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3/21/c_124484691_3.htm
“网络版方案”并非审议方案
此次会议审议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是此次风波的症结,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方案(下简称“网络版方案”)被指对一线教职工存有严重歧视,“缺乏对一线教职工的应有尊重”。
据悉,该校绩效工资总体上分两大部分,一是基础绩效工资,一是奖励绩效工资。两者分别占全校绩效工资总量的约70%和30%。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单位实行的方案。
占据总量约七成的基础绩效工资部分,“网络版方案”中,正处级领导一年为97300元、副处为81000元、正科为63000元、副科为51600元。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正教授为4级64400元,副教授有三级,其中5级51400元、6级46400元、7级41400元,讲师也有三级,8级为35400元、9级为32400元、10级为29400元。
如果该方案属实,那么,教授的固定工资收入将低于副处,副教授低于副科长。正因为该方案在很多人看来违背了起码的公平原则,所以,网络上几乎一边倒地批判该方案。
记者通过多个渠道证实,“网络版方案”并非会议审议的方案,会上审议的方案是按系数确定的,3级教授为160、4级为140;副教授中,5级为120、6级为115、7级为110,讲师中,8级为90、9级为85、10级为80。管理岗位中,新提拔的正处133,工作3年后138;副处长中,新提拔的109、工作3年后114、工作7年后119;科长为89,副科为84。
根据这一方案,教授的收入显然高于正处级,副教授高于副处级,更远高于科级。
刘丙认为,该方案存在硬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专业技术岗位及工资标准和管理人员岗位工资标准相比,副高级5级应高于正处级5级,中级9级应高于科级7级,但是,学校的方案与此相悖。”他说,该方案依然有行政人员高于教学人员的倾向。
他指出,教学人员要领取到全额基础绩效工资,前提是完成工作量和论文数量,在目前发表论文普遍存在“潜规则”的背景下,教学人员的实际收入会打折扣。
此外,他说,学校的方案模糊不清,“比如,方案说,理论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等教学环节,以计划课堂教学学时为计算依据。根据该条款,批改作业到底是否折算成工作量,并不清楚,有关领导对此的解释也前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