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991 2
2007-08-23

我们都知道最近几年,推别是上海、深圳、广州等沿海发达城市近年来都在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一方面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民工荒,另一方面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但是,政府的这个最低限价似乎更加维护企业的利益,最低工资标准的调高,使农民工的名义工资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本人设想,如果没有这个最低工资标准,让市场供求规律发生作用,由于农民工的短缺,企业为了招到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能力的劳动数量。劳动的需求曲线必然右移,这样市场出清水平下的均衡价格必然要提高。否则,在CPI指数居高不下,和通胀率上升下,农民工的实际工资实际上是下降的。在“劳动——闲暇”选择中,闲暇的机会成本降低,自然失业率上升。

我们以一种产品为例,短期的资本存量看作不便的。如果短期来说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劳动力。不论是从古典的角度还是凯恩斯的角度来分析短期总产量都要下降。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利于其利润最大化的。

因此,短期来说,不论是微观企业个体,还是宏观整个企业,为了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似乎都不愿意产量水平的下降。

回到我们的题目上来, 给予上面的简单分析,如果市场是接近于完全竞争的(沿海一带的低端加工企业接近于这一市场,像电子产品OEM生产),那么,如果政府不制定最低工资,而是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向公众传递可靠的信息,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农民工的不利。同时制止行业的串谋。 本人认为,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一定会高于现在的水平。

现行条件下的最低工资标准一定是低于劳动市场的均衡价格,这样最低工资标准倒好像成了最高限价,实际上,现在沿海一带的企业,大家都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工资,很少有一个企业愿意以高于最低工资的标准来付工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23 21:50:00
以下是引用forrest_xiao在2007-8-23 20:30:00的发言:……现行条件下的最低工资标准一定是低于劳动市场的均衡价格,这样最低工资标准倒好像成了最高限价,实际上,现在沿海一带的企业,大家都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工资,很少有一个企业愿意以高于最低工资的标准来付工资。

如果厂商总能以这种“最低工资标准”足额招到自己想要的劳工,就不能判断“最低工资标准一定是低于劳动市场的均衡价格”,因为,如果低于,厂商不会招满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4 10:09:00
呵呵,版主正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