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50 20
2007-08-22

张维迎高见:健全市场制度下利润反映社会责任
【下文张维迎的观点很有意思。他反感口号式的"社会责任",对"为人民服务"不以为然。因为他探知了社会责任的真正完成了的构建形态,这个形态就是"利润"。他认为,只要存在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机制,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利润"这个形态来构建一个社会责任机制。尽管"利润"常常被看成是个人自私的集中表现,但是,在张维迎看来,极端的自私也可以在一定的制度下导向完全真正有效的社会责任。在张维迎看来,除了个人利润所萌发的社会责任以外,其它社会责任形态都是"华而不实之辞"而归于无效。他的观点确实很有现实感。比如在自由市场的买卖关系中,关系稳定的长期客户与厂商之间,互相态度相当好,他们之间也很少有互相欺诈的事情产生,并且关系越长期、稳定,出现这种丧失责任性的事情就越少。因为厂商需要通过服务客户来获得赖以生存利润,而客户也想通过与厂商建立长期的互信关系来获得价格较低而品质保证的经销商品。这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虽然主观上显得自私,但客观上却构建了更加有效的社会责任。按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这种构建在经济互利上面的社会责任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相反,那些脱离经济基础的口号式的衙门作风的虚假社会责任,则是没有现实基础的唯心主义的东西。
顺便说一下,所谓健全的市场经济机制是指具有充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那种具有垄断性质的市场,包括政府行为,就不算是健全市场经济机制下的市场机制。充分的竞争让交易各方都具有充分自由的互相选择权,从而使利润起到维护社会责任的作用。――黄焕金】

正确解读利润与企业社会责任(摘录)
经济观察报
  张维迎/文

利润的社会意义

  进一步,我们看更宏观的图景:利润如何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取决于什么?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个企业应该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我们怎么知道?利润是一个信号!一个行业,如果不论谁在里面干,利润普遍比别的行业高,意味着这个行业资源少,竞争不够。企业追求利润,自然会进入这个行业,使社会资源合理流动。社会应该培养什么人才?如果技工的工资涨得很快,普通大学生的工资不涨,意味着社会缺乏技工人才,更多的人应该去学技工。利润就是起这个引导作用。

  如果不用利润衡量,工厂烧锅炉应该用石油、用煤、还是用酒精,你不知道。只有利润能告诉你,哪一种方案是正确的,哪一种方案是浪费的。如果本来应该烧煤,但你用油,结果成本很高,你的利润就会减少,或者亏损,时间一长,工厂倒闭了,浪费资源的行为就自然终止了。现在全球石油供应紧张。中国有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为什么?资源越稀缺,价格越高,你就得想办法开发替代能源。如果石油的价格再高,其他替代性的能源就会越来越多。创造新的能源也是靠利润机制。

  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但创新能否创造社会价值,也要用利润来衡量。对科学家来说,创新最重要的是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盖奥运场馆,设计师不关心成本,他只希望他的作品能在历史上留下来,成为他的丰功伟绩。但这样对社会有没有好处?不一定。只有用利润去衡量才知道。没有商业价值的创新,注定是昙花一现,或者只能成为一件展览品。

  总之,一个国家的资源利用、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靠市场经济和利润机制引导。在世界上,哪些国家资源浪费最严重,技术进步最慢,环境污染最严重?不是强调"社会责任"少的国家,而是产权制度不清晰、价格信号被扭曲的国家。没有这样一个制度,我们空谈这个责任、那个责任,都是没有用的。

  反过来看,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适合谁?第一,最适合政府。为什么?前面说了,企业不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就没收入,但政府不创造价值也可以有收入。所以政府部门要特别强调社会责任。政府没有利润指标,我们只能用这个办法,不断鼓励它为人民服务,好好的干活。第二,非营利性组织。像大学、研究所什么的,社会没有办法直接衡量它的贡献。一个教授、研究员,做得好不好,不像一个企业老总,通过利润马上就能看出来,所以需要强调社会责任。第三类,垄断性组织。为什么呢?垄断性组织的利润,不表明对社会的贡献。它赚钱很多,但不是由于它有创新,不是由于承担风险,而是因为垄断了资源。像石油、通信这些垄断性的行业,要特别讲究社会责任。

  说到底,一个人或企业对社会是不是有贡献,最重要的不是看口头上的责任,而是看这种责任的可考核性。对应的英文有两个词,一个叫Respon-sibility,一个叫Accountability,理解这两个词很重要。如果"责任"不具有可考核性,就像前面讲的,有的人声称对所有人负责,其实他可以对谁都不负责,我们没有办法判断他是不是做了分内的事,甚至不知道一个企业是在做好事还是坏事。计划经济下,每一个商场门口都会有一个牌子 "为人民服务"。每次宣传都会强调为人民服务,但结果又怎么样?非常糟糕。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对人的责任强调得不够,而是我们的游戏规则,也就是制度,对人的行为没有正面激励。
怎么办--制度缺陷下的抉择

  现在已经知道,在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下,企业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基本一致的。换句话说,赚钱是否意味着你对社会作贡献,是衡量一个制度是否完善的标准。在一个接近完美的制度下,赚钱几乎等同于对社会作贡献;而在一个很糟糕的制度下,赚钱就必须损害社会利益。当然,现实中,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很少见。制度总是介于完美和最糟糕之间。这时候,我们干一件事,比如企业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有四种可能:第一,对社会有价值,同时也能赚钱;第二,能赚钱,但对社会没价值;第三,对社会有价值,但不能赚钱;第四,对社会没价值,也不能赚钱。

  面对这种情况,从全社会来说,首先要努力完善制度,使得社会尽量向第一种状况靠拢,而尽量避免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不一致。但可以想象,无论怎么努力,要创造完美无缺的制度是不可能的。因此,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总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件事,对社会有价值,但不能赚钱,这样的事做不做;或者,一件事能赚钱,但对社会没价值,这样的事做不做?

  中国的古话很有意思,对上面的情况,我借用几个比喻:第一类,做事对社会有价值又能赚钱,是什么人?是君子。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你对社会的价值。第二类是什么人?做事对社会没价值,但自己能赚钱,这是小人。所谓做君子不做小人,应该干这样的事,不应该干那样的事。第三类是什么人?是圣人。他做事对社会有价值,但自己吃亏,过得不好,这样的人很伟大,我们很尊敬,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第四类人是什么?那是傻子。只有傻子,才干损人不利己的事。这样的人大家不用担心,不会很多。不信你去试,很快被社会淘汰。

  对照这几种人,应该呼吁,当你知道一件事没什么利润,但对社会有贡献,你应该去做。好比一个地方发生瘟疫,这个地方很穷,作为药品厂商,你应该送一些免费的药。反过来,一件事可以让你得到蝇头小利,但这件事有损社会利益,你就不应该做。比如有的药过期了,吃了有副作用,但是消费者不知道,你卖了还可以赚钱,但你不能去做。这时候,社会责任的概念是有意义的。包括污染问题,因为现在法制不健全,有些行业规范没有建立起来。你明知道某种产品的污染很严重,造成的社会损失很大,但你为了追求利润去做了,就没有尽到社会责任。

  一个社会可以提倡圣人的精神,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圣人身上。更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制度设计,奖励君子,惩治小人,把更多的小人变成君子,把更多的事变成君子可为之事。换句话说,不要空谈社会责任,要着眼于改良我们的制度,让大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责任只能由可考核性保证,所以最重要的是把产权制度搞好,把价格制度搞对,把激励机制搞活。这样社会才是健康的,每个人才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当我们发现企业行为与社会价值发生错位之后,要分析问题在什么地方,是不是产权制度有问题,使得那些企业领导人只追求短期利益,不考虑长期对这个企业的影响?我们的价格制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定价太低,使资源配置发生了扭曲?

  比如,现在担心矿难死人太多,如果煤矿开采权由3年提到30年,比天天教育煤老板爱护矿工要重要得多。如果只管教育,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他今天开煤矿,明天能不能开不知道,那他干吗要买安全设备?如果买一套安全设备要花一千万,二百万没赚回来,就不让干了,他怎么办?如果给他30年产权,甚至是永久性产权,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用你检查,他自己比你还小心。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基本原理: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竞争性市场上,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比他直接追求社会的好处,效果还要大。

  最后总结一下,社会责任是有意义的,因为制度不可能是完美的;但它的意义也是有限的,因为缺乏好制度,责任是难以考核与落实的。对企业家来说,他们的真正责任,是在诚信守信的基础上,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赚取利润,同时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给国家上缴更多的税收。别搞华而不实的东西,今天剪彩,明天作报告,一总结一大堆,但企业搞得一塌糊涂,那是对全社会的不负责任。

  (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本文由作者根据其2007年4月14日在"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结果发布暨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的演讲整理而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22 18:04:00

想想下面的人回帖是说什么,估计又没有少人骂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8:22: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7-8-22 18:04:00的发言:

想想下面的人回帖是说什么,估计又没有少人骂张了.

老弟,你猜到了结尾,没有猜到开头。骂张的人,很多,首要的一个,是叫张维迎。

老张维迎,他大肆鼓吹赎买,腐败就是次优,等等,这叫什么?这是叫“健全市场制度”吗?是叫“反映社会责任”吗?不是,他这诲淫诲盗、祸国殃民。

正如新张维迎在后来所说,健全市场制度下,利润反映社会责任。换言之,违反规则,破坏规则下,那利润再大,也不反映社会责任。

张维迎他是左右互搏,自打嘴吧。

另外再说一下,张维迎说的健全市场制度下利润反映社会责任,并不合理。例如说吧,美国的学者、政客,会认为那个企业的合法利润多,就是履行了社会责任了吗?利润多,就是承担的社会责任大?人家没有这么幼稚,没有这么见钱眼开吧。

当然了,美国人说的话,那并不是标准啊。但是,假若美国人并不认同“健全市场制度利润反映社会责任”,那么,我们就应当去思考一下,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8:31: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7-8-22 17:59:00的发言:

张维迎高见:健全市场制度下利润反映社会责任

正确解读利润与企业社会责任(摘录)
经济观察报
  张维迎/文

利润的社会意义

    比如,现在担心矿难死人太多,如果煤矿开采权由3年提到30年,比天天教育煤老板爱护矿工要重要得多。如果只管教育,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他今天开煤矿,明天能不能开不知道,那他干吗要买安全设备?如果买一套安全设备要花一千万,二百万没赚回来,就不让干了,他怎么办?如果给他30年产权,甚至是永久性产权,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用你检查,他自己比你还小心。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基本原理: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竞争性市场上,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比他直接追求社会的好处,效果还要大。

    (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本文由作者根据其2007年4月14日在"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结果发布暨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的演讲整理而成)



大家见过这么无耻、无知的人吗?

张维迎,他就敢说出那超越现代人类文明底线的话,同时,还责怪公众缺乏理性呢。

另外,咱们就谈所谓的“纯学术”吧,那你张维迎也是个半拉脑袋啊。张维迎说了,如果给煤窑老板30年产权,则老板就拼命抓安全生产了。问题是,张维迎忘记了,那老板的工人,就没产权了吗?假若给煤窑的工人,60年的劳动力的产权,那么,那比把煤窑的产权给老板30年,更厉害啊。所以说,假若张维迎不是半拉脑袋的话,那么,他就应当这么来说所谓学术的话了:劳资谈判,保护人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8:35:00

照张维迎那高见,奴隶社会,最安全生产。

张维迎还到过英国,美国呢,但是,一点现代文明意识都没有啊,他的大脑,还停留在18世纪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2 18:41: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7-8-22 17:59:00的发言:

成为一件展览品。

  总之,一个国家的资源利用、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靠市场经济和利润机制引导。在世界上,哪些国家资源浪费最严重,技术进步最慢,环境污染最严重?不是强调"社会责任"少的国家,而是产权制度不清晰、价格信号被扭曲的国家。没有这样一个制度,我们空谈这个责任、那个责任,都是没有用的。

 

张维迎讲话,根本不睁开眼睛。日本美国等国家,当然有发达的市场经济了,但是,他们的科技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等机构的“人为干涉”,都不是依赖利润机制的。日本有强大的计划机制,美国有强大的军备和情报事业,等等。

再一个,技术进步慢,环境污染厉害,矿难,等等,确实是靠社会责任的,也就是靠强大的负责的国家,换言之,是靠对规则的奉行,但是,并不是靠所谓的产权清晰、市场机制。张维迎在这一点上,纯粹是胡说八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