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3-1-13 11:15:27
新一轮通胀势在必行了。中国经济要实现十二五的既定目标,不得不开始新一轮的投资,所谓城镇化建设,就是在用钢筋水泥投资来换取经济新一轮的增长。扩大内需,前提是要有好的医疗保障体系、低房价、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没有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切扩内需都是扩富人的内需,老百姓的需求受到的束缚太多。如果明年房价报复性上涨,那么新的一轮通胀将更加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1:21:44
个人认为CPI上涨是对货币增发的真实反映,不足为奇,相反,若宽松货币政策下CPI表现平平,说明这个CPI是有很大水分的。
另外,版主认为”但若想刺激国内经济走出低谷,大规模投资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不得不为之",我不太赞同这个观点。经济的增长如果一味依靠大规模投资和宽松货币政策,这种增长注定是不可能持久的。就当前经济而言,给企业减负、与居民让利,营造良好的法制和竞争环境,要比短期的促进增长手段更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1:55:51
适度可控的通胀不是挺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2:11:21
已经进入通胀螺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2:14:48
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2:29:26
sdsf275 发表于 2013-1-13 11:21
个人认为CPI上涨是对货币增发的真实反映,不足为奇,相反,若宽松货币政策下CPI表现平平,说明这个CPI是有很 ...
你好,可能你误解我的意思了。”但若想刺激国内经济走出低谷,大规模投资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不得不为之",指的是,认为中国经济由于过于低迷,甚至进入陷阱,决策层才不得不大规模投资以及结合相应的货币政策。当然落实的着重点,效果和效率是考验执行力与灵活性的关键所在。你的观点当然也非常同意,长期而言,调整经济增长结构是必由之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2:30:12
小弟觉得,一,高速公路可以实现运输农产品不收费(建立一个数据管理系统),减少农产品的物流成本。
                 二,减税。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大幅度提高至月薪一万交税。中小企业减税。减少对国企央企老总的年薪支付(没必要那么高)。                 从更大层面上,个人觉得,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致调整地方和地方企业的关系。毕竟健康的廉洁的高效的才是最好的。
至于用凯恩斯主义的方子,小弟觉得无异于饮鸩。货币政策的,小弟觉得是用符号眯了自己的眼睛。多发钱,和少发钱,觉得基本上差不多。基本上30年来都是用货币这个迷药给自己制造增长的幻觉。没见过公布实际增长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2:40:48
第一,这个CPI数据实际应该不止这点。第二,印钞还在继续,通货膨胀还将持续,zf的目标还在GDP,各种工程依旧会上马,CPI肯定会持续上涨,未来的经济真不看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2:52:24
关于M2/GDP的讨论非常多,很多人用到了“货币超发”的概念,周小川发文解释了“货币超发”的概念是计划经济的名词,央行没有货币超发。

从发改委的角度看,基建投入是财政和贷款方式的。也不是计划经济的货币超发。

M2/GDP的实际意义 是在全部经济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所占的比重。总体上看,它是衡量一国经济金融化的初级指标。通常来说,该比值越大,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

也就是说:贷款比例较高、存量资产的货币化、外汇储备不断扩大这三方面的因素造成了M2与GDP的不匹配增长。

另一个方面,M2/GDP的倒数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是指投出和/或使用资金与相关回报(回报通常表现为获取的利息和/或分得利润)之比例。用于衡量投出资金的使用效果。

也就是说,大量资金都是非生产性的投资,投资没有转化为GDP,不良资产及非生产性贷款过多。

所以,经济周期是去杠杆。试图忽略是不可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2:52:27
广义货币(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而其中,居民个人总储蓄仅占了国民总储蓄的30%—40%(近几年还在下降),而ZF和企业总储蓄才是主要构成部分,几乎占到了70%。而且目前看不到任何下降甚至走平的迹象。

居民储蓄存款的减速的同时,企业和ZF存款却在加速增长。

ZF和企业高负债是不可忽略的

所以,经济周期是去杠杆。试图忽略是不可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2:53:30
国通局公布的数字一向不准确,应该还要高,绝对存在通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2:59:46
darwon 发表于 2013-1-13 12:53
国通局公布的数字一向不准确,应该还要高,绝对存在通胀!
需要加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3:39:07
两难的选择,考验ZF的宏观把握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4:21:06
本轮CPI进入上行通道,存在季节性因素,但也是我国摆脱经济下行压力过程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较为宽松货币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的结果,因上游PPI压力不大且各地不断上马城镇化项目,短期CPI上涨会较为温和。但ZF也应关注结构性矛盾造成的CPI进一步上行压力,主要应对小微企业发展和社会民生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4:34:34
个人观点,CPI还会继续上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4:34:35
个人观点,CPI还会继续上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4:49:23
国际市场疲软,普遍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输入性通胀。

我国如果货币政策保持不变,那么人民币升值,出口受到影响,不利于经济发展,此时拉动内需非常重要。

如果我国为刺激投资而加印货币,则一定程度上减少出口影响,CPi继续高攀 人民生活继续水深火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4:57:18
上一次释放货币的时候,就预感新一轮通胀了。果不其然。至少有推波助澜的嫌疑。
农产品价格涨的尤其快。这也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制度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5:40:35
输入性通胀应该也是个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5:44:42
      可以说,在这种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根源还是在于利率汇率没有市场化导致的必然结果,要想根除只有市场化,但是决策者现在又说时机又不成熟……哎,我觉得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时机了,现在不为之,以后想为之就已经错过最好时机了。就加息,让热钱进来,逼着人民币升值到合适的区间,然后层层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当然要稳步前进,绝对不能一蹴而就。这样一来逼着企业革新。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中国不会像日本那样出现大泡沫让经济崩溃,首先在热钱方面,我相信决策者还是可以严格控制的。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咯,但是现在决策者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口号必须要兑现了!真的还晚就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6:06:40
人样,一样 发表于 2013-1-13 15:44
可以说,在这种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根源还是在于利率汇率没有市场化导致的必然结果,要想根除只有 ...
不用过度担忧加息会导致热钱大规模流入,因为热钱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利差,更看重的是资产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
而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产价格的上涨。因此,加息不会导致热钱大规模流入。

加息的收益不够热钱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6:14:42
通货膨胀短期内是肯定要发生的了,内外交困这个局面也是非常可能会发生的,尤其是现在很多产品不是说进口这么简单,而是有些产品国人只依赖于进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6:16:24
印度的利率是10%,热钱一般都是来炒泡沫的,不是来炒利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6:36:30
数据不怎么可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6:47:09
绝对不思考 发表于 2013-1-13 16:06
不用过度担忧加息会导致热钱大规模流入,因为热钱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利差,更看重的是资产价格上涨所带来的 ...
楼上说的是!不要怕热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抗通胀只有加息。就算决策者硬是一厢情愿地想着热钱会澎湃而来,也可以通过汇率调控对加息的影响做对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6:58:19
人样,一样 发表于 2013-1-13 16:47
楼上说的是!不要怕热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抗通胀只有加息。就算决策者硬是一厢情愿地想着热钱会 ...
是,去看看金砖国家利率走势比较图。中国利率一直远低于其他国家利率。

因为中国穷人喜欢攒钱养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7:41:52
利率差不到个3.4个点,热钱大量进入确实难,何况是在中国的资本项目未能自由兑换下已经大副升值后,而欧美日实际还处于未能走出低谷的情况下.
感觉输入型通胀持继性不太强,美欧日的量宽都为CPI 设定了上限.目前大宗商品的走势也不强,在一波波的量宽冲击下反到是二难走法,去向偏弱.对自给率超过50%和大量出口的美国而言,石油和农产品可能是还略有投资价值.而这二项确寮是中国的软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8:15:49
通货膨胀本质上是货币问题,而且ZF公布的CPI数据是有很大折扣的。
根据欧文费雪的货币数量论公式:MV=PQ
M是指货币供给,一般可以用M2。不过中国现在影子银行日益兴盛,有很多的理财产品,信托投资和民间高利贷之类的没有进入统计。所以实际的M比统计出来的M2要高,保守估计2012年增长在16~18%。
V是指货币流通的速度,短期可能波动很大,但是长期一般保持恒定。
P指价格指数。 Q指商品数量,可以使用GDP。

虽然V在短期可能有比较大的波动,不过从长时间尺度上来看,因为V在长时间尺度上基本不变,平均M的增长减去平均GDP的增长大约就是平均下来每年的通货膨胀数字。
所以这些年来中国的实际利率一直是负的,大量印钞票的同时实行利率、汇率和价格管制,本质上是在收通货膨胀税。要想在负利率下取得投资回报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借钱买东西了,明年我看好商品期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8:22:07
菲利普斯曲线  通胀  经济增长短期只能二选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3 18:41:19
whitefire2001 发表于 2013-1-13 18:15
通货膨胀本质上是货币问题,而且ZF公布的CPI数据是有很大折扣的。
根据欧文费雪的货币数量论公式:MV=PQ
...
问题是商品期货挂钩最紧的是商品的供求,在商品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如何使商品期货大幅走强.量宽后商品期货的走势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吧.
如果外围市场能够如期比如从年中开始复苏,商品期货应该和经济需求同向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