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收入上升于否,当然不能用是否丰收一语言蔽之,它取决于政府当年的农业政策和市场情况.农民的努力只是对这两者有一个基本预期后的被动行动.
所谓的"谷贱伤农"指的是封闭市场下一般会带来的后果,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所以,那条古语是成立的.因此,政府的农业补贴和优惠政策才应运而生,这时的收入状况是否能得到改善将取决于政策的有效程度了。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由于种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群体把持着租金代收权(即潜在的寻租),所以在许多时候政策效果要大打折扣的。这样说来丰收与否就与收入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了。(假设农民符合经济人的基本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产量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