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6554 263
2007-08-10

热烈庆祝:

1、第二次印刷的《资本暗战》已投放市场,供不应求状况得到暂时缓解!

  (《资本暗战》首次印量,已在45天内全部从出版社售空,80天内在市场脱销。)

2、《资本暗战》在当当网同类图书中,销量连续3个月稳居榜首!

3、本周(2007年9月16日-2007年9月22日),在腾讯读书排行榜上,《资本暗战》以超过385万点击数,跃居经管类排行榜第1名!

  网址:http://book.qq.com/s/book/0/10/10908/index.shtml

  截至12月20日,已连续12周蝉联榜首!

4、根据国内权威机构--“开卷”对经管类图书的统计:在《资本暗战》发行当月的新书销量排行榜上,《资本暗战》第28名!(每月上市新书大约1000种)

5、在财经门户网站<和讯网>上人气最旺的博客--“基金圈”中,《资本暗战》被置顶,点击率迅速突破,居高不下。

并购的中国式历程

并购的中国式历程

  并购是资本的博弈,更是人性的较量、战略的比拼,背后更折射着体制的碰撞。《资本暗战》选取市场化程度最高、进入资本市场最早的一批零售业巨鳄之间的并购实战,这些案例组合在一起几乎浓缩了一个并购的时代,也折射了市场经济近二十年的发展轨迹。

  在以“借壳买壳”为目的的协议收购年代,作为被收购对象的上市公司大多遭遇了“麻烦”。天桥百货的任世安看着度过“黄金十年”的公司走向衰落;陈吉伦死守着甬城隍庙10%的配股及格线而逐渐囊中羞涩;华联商城上市的第一年就被董事会认为是“公司面临较大困难的一年”;李福乾创造性地为郑百文撒出了弥天大谎而无法收拾局面;李增起没能抓住济南百货2001年配股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李甫田丢下了一群小舢板公司堆积起的“航母”渤海集团退身幕后。

  而收购方依靠财务游戏把上市公司拉出困境,又把上市公司推进“或真或幻”的所谓的美丽前景。北大青鸟许振东6天为天桥百货编织了一个业绩奇迹,而后带领天桥百货做了一场高科梦;赵万兴乘着大红鹰驾临,把甬城隍庙拉上了“典当业”的路途;新长江集团魏超又是电子商务,又是物流房地产,着实让华联商城火了一把,最后又跌回原处;三联集团张继升踩在法律的边缘让郑百文这只“不死鸟”复活;华建电子进入济南百货却陷入纷争,最后只好由将军集团来下完“残局”;渤海集团被强力瘦身,在“银座”的旗帜下踏上新征程。

走过青涩的协议收购年代后,并购进入了公开市场,与传统制度的简单碰撞演变为多种利益主体的集合撞击。金鹰的王恒,雨润的祝义才,银泰的沈国军,三人掀起了“举牌”风暴。王恒、祝义才成功问鼎,沈国军在杭州和武汉两路作战却皆陷胶着。举牌收购改变了传统的“买壳借壳”的定式思维,被收购的上市公司也并非“问题公司”,而在收购方进入后,上市公司仍然会围绕原有主营业务继续发展。举牌收购不会带来的“财务游戏”式的资产重组,没有“乌鸦变凤凰”式“寻宝“故事,只有投资理念的比拼。

  并购不仅是资本控制上市公司的工具,更是上市公司主业扩张的利器。物美商业旗下的超市称雄京城,百货业转战西北吞并新华百货;国美合并永乐,造就家电连锁零售业巨头,让黄光裕和陈晓成了媒体热门人物;百联集团的整合扩张更是开创了“强势国资”的新篇章。

并购推进了上市公司产权多元化,业务市场化,治理结构规范化,体现了优胜劣汰的法则。虽然其中还掺杂着不和谐音符,市场经济的行进轨道也还会遭遇传统体制的磕碰,但大江终究东流去,市场经济的主旋律依旧悦耳动听。

  一部零售业领域的并购战,一场资本暗战的游戏,谁将笑傲江湖,曲未终,人未散。故事仍在续演,唯愿越演越精彩……

  附:《资本暗战》

  是一部演绎近二十年来零售行业内并购实战的经典著作。全书以十八个章回,三十多万字的篇幅,以小说演义的手法生动的描述了诸如国美电器、鄂武商、北京物美,上海百联、中国银泰等业内巨头逐鹿资本市场,控制与反控制,并购与反并购的实战案例,并对每个并购大案进行了专业点评。十分细腻的再现了资本市场你死我活的竞争,和企业家们极具战术战略意义的资本运作手段。这是一部能够普及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知识的通俗巨制,同时它也兼具浓缩一个大并购的时代形成与发展的史诗价值。

  摘自《资本暗战》/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5 16:26:2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30 14:17:00

顶一下

《资本暗战》,原名《零售业并购战》,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在2007年8月1日正式出版,目前已陆续在各地上市。在当当、卓越、淘宝及各大网上书店也均有销售。

  卓越网址:http://www.amazon.cn/detail/product.asp?prodid=zjbk594362&ref=SR&uid=168-0621102-6043405

  当当网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020591

  淘宝网址:http://search1.taobao.com/browse/0/t-95-----------------g,27fldpvqwxk32----------------40-list-commend-0-all-0.htm?at_topsearch=1


卓越亚马逊网上最佳组合:资本暗战+大败局 组合价42.9元(原价58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1 8:56:4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30 14:21:00
《资本暗战》,原名《零售业并购战》,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在2007年8月1日正式出版,目前已陆续在各地上市。

  目前流传的有3个版本:
  1、正式版,即正式出版内容;
  2、网络版,即为了在网上传播,节选部分章回的部分内容刊出,每一章回相对完整,内容比正式版少很多,作尝鲜了解之用;
  3、以前版本。以前版本和正式版本的区别:
    正式版为18章回,以前为20章回;
    章回顺序全部调整,如:正式版第1回内容是“黄光裕...”,以前版本第1回内容为“青鸟天桥...”;
    相对于以前版本,正式版作了大面积的修改补充,约有1/3的章回甚至是颠覆性的修改;
    以前版本中存在一些错误,正式版中全部进行了更正;
    网上流传的以前版本,均为不完整版本,内容不及正式版的1/3。


  喜欢本书的朋友,请支持正式版!您的支持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本书还将推出《医药并购战》、《外资并购战》,组成一个系列。


  《资本暗战》网络版已授权新浪、搜狐、和讯、中华网的读书频道刊登连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30 14:23:00
天骐并购丛书

零售业篇

----解密股价暴涨内幕,洞察收购重组玄机。
----生动鲜活的资本运作教案,惊心动魄的并购商战大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14:23: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30 14:25:00
资本暗战》目录(正式版终稿)

  第一回 黄光裕并购上市国美称王,摩根威逼利诱永乐请降
  资本逐鹿的家电连锁零售业,民企、外企功城略地,战事不断。这是一场考验“胃口”也考验“消化”能力的并购战,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游戏。
  17岁出门闯天下的黄光裕,靠100平米的店面起家,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字会和“中国首富”有什么关系。一个“垃圾壳公司”在资本腾挪中变身“国美电器”。35岁的黄光裕资产瞬时膨胀至百亿,荣登2004年度胡润百富榜上中国首富。
  永乐电器的陈晓却没有这样的运气,赴香港上市的一点喜悦很快被业绩压力冲淡。面对抉择命运的关口,永乐电器全国各地的经理们高唱起国歌,陈晓悲怆陈词,副总裁束为潸然泪下。
  一场“寡头”间的并购战,改写了家电连锁零售业的格局,震颤着每一个业内人士的神经。硝烟散去,究竟谁能笑傲江湖?
  
  
  第二回 百联出世张新生力主削藩,闪婚大商换主帅超市变身
  上海逆“国退民进”而动,整出一个冠之以“百联集团”的巨无霸来。这场政府导演的大戏中,牵动了一连串的上市公司:第一百货、华联商厦、华联超市、联华超市等,更有和大商股份的“闪婚”戏剧。百联能否整合成功?是否比过去国资“大而统”模式富有新意?
  携着上海国资委的“尚方宝剑”,张新生大刀阔斧。控股东方商厦三足鼎立于上海滩,第一百货与华联商厦合并,百货连锁风起云涌,更有和大商股份的“闪婚”戏剧助兴。
  张新生之后,华联超市变身传媒,又玩了一把吸收合并,那么超市资产去哪里了?
  
  第三回 银泰系出世偷心宁波华联,沈国军瞒天过海香港上市
  宁波华联(600683.sh)手握募集资金,打造承载太多梦想的2号楼,却把公司推进沼泽。
  沈国军引领银泰系公司低调出场,52岁的王家兴辞去了宁波华联的全部职务,挂印而去。8年的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为王家兴留下的只有遗憾。
  2号楼奇迹般起死回生,沈国军究竟有何魅力?宁波华联的百货业非但没有做强,反让沈国军偷走了“百货心”。
  沈国军正欲打造战舰,境外“红筹上市”,不想突然遭遇“禁令”,一场“瞒天过海”的游戏,慢慢拉开帐幕……
  
  第四回 沈国军杭州城下陈兵布阵,银泰系请外援苦战西子联合
  百大集团(600865.SH)这家和银泰百货武林店一街之隔邻居,多年来相安无事。日益壮大的银泰,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美国华平基金的入股更给银泰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银泰在二级市场频频举牌百大集团,意欲促使杭州国资签订城下之盟,而杭州国资却一心要把百大集团嫁给西子联合。
  沈国军分兵两路,“围点打援”,法人股、流通股双管齐下,步步进逼。
  银泰绝不放手,西子联合血拼到底,最终决战于“股权分置改革”,究竟鹿死谁手?

  第五回 银泰西征鄂武商蜜月短暂,伙伴反目国资委反戈一击
  鄂武商(000501.SZ) 是银泰系西征武汉选定了第一个目标,最初获得了政府支持,本以为在九省通衢可功成名就。
  政府本想引来外援,救助已在竞争对手围困中的鄂武商,不想却引来了“一匹狼”。
  银泰系增持股权,小幅越界,立刻引起武汉国资警觉。双方越是沟通,越是混乱,终于为“提租案”针锋相对,“大打出手”。
  武汉国资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商业大重组,把银泰系晾在一边,银泰系该怎么办?
  
  第六回 新百改制老集团搭车转让,金鹰举牌国家股收购卡壳
  南京新百(600682.SH),勇挑南京国有上市公司改制先锋大旗。南京国资奇思妙想,开创1+X搭售改制思路。
  金鹰国际另辟蹊径,连续9次举牌收购南京新百流通股,强行晋升南京新百第二大股东,从而杀出重围,甩下竞争对手。
  国资选秀,金鹰国际靠举牌散发的魅力不可阻挡。金鹰国际吞下“X”劣质资产,不想“1”资产只听脚步,不见下楼。原来游戏规则是会改变的......

  
  第七回 南京中商扩版图螳螂捕蝉,雨润集团跨主业黄雀在后
  南京中商(600280.SH)合围苏北、挺进山东、河南,到处攻城略地,把一个又一个目标收入囊中,“连锁百货帝国”的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雨润集团,一个借助收购国有企业迅速膨胀的民营企业,足不出南京,却张开大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噬了南京中商,连同他的“连锁百货帝国”梦想。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的“商圈”。

  第八回 迪康断臂求生茂业忙接盘,成商集团一嫁再嫁“三年事二夫”
  成商集团(600828.sh)曾是西南零售业界的一只猛虎,一场“精神变物质”的洗礼后,规模跃居西部之最。
  一场要约收购,成就了法人股预受第一人。本以为迪康正是自己的如意郎君,嫁了他成商集团可以好好过日子,不想这竟是恶梦的开始。业绩一路下滑,资金链日渐吃紧。不是我的错,为何受伤的却是我?
  为了自救,迪康将成商扫地出门,走在茫茫股海,成商集团到底何去何从?要约收购再次光临成商集团,这一次可是最终归宿?

  
  第九回 超市称王张文中轻取美廉美,百货试水物美商业入主新华
  有着博士后头衔的张文中,一不留神进入了零售业。于是后来就有了物美在京城超市业称王,有了物美商业(8277.HK)的香港上市。
  资本在手, 张文中开始发动并购“闪电战”。竞购超市发,兼并京北大世界,把美廉美超市纳入麾下更让张文中一夜成名。
  其后,物美商业更是踌躇满志,挺进百货业态,西北作战同样游刃有余。然而,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第十回 超市发合并天客隆祸起萧墙,大商收购败北物美终成正果
  “负债降到65%再谈重组”,这是超市发公司给天客隆超市开出的合并条件。天客隆超市很快就达到了要求,合并完成。
  这本是天作之合,然而股东间同床异梦,裂痕逐渐加深,葬送了上市前程。借此可乘之机,大商股份(600694.SH)强取力夺,物美商业(8277.HK)暗度陈仓,双方鏖战,只为拼抢超市发控制权。
  一场合并纠纷升级为两个资本大鳄的争斗,较量就此展开…

  第十一回 为保配股老天桥转投青鸟,高科梦断零售业终成弃儿
  历史和天桥百货开了个玩笑,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股海沉浮,今日重又走入风雨。
  张继斌扛下昔日的“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造就“内地第一股”,却在新百货大楼落成前撒手而去。
  大权独揽后的任世安发奋要干出个模样,天桥百货却在1998年再度业绩告急。为保配股的资格,只得舍身下嫁北大青鸟。
  许振东南下北上,终于为北大青鸟拿到了控股权,然而1998年的日历牌只剩下薄薄的6张。6天的“业绩大营救”,3246万利润出炉,“奇迹”竟这样发生了。
  然而大江终究东流去,天桥百货逐渐消逝在人们的记忆里...
  
  第十二回 甬城隍庙旧主业固步宁波,大红鹰搞重组再获新生
  10%,配股“及格线”,一根隐形的指挥棒。为了天上掉下来的“募集资金”,甬城隍庙(600830.sh)义无反顾。
  中国只有一个宁波,宁波只有一个城隍庙。甬城隍庙(600830.sh)在完成了宁波城隍庙地区的大规模改造后,未来怎么办?政府要政绩,股东要业绩,在融资快感消失后,背负上市公司的躯壳,陈吉伦忽然觉得自己好累。
  如果没有那个初秋夜晚的“煮酒论英雄”,也就没有后来的烟草巨头“大红鹰”,更没有赵万兴骄人的职业生涯。
  “烟草大款”主动来帮忙,甬城隍庙投怀也在情理之中。在“非烟”领域“大红鹰”仍然是一只自有翱翔的“胜利之鹰”吗?
  
  第十三回 华联商城触网络占尽时髦,渤海物流大轮回重归百货
  为上市,秦皇岛老华联和老商城都憋足了劲,奈何名额只有一个,于是“华联+商城=华联商城”,一个对等的合并完成了,诞生了一个13人的“大董事会”。
  上市成功了,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却飞了,而主营业务领域竟是“公司面临较大困难的一年”,除了重组还能想什么?
  1999年什么最时髦?当然是网络。老商场搞网络焕发新意,背后是“安徽首富”撑腰。“网络泡沫”破灭后,又搭上了物流,房地产业内也能闪现身影。到头来,业绩每况愈下,又要回归日益景气的零售业。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第十四回 福建东百大甩卖国退民进,飞尚钦舟走马灯究竟谁主
  东百集团(600693.sh)国家股出让搞竞拍,舆论界一片叫好,这是“福州的一小步,全国的一大步”。30多轮竞价,场面激烈,不想被中国证监会叫停。
  竞拍改协议转让,“竞拍状元”李非列却把第一大股东主动让位给未参加竞拍深圳钦舟,虽不当控股股东,却能出任东百集团董事长。
  4年后,财政部审批在4年后姗姗而来。剩余国家股二次退出,不想又引出当年竞拍的“公案”,神秘深圳钦舟到底是哪个集团,还是独行大鳄?谁才是东百真正的东家?
  
  
  第十五回 友谊送礼复星系控股无缘,豫园投怀郭广昌笑纳股王
  医药起家的复星集团,一脚踏入了零售业友谊股份(600827.sh、900923.sh)。进门之后,郭广昌能做的只有“等待”和“观看”:等着财政部的批复,看着王宗南把公司搞的红红火火。看也不白看,复兴两次从友谊股份收到“大礼包”。
  百联集团的组建,打碎了复星控制友谊的梦想。复星欲进无路,欲罢不甘。
  处处折射出金灿灿的光芒的“万元股王”豫园商城(600655.sh)为郭广昌送来了圆梦控股的枕头,于是复星北上山东,南下香港,自己也红火了一把……


  第十六回 渤海集团小舢板欲堆航母, 银座股份卸包袱扬帆起航
  没人知道渤海集团(600858.sh)主业是什么,因为它涉及的行业就象“渤海湾”一样宽广。
  一个曾经的资本市场传奇,在体制的夹缝中前行。商业奇迹一群小舢板一样的公司,无论再怎样捆绑包装,终究不会成为航空母舰。这样一个“怪胎”诞生在中国证券市场,除了增加一些小股民的伤心眼泪,还能带来些什么?
  好在后来有了山东商业大亨的入主,一系列的资产腾挪,“舢板”被一一甩掉,主体逐渐坚强,于是摇身一变…
  
  第十七回 济百重组管理层联合抵制,将军入主突重围路在何方
  政府强力推进,欲把经营传统零售业的济南百货(600807.sh),绑到有中科院血统的华建电子的战车上。天生的基因不匹配,从管理层到员工的一致抵制。
  作为“老板”的国资管理部门被“伙计”将了一军,“重组”这种事到底谁说了算?
  同门兄弟的将军集团挺身收拾局面,烟草“大亨”搞“商业地产”,忙活了3年,济南百货却“披星带帽”,成了“*ST济百”,退市就差一步了。“将军”怎么办?
  
  第十八回 郑百文铁三角大神话破灭,鲁三联急招魂不死鸟复活
  郑百文(600898.sh),一个原来“替政府给老百姓分配火柴、香皂的行政性公司”,一跃成为成为“商界明星”。
  董事长李福乾,看着一叠报表,做出了惊人决定:必须完成年初定下的“双八”目标。总经理飞赴绵阳,拿回两张协议。随后,一张金灿灿的年报出炉了。
  从“明星企业”到“亏损之最”,竟只有一步之遥?1998年创下的亏损记录,1999年竟再度刷新。李福乾仓皇谢幕,留在他身后的是支离破碎的,债台高筑的郑百文,破产退市呼声此起彼伏。
  郑百文变成了一个“烂壳”,却引来山东三联集团为其招魂,历时3年“不合乎逻辑”的重组,几个并购风云人物上下奔突,“不死鸟”再度复活。结果真的“多赢”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30 14:27:00
专家推荐:

资本和资本运作能力,将是21世纪企业竞争的主导力!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靳海涛

这是一本足以引起民族企业高管们强烈危机意识的书。国美电器在外资的协助下迫降永乐电器,而导致永乐高管们在股东大会上高唱国歌的悲壮场面,提示我们资本“侵略”的残酷性并不亚于武力。
——国浩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 吕红兵

这是一部经管领域的《狼图腾》。草原生态的竞争共存伦理,在资本市场遭到复制。
——中国商业出版社总编辑 鲁民

一部零售业并购战的全景展示,是非成败皆有之。并购改变了产业资源的配置格局,是生存法则在资本市场的复制。本书提示我们,要警惕资本玩家的并购,多一些行业整合,让并购的产业化、市场化成为主流。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副主任会计师 钱志昂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每一轮的大牛市,都会冒出几只领涨的题材股;而每一次的暴跌,损失惨重的也多是这些被追捧的股票。题材股的巨涨暴跌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究竟幕后的并购重组是怎样的激流暗涌?企业命运的主宰者们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书或许能为你揭示一二。
——重庆中保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熊昌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