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7-8-20 21:43:00

嗯,说的有道理,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0 23:32:00
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改革中的结构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前者导致培养人才成本增加从而使得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后者使得社会产生出错误的观点-即是大学能解决所有社会人才资源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1 09:04:00

[转帖]喜报,厦门大学扩招势头不减!!!!
来源:东南快报


  北大刚刚叫停,厦大却要持续扩招,奥秘何在

  本报讯(记者 杨少霞)明年,厦门大学将继续扩招,使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达到1∶2,这意味着厦大研究生将增招1000人左右。昨日,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表示,未来厦门大学还将继续扩招,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将争取达到1∶1的比例。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停止了研究生的扩招,而厦门大学不仅明年要继续扩招,而且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扩招的势头。

  陈副院长解释说,扩招给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的压力确实很大。而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扩招是因为厦门大学计划在2010年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按国际通行标准,研究性大学里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1∶1。要达到这个比例,要么控制本科生数量,要么增加研究生数量。但厦门大学与北京大学不同的是,需要承担厦门地方本科生人才培养任务,所以只能走扩招研究生的道路。

  同时,陈副院长说,扩招所带来的后遗症,学校的方法就是使教学质量与时俱进。现在形势下,对研究生的教育由过去的“知识存量”要求转变为“创新能力”要求。

  去年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在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进行了大半年的调研,去年年底形成了“研究生教育创新与质量工程”的讨论稿。

  目前,首批8个子项目已基本完成论证,陈副院长透露,有两个项目下个月就正式启动了。“创新教育工程”实行后,短期内研究生质量提升的标志可能是在全国大赛获奖或者优秀论文获选,但长远来看,研究生将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今后厦门大学研究生生源质量也有益。

厦大还乐此不疲呢!要建世界一流呢!谁去管学生死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1 11:03:00
好,马太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08:01:00
社会会让学生改变,但是得到的和付出的总是成正比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0:35:00

这年头,生活就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1:11:00
说白了就是中国人多,发达地区少,人口都向这几个地区挤,大学生都喜欢在大城市发展,或者说在经济发展较好的首府和沿海城市打基础。一个职位争夺的人多了,失业是绝对不能避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2:34:00

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实在应该好好重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2:51:00

大学生就业迅速变难、薪资水准迅速下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一个事实。

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大学教育不够实用”。因为即使是那些相当“实用”的专业,这些年同样存在毕业生薪资大幅度下滑的现象。更不能简单地说这是前几年大学扩招造成了的大学生相对过剩,因为按照大学生占人口比例计算,我国大学生数目还远远不够,而且也并没有超越经济发展的相对水准。

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走向“相对贫困化”。在中国,过去几年中,这个社会阶层正日益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背负着房价飞涨、医药费高昂、子女教育成本上升的沉重包袱。

白领阶层会是感到最不幸福的人群之一,其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不但会低于富裕阶层,而且很可能会低于不少的普遍劳动者,例如农民工。

白领阶层的贫困要比简单的贫富分化要严重和危险得多的一个社会问题。一般而言,中产阶层被认为是社会的稳定阀。如果这个稳定阀自身心绪动摇,社会矛盾就可能被放大。

政府是应该好好重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3:30:00
一声叹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4:43:00

且不说国家投资教育又花了多少钱,

就微观岑面来说,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研究生、海龟,爸爸妈妈花了多少血汗钱,

我们付出了多少年青春,结果怎么样呢?

毕业来临之际,大呼上当!!

什么找不到工作就说我们没有能力高分低能,那都是鸡蛋挑骨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自问各方面条件还不差,而且已经够努力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要我们怎么样才算足够优秀,优秀到可以给你们打杂?你看看那些现在在岗的人,你们的能力强到哪里去?不就是比我们早出来几年,占了天时地利的优势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8:44:00
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20:07:00
完全同意楼主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21:10:00

现在我国主要是结构性失业。试想,经济发展何等快速的中国会缺乏就业岗位,缺的只是合适的岗位。这应该说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失败。大学教育 害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21:12:00
呵呵!这狗日的世道!说得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23:17:00
马太效应……不考研完全没机会重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08:46:00

我的大学生都成了外企的打工者

大学成了他们的培训机构了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0:44:00

向下的青春.我们是适应教育改革的一代,我们想要良好的教育而不得,学校的建设要跟上,难怪人说上不了重点就不上了呢,普通本科教育就是垃圾教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2:21:00
有道理,感觉很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3:00:00
非常赞成,我要努力读书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3:34:00
那楼主的要表达什么意思?让中国当一辈子的世界工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6:50:00

也不全对

中国的问题是适合大学生的岗位不多,但绝对不少,只是好的岗位少,大家都不愿放下心态低就,又没能力高攀所以才造成这种结构性失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7:08:00

呵呵,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8:43:00

就业的紧张局势应该建立在实证研究上的,不知道国内有没有相关的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3 19:49:00
这篇经济理论功底还是不足,不过分析的比我强点儿,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4 02:31:00
That's not goo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4 13:36:00
我对这个社会没有发言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4 14:14:00
物竞天择,竞争使人进步,大家都努力成为优等生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4 15:38:00
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5 09:08:00

提高国民素质是对的,但是我国的方法有问题。

第一,高校扩招,在教育资源没有相应增多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人数,一方面导致毕业生素质相对下降,另一方面导致高等人才相对过剩。第二,教育产业化,增大了学生的求学成本,实际上就是增加他们的生活负担和就业预期,而现实的情况是就业形式日趋严峻,首次就业工资逐渐走低。第三,职业技术教育落后。导致技术工人供不应求而高等教育人才求职无门的尴尬局面。应该在教育方面应学习德国,满足市场需要提供需求增多的熟练技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