们,朋友们,一路陪我走过来的人,这的对你们说声谢谢。你们懂的。
有几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想推荐大家看一下
1.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少有人走的路),我在爱问知识人的共享区下的电子书
2.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这是她留学多年的感想,很有质感的文字。
有一个演讲,看了不下30次,Steve Jobs
谈死前人生,是他在2005年Stanford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永远记得他说过的话,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这是链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5nVXmPVgZg/
有个关于申请的技术类型的帖子,我觉得写的很好,很有价值,原作者说了很多我想整理的关于申请要注意的事项,我就不再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