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趋势:太平洋市场贡献市场增量
1.数据表明全球GDP增长和
油品消费量呈线性关系,而油品消费量又和海运量同样呈正相关。
全球GDP增速和
原油消费增速

GDP增速和原油消费增速成线性相关

2.
石油需求主要集中在欧美和亚洲地区,从主产区波斯湾、加勒比海、非洲出口至欧美的航线途经大西洋,前往亚洲则需通过印度洋和太平洋,因此,代表亚洲和欧美油运需求的“太平洋市场”(包含印度洋航线货量)和“大西洋市场”就构成了油轮运输的主要市场,每年运送的货量约为全球油品海运量的95%;
3.疲软的“大西洋市场”,2004-2012年欧洲、北美油运增速为-1.2%和-4.1%,其主要原因有;
1)欧美等成熟经济体对能源需求增速趋缓,导致对石油能源需求的疲软;
2)美国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国石油的开发,从2007年的510万桶上升至2010年的550万桶,未来10年将继续加大对海洋石油的开采,预计到2020年开采量将达到670万桶;
1965-2010年OECD原油进口(千桶/天)

1965-2010年美国原油进口(千桶/天)

4.快速成长的太平洋航线
1)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石油需求在不断增加,每年需进口大量石油,2004-2012年,中国、印度原油进口增速平均为11%和8%,2012年1-4月中国累计进口原油9286吨,同比增速达8.9%;预计将持续拉动太平洋市场运量增长。
中国原油产量&海运进口量(百万吨)

印度原油产量&海运进口量(百万吨)

2)预计到2012年底,太平洋市场和大西洋市场原油运量预计将分别达到9.3和8.4亿吨,而未来这一差距很可能会继续扩大。
2005-2012年原油进口需求增速

“大西洋”&“太平洋”市场份额

二、需求展望:经济放缓压制油运需求
1.我们以IMF对世界经济增速展望为基础,对2013-2015年全球油品海运量进行测算。欧美经济的低增速和对石油能源依存度的下降使得大西洋市场运量以4%左右的速度下降,而太平洋市场运量则在中国、印度、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带动下继续保持9%左右的增长;全球原油海运量增速则保持在2.4-3.3%;
全球原油海运量预测表(2012-2015年)

三、供给展望:14年大幅回落
1.我们通过观察船型订单、拆解、交付情况对各船型交付进行预测,最终汇总得出整体运力变化情况。
1)VLCC:根据CLARKSON公布的订单、船龄数据,我们预计VLCC船舶2012-2014年的新船实际交付量分别为1520、1470和860万吨,同时随着二手船和拆解价差的收窄,VLCC近三年的拆解量预计达到400万吨/年,综合来看2012-2014年VLCC运力将分别达到1.87、1.98和2.03亿吨,运力增速分别为6.3%、5.7%和2.3%
VLCC订单和实际交付(百万吨)

2008-2012年VLCC月度拆解量

2)SUEZMAX:我们预计SUEZMAX船舶2012-2014年的新船实际交付量分别为790、750和380万吨,近三年的拆解量平均为200万吨/年,综合来看2012-2014年运力将分别达到7370、7950和8160万吨,运力增速分别为7.1%、7.9%和2.6%
SUEZMAX订单和实际交付(百万吨)

2008-2012年SUEZMAX月度拆解量

3)AFRAMAX:预计2012-2014年的新船实际交付量分别为510、260和170万吨,近三年的拆解量平均为320万吨/年,综合来看2012-2014年运力将分别达到7160、7050和6880万吨,运力增速分别为0.7%、-1.5%和-2.4%,AFRAMAX是未来唯一呈负增速的船型,我们做出该判断的依据是:1)AFRAMAX目前订单占现有运力的比重约为5.7%,远低于VLCC的14.5%、SUEZMAX的17.5%和PANAMA的8.6%;2)欧美市场的低迷将让主要穿梭于大西洋市场的AFRAMAX有较大的拆解量
AFRAMAX订单和实际交付(百万吨)

2008-2012年AFRAMAX月度拆解量

2.综合各船型的交付情况,我们判断2013-2014年油轮运力将达到3.55和3.6亿吨,运力增速分别为4.9%和1.4%。
2004-2014年原油运输市场供需
原文链接: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