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2013-11-14 12:10:49
学习学习,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5 18:36:01
《代价补偿价值论》http://ishare.iask.sina.com.cn/d ... php?fileid=35327303


一个理论的幽灵---价值,在缠绕着人们的头脑几百几千年后,今天再缠绕着人们的头脑。这不,新的理论形势促使知名的经济学者晏智杰先生 先放下手中打算要做的工作,“转而集中撰写《劳动价值学说新探》” (以下简称《新探》)。政治经济学中,价值确实是一个相当费解又难以挥去的难题。费解的是,价值实际上具有多重互相背离的含义,使人非常容易将这些含义互相含混,但是,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却又难以将其忽略不管,因为价值理念关联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之深远层次的问题。当然,每个人凭自己的直觉,都知道价值表征着一种有用性、效用,一种使用价值,因此当我们说“创造价值”时我们自然会想到效用财富的更大创造。但在此同时却没有几个人因此而顺理成章地从理论上考虑过:这种“创造价值”会花费人们多大的代价,即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效用财富的?是难得呢还是容易得到?这表现了价值“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的属性。
长久以来,作者都怀抱这样一个“幻想”:希望人类通常所用物品能够免费,不再耗费人的辛劳代价就能得到,从而增进人类的生活福利;这是本书的最高宗旨。这个观念一直贯穿于这里的价值理念中。所以,我们可以确切地指出:价值理念的本体意义是指“效用财富”,指物品的有用性;但在此同时,获得这些物品财富所花费的“代价”自然也要包含在价值的应有之义中。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我们想要某个物品(财富),比如金银财宝之类,我们同时还要问:我们需要花费多少代价才能得到这个物品?如果不说这一点,那我们要得到任何物品的想法都是空洞不切实际的。 因此,特别提请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要充分注意这个思路。这是本书的基础思路,也是表征它与众不同的根本点。一般来说,人们都是用“财富的数量”来衡量财富的多少,这里则是用“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来衡量财富的多少,因为,如果获得财富的困难程度增大,就说明财富是缺乏的,相反,如果获得财富的困难程度减小,则说明财富渐渐充足起来。这个观察财富的思维方式虽然富于哲学思辨,但它比单纯的“财富数量论”更能反映财富的供求情况,反映它对人的满足程度。因此,反映劳动价值论的“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与反映财富对人的满足程度的“效用价值论”,是相辅相成的,并非象几乎所有价值论者都认为的那样,成为“有你无我”的敌手。这一点,这种综合性,充分反映了本书独特的思维方式。
本书---《代价补偿价值论》,是作者于二零零二年春节期间读到中国经济学者晏智杰先生新著《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后有感所作,因此借对此书的评论而舒发的思想构成本书的主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1 17:11:56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08:44:38
kank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27 12:25:24
看不到了 能不能再分享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