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044 1
2013-02-01
2013年01月31日18:03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宇

原标题 [中国成为全球货币存量第一大国说明什么]
  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王宇)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97.42万亿元,突破百万亿元已没有悬念。且该数据已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成为全球货币存量第一大国。

  这一数据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多出20多万亿元。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货币大部分是在最近几年堆砌而成。2000年时,我国M2余额约为13万亿元,至2008年还未达到50万亿元。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自2009年起,货币存量每年跨越一个“十万亿”级台阶,在这几年上演出“狂飙突进”一幕。

  客观地讲,货币的迅速飙升并非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

  短时间内聚集的大量货币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众所周知,美元作为全球货币,其历次大规模超发均给全球美元持有者带来灾难性后果,故有尼克松时代美国财长康纳利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但美元可以流通至全世界各个角落,对于我国来说,在人民币“出海”仍不成规模的背景下,在国内凝聚起来的货币存量无疑加剧了国内经济运行的风险。按照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的比喻,中国拥有如此大的货币存量,就如同头上顶着一个堰塞湖。“规模过大的货币存量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比如高通胀、资产价格泡沫或资金外流。”

  从中长期看,更为严峻的后果是,迅速飙升的货币存量将我国经济货币化倾向暴露无遗。目前我国M2与GDP之比接近190%,这一数字较前几年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折射出投资效率明显下降的事实,以资金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正日渐走进死胡同,指望靠资金拉动经济的想法可以休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1 23:38:20
赞同楼上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