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视频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要以专项提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确定把中央企业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作为本次管理提升的重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等十三个方面 。
几天之后的3月2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发出《关于切实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通报:近期,中央企业连续发生3起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这些事故反映出部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安全责任不落实;二是安全交底不规范;三是现场管理不严格;四是安全教育不扎实;五是源头控制不到位 。
我认为,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背后存在的状况必需关注。
第一、安全管理、科技人员严重不足、科技支撑保障不力。
在国家安监总局先后3次反复申请下,国务院有关部门总算于2011年3月才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列为国家教育一级学科,我国现有安全管理人员半路出家也当怪不怪。加之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起步晚,安全生产评价、检测检验、咨询、培训、认证等中介组织不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科技整体水平不高且力量分散、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发达国家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表现在安全管理的社会组织经济活动规模占GDP的5%一10%,就业人员占服务业人口的10%。而我国安全管理社会组织经济活动规模仅占GDP的0.3%,就业人员只占服务业人口的1.2%。
从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系统分析,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乏力,在有的地区、有的企业、有的方面几乎处于空白。到2015年我国东部省级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和业务保障机构工作条件建设方能100%达到标准配置,中西部100%达到基本配置。而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成熟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美国政府2002年拔给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事故伤害预防与控制中心两家机构的经费就达4.1亿美元。英国有40多家从事安全生产科研的院所和大专院校。
第二、认识安全工作特点,保障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权益。
从“认知学”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最大的难点是安全生产的不易验证性。不易验证性是由安全生产风险简明感知性差、风险不是简易可比、安全生产问题具有多因性和客观评价验证安全生产工作结果难所决定。
除不易验证性,安全生产问题还有如随机性、隐蔽性(潜伏性)等其他一些难点。事故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因此其规律性不像大概率事件一样容易被认识到。由此可见,安全生产问题和所熟知的其他科学问题有很大的区别,或许还是一个远远未能很好认识的特殊领域。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风险的规律,应是安全科学重点研究的课题。
第三、切实改变口号响而实际基层安全管理无地位的现状。
1、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中,“重生产经营,轻安全生产”的陋习潜规很难根本改变。“企业没有效益,那来的安全生产投入”、“讲起来重视、做起来忽视、忙起来不视”是现实文化,普遍存在基层安管人员待遇偏低现象。
一位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研究的专家在一个高层次培训时说了心里话:没有生产那有安全生产?企业没有效益,那来的安全生产投入?此语一出,场内一片感慨:“真是真人真语”。没有鸡,那有蛋?但是发达国家现代预防型保险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将商业保险、社会保险运用风险控制技术直接服务企业的事故风险控制与预防,同时从保费中提取15%左右事故预防费用,由政府统筹用于预防性安全投入啦!
安全生产工作的性质和难度与潜规陋习的矛盾,必然影响着基层安管人员的工作激情、主动性、稳定性和创造性。
2、基层安管人员除待遇偏低和工作任务繁重外,责任追究严厉也是一个原因。一旦发生了生产安全事故,不仅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所有的评先树优资格,甚至是被追究经济、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现在,流行一种怪现象:安管人员去检查了,没有发现问题,但企业发生了事故,要追究你的失职;安管人员检查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因没有按时整改,发生安全事故,也要追究安管人员的责任,指责安管人员没有跟踪督促落实整改。
基层安管人员不是全才,也不是通才,他们检查过的企业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安全事故。安管人员被逼上了两难的境地:检查查出了100条问题但没有查出所有问题,就是渎职;不去检查,就是失职。一个渎职、一个失职,那个都难承受起!
3、有的企业安管理人员不仅身受待遇偏低、工作任务繁重和责任追究严厉的压力外,还难以名符其实。个别企业对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的专业安管人员专业归类既不认可为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又不认可为经济专业人员,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竟然冒出“给个面子报个政工系列试试吧”谬论。奇怪现象发生在个别企业,暴露的是我国社会、企业单位、民众对安全科学理念的淡漠和失知。
还有人将安全生产管理等同于耳熟能详的劳动保护,而又将劳动保护理解为企事业单位发发劳动保护用品,清凉饮料等福利性的工作职能。实际一名合格的安管人员,具备安全工程专业的背景是必须的。尽管这个专业在我国的教育方案还不是那么成熟,学校招生、学生就业、社会人才需求等诸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协调因素,将安全工程专业对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安全学科,实际上它是一个管理学、理学与工程学、心理学及医学的交叉学科。具备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背景确实也是应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易验证性、随机性、隐蔽性的基础。
4、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经济基础和细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必须有效提升并保障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权益,措施如下:
(1)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严格安全生产岗位执业资格是基础。。
(2)解决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面临的现实问题。
(3)创新和强化企业产业转型发展时期的安全生产管理。
(4)切实提升行业管理的针对性。
只有充分认识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对于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关注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权益,才能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