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3-4-5 09:14:35
人家有实际从业经验,可能更有发言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09:28:23
这是“考核”中的一项,另外就是帮助公司研究部门提高知名度,说白了就是打广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09:37:53
估计工作考核也需要论文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09:46:51
个人履历里可以填上研究著作,这样就牛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0:06: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0:09:19
兴趣使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0:24:19
最近有个流行词,叫接地气。这些人才真正地接了地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0:27:26
科学研究很多时候是凭兴趣、爱好,或者说是热爱,不一定非得有什么物质上的激励!正所谓: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是何等的快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0:41:09
这个不奇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0:55:36
真二呀!
金融本来就没谁搞明白,都是盲人摸象,还分子丑寅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0:56:18
呵呵,实战一线更有说服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1:11:45
可以理论联系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1:16:51
国外许多金融学杂志十分欢迎业界人士投稿,他们做的研究写的文章才是最贴近实务的。国内未来的趋势也是如此,以后《金融研究》、《投资研究》上面券商研究所的文章会越来越多。《经济研究》偏宏观、偏学术,但也难不倒某些券商,他们研究生所有大把海归名校硕士和博士,发SCI、SSCI都杠杠的,真想发怎么可能发不了?就怕他们有成果不想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1:26:49
兴趣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1:28:33
业界高手也多的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1:51:32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1:53:17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2:13:17
他们身处那个环境,因而看得更开,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2:25:40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这值得好好反思 做学术做成这种状态 也有点小悲哀 不过确实是存在的 一般一国的最高领导人很少是政治学专业毕业的 理解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2:36:46
简单啊,因为是工作指标的一部分嘛。。。
还有,就是象牙塔里面的人不懂市场动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2:48:21
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3:07:30
很多人不仅仅在实务做得好,理论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3:07:52
相得益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3:55:24
他们中也有从研究队伍转过去的,现在理论能联系实际,对事实或现象更有理解,所做的研究更加贴切。应该鼓励他们,别纯粹理论研究,理论脱离实际,空中楼阁的研究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4:13:22
有些科班出生,学术底子有,再加上实践经验,就如虎添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4:15:15
有实践才更能激发对理论的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4:26:58
这些人的发言才是最宝贵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4:39:49
兴趣吧,还有就是业类人士可能还在继续读书,或者和学术机构有项目合作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4:48:09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5 15:00:44
金融创新都是业界出来的,据说以前高盛自己弄出来的很多金融创新手段美国大学教授们懂得也没几个。楼主,别感慨了,这是好事,实践验真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