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3604 5
2013-03-18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因为配对理论而获得的。       从诺贝尔网站上看到配对理论的简介,里面有2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学校招到自己想要的学生,而学生进入自己想进去的学校学习,第二个故事是,一个肾衰竭的人,他的亲戚想给他一个肾,但是他的亲戚的肾和他斗不搭配;有很多类似的肾衰竭的人,所以可能通过配对 而实现各自的需求(具体的情况,去网站查看吧)。
       那么我就用“配对理论”来分析人大的博士招生,为了便于分析,直接用例子来分析。
      以财政金融学院为例,假如博士导师有20个,每个导师招1个博士生。
      这里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信息不对称,举例:有10个人报考博导A,20个人报考博导B,3个学生报考博导C,0个学生报考博导D......以此类推。从而出现报考某个导师的学生很多,而报考某个导师的学生根本没有。这个是很有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是,假设20个导师报考的人数相等,但是成绩却差异很大。比如每个导师都有5个考生报考,20个导师就是一共100个学生,考试成绩出来,成绩前20名的学生 有3个博导X,5个博导Y,4个博导Z,4个博导M,2个博导N,2个博导B,从而其余的14个导师的报考者成绩都在前20名之外了。
     以上两个问题的之所以出现是  :从报名到考试,从考试到成绩的过程中,不存在“黑暗”的情况,同时考生的试卷评分都是客观的。
       招生政策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不能够画图分析起来真麻烦。
     下面我就给出我的结论,考生报考博士,不用花“大精力”联系导师,而是努力复习,考个高分。因为只有考高分,进去前名次,自然有导师要。
       或者第二种路径,想办法知道,报考导师Q的学生,而贿赂这些学生,导致这些学生故意考不好,从而只有“你一个人”考上这个导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18 21:18:24
不能画图,分析起来很繁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11:44:45
全国统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4 17:58:41
你真有才,你能把图形 传给我么?我对你的分析很感兴趣 呵呵 2509773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8 09:48:55
有点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4 16:14:08
说的很好啊,虽说经济学分理论和应用两个方向,但是从本质上讲,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问,斑竹对配对理论颇有研究,可以将该理论用于分析人大现有的招生政策,并且基本能够让人信服其论证的正确性,感觉若是人大经济学院的领导们能够看见这段论述,或许能有一些触发吧,若是能做一些事情改进现有的招生政策和流程,相信对于维护人大招生公正透明的清誉和保障考生权益或许是值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