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04-10-20 17:58:00

完全理性不知道是怎么样定义的,有什么样行为含义?

李俊慧的观点,信息对称但不完全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比如,在没有知道爱老相对论之前,对你、我而言这一信息是对称但不完全的,但对你的行为选择有影响吗?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很多,只要大家都不知道的和大家都知道结果是一样的,张五常有篇《咸水草与淡水蟹》讲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0 20:21:00
你们说得好玄妙哦。我看要从什么是完全信息、完全理性谈起,否则大家一团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09:17:00

根据个人理解,综合解释一下,供大家参考。

完全信息是指当事人掌握所有可能影响自身福利的信息,并不是说需要掌握所有知识、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当事人双方关于行为的信息是对称的,但是可能对第三方是不对称的(即第三方不可证实)。所以,对第三方不对称的信息也属于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甚至可以认为,对于完全理性的人而言,不完全信息相当于不对称信息。如果还有什么相关信息不知道,那只能是由于不完全理性。完全理性的当事人不存在除了信息不对称之外的信息不完全现象。

完全理性+完全信息=零交易费用,这是新古典Arrow-Debreu世界的基本特征。既然信息是完全的,那么交易就可以无障碍地进行——不过这个假设太强了,后面再分析。完全理性+不对称信息(含第三方不对称)=正交易费用,这是契约理论的基本特征,因为理性的经济人一定会利用不对称信息实行机会主义行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所以必定会导致福利状态达不到最优(first-best)。在一次博弈的静态均衡下,对于完全理性的行为人而言,只要是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一定会导致交易费用(如前所述,如果将将交易费用界定为一种福利损失的话)。如果是重复无穷期界博弈和超级博弈,则要看行为人的策略才能判断,有时会到达最优。从这个意义上讲,张三兄说交易费用就是信息不对称(充分)带来的费用,或者是新古典假设不存在但现实中又有的东西,我想也没有什么错。

如果是不完全理性,那么显然有信息不对称。既然在完全理性下,存在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福利损失或交易费用,那么可以当然地推断不完全理性一定会导致交易费用,至少搜寻信息就需要成本,即便当事人不欺不诈(机会主义)。在长期契约中,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长期契约给机会主义行为留给了更大的空间。蓝田和Birch考虑的可能是这样一种状态:有限理性的当事人双方对于未来的或然情况不了解,在一次静态博弈中会按照已经掌握的真实信息交易,看上去似乎这没有交易费用,但是当事人不可能不去预见未来,不可能不去搜寻信息,也不可能不防范对方、监督契约的执行,这些都是交易费用。

行为人本身的成本,比如努力成本,比如物质的移动成本,不应该被视作一种交易费用,而是一种生产成本。当然,严格来讲,假设完全理性+完全信息的新古典世界没有交易费用也有点问题,因为只要存在制度,必定有交易费用。新古典假定市场和企业存在,却假设市场和企业的创设与运营没有交易费用,这在逻辑上多少有些说不通。好在我们关注的不是这个瑕疵,而是价格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又或者是关注正交易费用的影响和制度非中性。

概括地讲,在最弱的意义上,不对称信息就会导致交易费用;在最强的意义上,有限理性就会导致交易费用。

不知道这次说清楚了没有?毕竟,很多网友看不到上述积分限制的“高阶对话”,因此产生误读是难免的。当然,本版主也有误读的可能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1 9:32: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11:09:00
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4-10-20 17:58:57的发言:

完全理性不知道是怎么样定义的,有什么样行为含义?

李俊慧的观点,信息对称但不完全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比如,在没有知道爱老相对论之前,对你、我而言这一信息是对称但不完全的,但对你的行为选择有影响吗?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很多,只要大家都不知道的和大家都知道结果是一样的,张五常有篇《咸水草与淡水蟹》讲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举个我熟悉的例子,比方说某种药品有潜在的副作用,但尚未被发现。在这个问题上,医患双方同样无知。这种对称的不完全信息会导致医患双方错误的选择,从而存在效率损失。对此我想还是理解成不完全信息(尽管是对称的)导致交易成本为妥。当然,这是和该种副作用“已被确知”下的first best比,在既定的无知下,也算不得效率损失。

nie兄的总结,我认为充分正确。至于张五常的那篇文章,谈的是既定不完全信息下(信息是稀缺的)的最优,并且其中主要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13:01:00
我想这还是成本的概念问题,我以前提到过,成本概念要求时间同一(这是从张五常委托量想出来的)。在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药的副作用前,他们是会用这药的,就是说虽然从事后看药有副作用,知道副作用后他们可能会选择不用药,但在不知道前(信息不完全但对称),这个不知道的信息不会影响他们选药的行为,对选择行为没影响的,当然不是成本,不是经济学研究的现象。我们不能拿事先(不知道信息)和事后(知道信息)来判断说事先的选择是低效率的,虽然从演化的角度可以说,但在当时的约束下(不知道有副作用)下,他们的选择一定是最优的,没效率损失。成本对选择的影响都是预期的,是在选择前的预期,不能拿选择后的成本来判断事前这一选择的效率,只能从上头成本的角度看,因为过去的没法变了。不知道说清楚了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13:32:00
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4-10-21 13:01:39的发言: 我想这还是成本的概念问题,我以前提到过,成本概念要求时间同一(这是从张五常委托量想出来的)。在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药的副作用前,他们是会用这药的,就是说虽然从事后看药有副作用,知道副作用后他们可能会选择不用药,但在不知道前(信息不完全但对称),这个不知道的信息不会影响他们选药的行为,对选择行为没影响的,当然不是成本,不是经济学研究的现象。我们不能拿事先(不知道信息)和事后(知道信息)来判断说事先的选择是低效率的,虽然从演化的角度可以说,但在当时的约束下(不知道有副作用)下,他们的选择一定是最优的,没效率损失。成本对选择的影响都是预期的,是在选择前的预期,不能拿选择后的成本来判断事前这一选择的效率,只能从上头成本的角度看,因为过去的没法变了。不知道说清楚了没?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我们是在和理想状况下的first best比,这种无知造成了成本,而这个成本的来源是信息的稀缺。

如果是在一切现实成本约束下的次优状态(张无常认为这就是最优),那么当然这也是最优的。

但问题是,我们要分析交易成本,指的就是导致(较之理想状况下)效率损失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15:01:00
[Point=800]

同意nie的总结和张三李四的补充。任何决策都是事前的,交易成本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如果事前完全能够估计到,并通过相应的合同条款规定下来,那么就不会存在效率上的障碍。事实上,因为信息不完全,即使存在对称信息,仍然会对交易成本的可能存在不能准确估计,从而导致事后的纠纷。威廉姆森正是基于这种事后的交易成本约束,才考虑到事后治理机制对不完全合同的重要性。比如张三举的例子就非常典型,即使信息对称,但是对副作用双方事前因为信息不完全而不能准确估计,如果事后正的出现了副作用,那么纠纷是必然的,即使事前能够通过合同条款预先规定某些保障措施,但不可能完全保障。所以医患纠纷很多都是来自不完全信息,而不仅仅是不对称信息。

不完全信息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能够不导致交易成本问题,那就是双方能够形成共识。比如医学实验中,对参加实验者面临的可能风险预先告知,并通过恰当的合同条款规定下来,即对剩余权利做一个配置;或者采取不可抗力条款,那么共识会消除交易成本。这就是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的差别。有限理性认为这种共识的达成也是有交易成本的,而仅仅是信息不完全就可能无成本的达成共识,即自然先行动。所以,本质上是有限理性导致交易成本。

[/Poin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18:10:00
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4-10-20 17:43:45的发言: 我来说说往下减的意思:经济学基本假定是稀缺,稀缺下,人们为获得经济物品要付代价,此代价叫做成本(包括交易成本)。这个成本可以往上加,也可以往下减,也可以不变,但从人的行为选择的角度看,是往下减的,而不是另外两者,你也可以假设往上加或不变,明显,许多现象是不符合这样规律的,所以说是往下减。正如,需求定律一样,重要的是解释现象经济现象,你可以假设价升量也升,但生活中许多现象是违反这一假设的,所以为解释现象,只能取价与量反向变动的假设,记住,一切理论和假设是为了解释现象。

同意.

从上往下我是在张师的“经济解释”3里看到的。不是不同意张师的这一提法,我是问自己:要减,从何减起,上界是哪里,如果交易费用有分类,首先减什么,减调这一项会产生什么结果,减这一动作主体,客体和其关系是什么?从下往上,我算是能稍微看明白一点,信息不对称,我们加这一项交易费用,这里模型很明了,没有其他,仅是信息不对称而起的交易费用,是从o的完美而起,他可以推出寻租,代理,,,等问题,然后再谈解决之道。这里实质是先加后减。还想问一句,在张师这里,先减是否后有加了?我胡闹!

蓝田暖日看来对张师之作很有研究,不知是否能体会其大师的思想,说来让我解惑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18:17:00
行为人本身的成本,比如努力成本,比如物质的移动成本,不应该被视作一种交易费用,而是一种生产成本。

真不知交易成本该如何定义,如果两个人仅是为交换物品而发生行为的成本不是交易成本,不知还有什么是交易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18:30:00

"但问题是,我们要分析交易成本,指的就是导致(较之理想状况下)效率损失的原因。"不知道你所谓的理想状态是怎么样个状态,和新古典中的完全竞争差不多?还是另有所指。科斯在《社会成本》一文中说,我们不能和理想状态相比较,只能在现实中的各类可能情况中择优,我是同意他的说法的。没有最优的东西的,只有次优的,这好像也是波普尔的意思吧,不断试错不断改错,不断进步。努力提高信息和知识当然会导致更优的情况,但在一定时点,只能根据现有的信息来来判断,因为当时不可能有以后才有的选择方式与空间。

说说交易费用吧,交易费用是与产权有关的费用,巴泽尔定义为与产权确立、保护、转让有关的费用。而产权是一种竞争的规则,只在社会中存在,因为一人状态不会有竞争,所以不会有交易费用,这也是张五常把交易费用定义为一人世界中不存在的费用原因之一,一人世界也有信息不完成的情况,比鲁滨孙不知道天气之类,因而不是交易费用。我认为李俊慧也是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对称但不完全不会引起交易费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18:39:00
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4-10-21 18:30:51的发言:

说说交易费用吧,交易费用是与产权有关的费用,巴泽尔定义为与产权确立、保护、转让有关的费用。。

这里只能是白马是马,而不能说所有的马都是白马。照此说来,共产国家是没有交易费用的,它没有产权确立,保护,转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3 12:38:00

回复蓝田兄:

是的,我们不能和理想状况比,然后说"损失",这是对的,我完全理解和支持这个观点.但是我们分析什么是"交易成本",或者说怎样来安排"制度","契约","合同","产权"这一类名堂,同理想状态的比较是需要的.

一人世界里没有制度或者契约,但是有"安排",以你的例子来说,"鲁宾逊不知道天气"这一事实在他的最优安排里是应该被考虑的.

换而言之,我不同意一人世界里没有"交易费用"的说法.鲁宾逊自己和自己有交易,也有契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3 13:13:00

这无关紧要的,只是理解不同。你把交易理解成自己和自己交易,当然可以。但张五常说得明白,一人经济的经济学问题很简单,二个小候的时间就能解释清楚(我们恐怕要一个星期才能解释得有点清楚:),也就是说,经济解释的主要目的是解释二人以上社会现象,而这类现象又主要研究互动现象,二人以上相互有关的现象。按照UCLA的传统,他们把经济研究和经济解释的重点放在竞争、对竞争设限制(或者说竞争的规则)即产权,而与产权有关的费用(张五常叫制度费用)上,这是一个解释经济现象的重要角度。说到最后,怎么样定义无所谓,重要的是推测的解释力,推测简单又能解释许多现象,这个理论研究的角度就比较好(比如张五常最近用合约选择研究修宪问题)。

我为什么不愿意多聊概念、理论问题,是因为理论的解释能力要放到具体事件中才能看得比较清楚,概念每个人都会有,而且就概念谈概念,很难说谁的认识比较深入,具体场合才能知道概念的优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3 15:02:00
是啊,蓝天兄说得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5 20:57:00
交易费用不局限在交易中,主要是人类为了各种活动,交往所付出的成本,人类进步主要是各种活动\交往的交易费用不断降低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0 02:58:00

怎么没人回答Birch “真不知交易成本该如何定义,如果两个人仅是为交换物品而发生行为的成本不是交易成本,不知还有什么是交易成本?”的问题,他的想法和我很相近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

考虑两种选择,去海图买书和从网站上订书让人家送过来,为分析简单,假设那家网站的库房正好在海图 做出选择,要考虑书的价格和我去海图买书的费用(为分析简单,只考虑中间的交通费用) 选择去海图买书,我要支付书钱和交通费用 选择从网站订书,我要支付贵一些的书钱

如果我从海图买书,我的交通费用算生产成本还是交易成本? 如果我从网站订书,公司的交通费用算生产书本还是交易成本?

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0 03:38:00

嗯,个人觉得蓝田暖日的说法相对中肯,按照已有的一般说法,交易费用或成本主要来源于人类行为中的一些“先天缺憾”——例如非理性、不确定信息等等。但问题的实质不是我们就事论事地谈论别人如何定义这个概念,而是通过定以后的讨论能够解释世事或阐述思想。举一例:难道交易费用的存在与制度的出现就真的是一一对应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0 11:00:00

怎么这个“高阶”对话是指积分高阶吗[em09

如果说资料下载要求高积分的话,这种讨论也要高积分就有点看不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8 02:34:00
经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交易费用有孑然不同的定义,前者的定义狭窄,后者涉及合同前后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8 20:23:00
高阶的意思,希望能够就一些特定主题进行深度对话,而不是不断重复一些老问题或者初级问题。类似于一个专题研讨。此后本贴锁定,其他两次高阶对话也锁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