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07年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同类排放物总的75%,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占全国同类排放物总的85%,一氧化氮排放量占全国同类物总的60%,总悬浮排放量占总的70%。
煤炭燃烧过程中会直接释放无法去除的超细颗粒,从而带来直接的PM2.5升高。于此同时,煤炭燃烧过程中还会排放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他们与大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会进一步形成硫酸盐,硝酸盐等颗粒物,造成大气的二次污染,成为PM2.5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由于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达到近70%的水平,因此成为了目前全球PM2.5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对于煤炭消费需求大,也成为了中国PM2.5污染的重灾区。
图1:单位面积煤炭消费量、污染物排放量对比

根据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能源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一书统计,东部地区的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远远大于西北,是排在第二的中部地区的2倍以上,同时环境负担也因此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据统计,东部地区二氧化硫、氮物烟尘污染单位面积排放是全国平均水3.3倍、4.4倍和2.7倍。由此可见,煤炭消耗与空气污染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自2012年10月以来反复出现的大面积,严重的雾霾天气,已经引起的全社会以及ZF的高度重视。日益发展的PM10,PM2.5的检测与数据公布,更是把空气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的伤害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相信,对于新一届倡导转型,倡导绿色GDP,倡导美丽中国的ZF而言,控制煤炭消费,减轻大气污染势在必行。
天拓咨询判断,在未来几个月里,特别是3月的两会期间,如何推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将成为ZF的一项主要议题,并可能逐步推出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而依据最新的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目前环保部已经开始着手制订《三区九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我们相信,其中对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以及煤炭消费的控制必然有所涉及。
1、新能源补贴可能加大
从长远发展角度看,我们相信,ZF一定会加大对于新能源的投资力度与补贴力度。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的燃煤机组的装机量(其实近几年,新增的燃煤机组已经开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加快风电,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从而使得新能源对于动力煤的替代加速。
2、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可能会很快执行
如果说发展新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是治本,是为了中国空气净化的长治久安,那么对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则可能是短期快速控制空气污染的治标的必要手段。近期,根据媒体报道,部分省市如北京,江苏等已经开始对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开始了讨论。借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与广州亚运会期间大气污染的防治经验,我们预计ZF可能出台控制煤炭消费的区域联合控制的政策,从而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分析煤炭消耗对大气污染影响及煤炭行业市场预测: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