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观点:什么才是食物所应有味道?别说孩子会有误区,恐怕我们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真正搞清楚吧。今天,你吃到了一种很好吃的食物,那么,有没有想过到底是哪里好吃呢?这种好吃的味道来自于哪里?那这种食物本身的味道又该是什么样的呢?如今,添加剂的泛滥,损害的何止是孩子的舌头,还有整个人类的文明!
蛋白水解物损害了孩子们的舌头
比起安全性,更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由蛋白水解物引起的味觉破坏。蛋白水解物有着非常浓郁的味道,而孩子们把这种味道当成了“好吃”的味道。
我在添加剂公司工作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在开发鸡骨头汤期间,有一次我周末加班。属下过来帮忙,因为是周日,他把自己4岁左右的孩子也带来了。
骨头汤当然要用到盐、化学调味料、蛋白水解物。以这“三件套”为基础,然后再加入各种各样的提取物,我边尝边加,“嗯,这个还要再来点”。
调味的过程中,盛着实验用粉末的容器被打翻了,粉末撒在桌子上。那个4岁的小孩子跑了过来。
看到我在尝味道,他可能觉得这个可以吃。于是,他用手指蘸着撒在桌子上的蛋白水解物舔了舔说:“叔叔,这个真好吃,再多撒点。”那就是他经常吃的零食的味道。
蛋白水解物是天然汤汁吗
再重复一遍,盐、化学调味料、蛋白水解物这“三件套”被用在了所有的加工食品里。
明太鱼子、鱼糕、火腿、香肠、咸菜自不必说,方便面、软罐头食品、冷冻食品、咖喱炒面、瓶装食品、罐装食品、冷冻汉堡、肉丸、各种即食汤汁、粉状食品、茶泡饭的调味料、xx汁、xx料……当然,也有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如脆酥饼干、粗点心等。
很难找到不用这三件套的加工食品。就连那些尽量不使用添加剂的良心尚存的制造商,也由于蛋白水解物会提高销售额,而不愿意舍弃它。
制造商说:“蛋白水解物是天然的调味料。”前面提到的大肆宣传用天然汤汁制成的汤料,其“天然”的真面目正是在蛋白水解物的基础上制成的松鱼汤汁。
但是,蛋白水解物真的是天然的吗?在家里用松鱼和海带做汤汁的时候,会产生蛋白水解物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蛋白水解物不是天然的味道———这是我的一贯主张。
不要让孩子们记住蛋白水解物的味道
蛋白水解物的味道和化学调味料的味道一样,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
但是,一旦味觉被它们麻痹,孩子记住了这种味道,就不会觉得真材料和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好吃。只觉得加了很多化学调味料、蛋白水解物的加工食品好吃。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吗?
我妈妈讨厌方便面,她说,“吃了之后,嘴里有一种奇怪的味道,不舒服。舌头也感觉怪怪的,吃不下去。”
她那个年代还没有化学调味料和蛋白水解物,舌头没有被这些东西麻痹,所以能觉出味道的怪异。
妈妈们经常对孩子说:“方便面不能吃。”“零食不能吃。”
但是说归说,汤料、火锅调料等都早已含有了相同的味道基础。罐装食品、副食品也都一样,全是以这“三件套”为基础制成的。
记住了“三件套”的味道的孩子们,只愿意吃方便面和零食,批评也听不进去。可能妈妈们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言行是完全不一致的。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这一矛盾。
我更想说明的是,这样制作出来的食物不仅损害了孩子们的味觉,还会让他们以为食物很容易就能做出来,就根本不会珍惜食物。这在下一章会讲到。
味觉被破坏是恐怖的,毒性问题是恐怖的。同时,我们的饮食文化也遭受着破坏。这才是最恐怖的。
魔法色水
换个话题。有段时间我接到很多幼儿园的演讲邀请,因为我之前在某个幼儿园的演讲意外地受到了好评。
一直以来,我演讲的对象都是关心添加剂问题的成人,说的内容也都差不多,但是以孩子、幼儿为对象,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一开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决定做这样的现场表演。
“好,接下来老师要做“无果汁”的柠檬汁。”我拿起装着水的大口杯。“首先把这种着色剂溶于水中。看,变成了很漂亮的柠檬色了吧。”
说着,我又把黄4号溶于水里,制作色水。“接下来再加点酸味。否则,这只是黄色的水而已。”于是又在其中加入酸味剂———维生素C 0.2克,另外还有柠檬酸。“加入10个柠檬所含的维生素C。这对身体很有好处啊。”
“大家都喜欢甜的吧。”说着,我又在大口杯中注入一成多的果葡糖浆。
“还有,必须加进柠檬的香味。”也不能把柠檬香料给忘了。
最后加入纤维素粉末。纤维素是由“锯屑”做成的添加剂。通过混浊的颜色,营造出真果汁的那种感觉。“这种粉末是由锯屑做成的哦。”听到我这样的解释,孩子们都惊讶万分。
“接下来我们做甜瓜汁。”
甜瓜是绿色的,是由两种颜色混合制成的。先在水里加入蓝1号着色剂,把水染成纯蓝色。然后加入黄4号着色剂,水就变成了纯绿色。周围响起一片“哇”的喊声。
“这两种颜色呢,全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啊!”
“接下来,我们再来做橘子汁。这种颜色,是把虫子碾碎后提取出来的。”
“虫子?!讨厌。”
水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橙色。我一遍遍地加入粉末,把做好的饮料倒进杯子,问大家“要喝吗”,孩子们都面面相觑。
“谁都不想喝吗?但是啊,老师刚才做的饮料呢,和大家平常喝的是一样的。”
说着,我拿出某大型制造厂生产的饮料和氨基酸饮料给大家看,孩子们又发出“哇”的喊声。
我问:“有谁喝过这些饮料?”
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说“喝过”。后面的妈妈们都羞愧地把脸转了过去。
孩子们非常喜欢果葡糖浆
“接下来,妈妈们请注意看!”这次我要向妈妈们呼吁了。
“这个色水是加了甜味的。以前,这种饮料里是加砂糖的,但砂糖的甜味太重了,孩子们不喜欢。所以现在,换成了果葡糖浆。这种甜味很清爽,孩子们都喜欢。但是,请看,加了这么多的分量。”
说着我便在刚才做的那杯绿水当中,加了一成多的果葡糖浆,周围发出一片惊讶声:“啊,怎么会是这样?”
我让其中的一个妈妈尝了尝,她说,“很甜,根本不能喝。”
但是,往这种糖汁液体中加入三种酸味剂以及柠檬香料之后再让这位妈妈尝,她大吃一惊:“啊,这样就能喝了。味道不错。”
加了那么多糖分的糖溶液根本喝不下去,而混合了酸味剂、香料之后,就变得好喝了。
果葡糖浆是用便宜的淀粉做成的,从30多年前开始,它的需求量就急剧增加。
就像刚才介绍的,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清爽的甜味,所以适用于给饮料、咖啡饮料以及各种汤汁增加甜味。而制作巧克力等需要很重甜味的食品时,用砂糖比较好。
另外,果葡糖浆是液体,这也是它的一大优点。如果是砂糖的话,在制造过程中必须经历一次溶化过程,但使用液体,就可以省去这一步骤,作业起来比较方便。
还有,其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所以和饮料的性质相同。饮料制造商全都在使用果葡糖浆。
让人恐惧的果葡糖浆
但是,果葡糖浆也存在着让人恐惧的地方。那就是热量过量摄取的问题。
果葡糖浆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是人体最基本的能量源,身体弱的时候最需要,我们生病时打的点滴里就有葡萄糖等营养成分。
但是,点滴里的葡萄糖浓度不足0.5%。而刚才介绍的粉末制成的饮料,500毫升里含有的果葡糖浆就超过60毫升。也就是说,大家平常喝的500毫升的饮料里,10%以上都是糖汁(糖分)。若转换成固体粉末,含有的葡萄糖超过25克,果糖超过20克,盛在盘子里会满满的。
如果把满满一盘子的固体粉末给妈妈们看的话,她们一定会大吃一惊。
“光一瓶饮料,就含有这么多的糖分?!”
而且,喝了富含果葡糖浆的饮料之后,大脑得不到饱的信息,仍然和没喝饮料之前一样想吃东西。
一瓶(500毫升)饮料里,含有相当于50克砂糖所含的热量,也就是200千卡(半袋薯片所含的量)。可是,人喝了之后却觉得跟没喝一样!显然就会引发热量的过量摄取。
光吃这些大量含有果葡糖浆的饮料和零食,就已经摄取了一天所需热量的一大半———现在,这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
多伦多大学进行的实验证明,高果糖膳食可能引起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可能促进糖尿病的发生。最近,美国的一项追踪研究报告表明,如果每个孩子平均每天喝一罐碳酸饮料,体重超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60%。
近年来,肥胖以及患有糖尿病的中小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作为甜味剂使用的糖精被怀疑具有致癌性,据说阿斯巴甜也有引起苯丙酮尿症等问题。从毒性的角度来说,此类添加剂也许毒性更强一些,但果葡糖浆在缓慢而切实地侵蚀着孩子们的身体。
除了氨基酸饮料、罐装咖啡等之外,还有柠檬汽水、冰激凌、糖果……孩子们喜欢的食品里面,可以说基本上都大量使用了果葡糖浆。
“甜的东西吃多了,会长蛀牙,不能多吃。”现在问题已经不是这么简单了。
多花点工夫来做饭
演讲到最后,我呼吁妈妈们:
“买零食和速食食品的时候,请仔细看好产品背面的配料表再买。还有,从现在开始,请至少记住蛋白水解物和果葡糖浆这两种添加剂。”
之所以提及这两种,是因为在加工食品中添加的成分里,我最不想让孩子们吃到它们。
味觉的破坏、糖分的过度摄取,这些都是应该担心的问题,但是如果孩子们因为食用这些东西,就认为食物是很轻松地做出来的话,就更恐怖了。
支撑我们身体的食物,不是这么简单、快捷地得来的。
吃一顿饭很快,但我们必须告诉孩子,做饭要花多少工夫。希望大家明白,花工夫做出来的饭菜,不仅塑造了孩子们的身体,还塑造了他们的心灵。
“接下来,大家能向老师保证吗?每天要好好地吃饭吃菜,还要帮妈妈做饭。能够保证的人,请举手。”
演讲到最后,孩子们几乎都举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