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13-4-11 21:12:13
管它黑猫白猫,经济发展了就是好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21:40:35
金融学 小辈 来抽个热闹

古人之争 小弟暂且先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21:45:4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22:14:57
我认为,事关民生大计的行业,ZF要合理干预。要不然,民众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幸福感就不会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22:29:15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23:11:15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23:27:01
凯恩斯现代经济学的灵魂人物,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两人PK值得一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2 00:14:10
这永远都是个没有最终结论的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2 10:18:35
        20世纪经济学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辩论,但最豪华的,莫过于凯恩斯与哈耶克之间的大战,他们都是逻辑大师,且词锋犀利,这场大战一直在延续,两人弟子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谁也无法说服谁。
  
  4人中有3人获得了诺奖,凯恩斯不幸于1964年去世,而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才设立,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被认为是20世纪知识界三大革命之一,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列。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家对市场缺乏信心造成的,主张ZF干预,比如增加国家投资和消费,通过通膨来提高企业利润,刺激投资,扩大就业,此外,ZF应不断改善公民福利。
  
  一言以蔽之,凯恩斯认为在纷乱的市场中,ZF应扮演操盘手的角色,因为人有“动物精神”,行为不能完全符合理性,所以ZF应频频伸出看得见的手。换言之,他更相信秩序。
  
  然而,有过魏玛共和国崩溃经验的奥地利知识分子们对此极不认同,魏玛曾建立了欧洲最严谨、最理性的民主制度,可ZF对市场的过多干预,使其成为民间财富的抽水机,最终被通胀击垮,德国落入了纳粹手中。
  
  在哈耶克看来,市场秩序是内生、自发的,他厌恶任何形式的干预,看得见的手只会损害市场,哈耶克看到,通胀是一笔“穷人税”,固然提高了资产价格,却盘剥了穷人,加剧分配不公,哈耶克对ZF福利也颇有微词,认为与其浪费公共资源,不如营造更公平的环境。换言之,他更相信自由。
  
  哈耶克在经济理论上没有太多建树,但文笔犀利,善于传播常识,他将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融会贯通,虽然经济学界不太接受他,可他的影响力却漂洋过海,在美国得到拥趸。
  
  哈耶克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将市场理解为信息系统,这比凯恩斯更具解释力,但他的英语水平远不是凯恩斯的对手,表面上看,他被对方嘲讽得毫无反驳之力。然而,在全球化风潮中,新自由主义者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虽然遭遇“金融风暴”,但它的显学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应该说,“凯哈大战”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即人们从政治学的主义之争转向了经济学的方法之争,后者已成功地掌握了最大话语权,这不可避免地会将竞争引入学术研究的内部。好在,彼此对立是学派进化的动力,这意味着,两者的争论即使分出了胜负,胜利一方也会很快又分化成两派。
  
  也许,最理性的态度是“混合经济学”,而这也正是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大师们所极力主张的,然而,只有充分了解这个豪华争论的前台幕后,才能真正明白,人类的经济理性怎样演进,我们对经济学的认识是如何逐步深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2 12:24:17

凯恩斯、哈耶克之争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一、凯恩斯、哈耶克之争的起源:对大萧条的解释

       发生在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是迄今为止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上有且仅有两个人预测到了这次大萧条的发生,他们是米塞斯和米塞斯的学生哈耶克,他们都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领军人物。哈耶克沿着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的思路,提出了由于松软的信贷政策激励生产者进行过度投资,从而扰乱真实储蓄与资本需求的关系,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这是导致大萧条的原因。然而与此同时,新剑桥学派的领导人凯恩斯则认为储蓄过多、有效需求和投资不足是造成这场危机的原因。

       哈耶克认为投资过度,凯恩斯认为投资不足,为什么两位大家代表的两个学派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首先我们来剖析凯恩斯的观点。要谈凯恩斯的观点,就不可避免地谈到他的那本引起西方经济学界轰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该书中凯恩斯提出了经济活动中的三大心理规律: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三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导致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进一步导致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使得投资很难随储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下去,同样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流动性偏好又取决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这三种心理动机。因为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中是稳定的,前两种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主要由收入水平决定。投机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市场利率与投机者的预期利率。当市场利率足够高时,能够把人们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全部吸收;而当市场利率足够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经济将出现“流动性陷阱”,从而也导致投资需求不足。凯恩斯通过分析认为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这宣告了李嘉图等人所深信不疑的“萨伊定律”(某一数量的商品供给自动地带动了对相同数量的商品需求)的破产,这被称为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即“凯恩斯革命”。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提出ZF干预经济从而弥补市场的不足,通过刺激总需求(扩大ZF开支,实行赤字财政)来使经济摆脱衰退。

       接着我们来剖析哈耶克的观点。20年代美联储实行持续的扩展性货币政策,利率定得非常低,信贷规模膨胀,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大萧条的出现。对于引起这场大萧条的原因,张维迎教授在《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一文中作出了如下阐述:“因为利率过低会扭曲资源配置信号,企业家就开始投资一些原本不该投资的项目,特别是一些重工业、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它们对利率的反应非常敏感。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股票市场泡沫会进一步助长固定资产投资热潮,导致投资过度扩张。越来越大的投资需求导致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的相应上涨,投资成本上升,最后证明原来的投资是无利可图的。当ZF没有办法如之前那样继续实行扩张性政策时,股票和地产泡沫破灭,原来的资金沉淀在不可变现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和地产)中,资金突然不足,投资项目纷纷下马,大萧条由此发生。”哈耶克的基本观点是市场经济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地进行策略转换,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

   二、谁主导着经济实践?

       正如梁小民教授在推荐序一中所提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现实问题迫使ZF不得不干预经济,因此凯恩斯占了上风。在《通论》出版之后,在40年代到50年代初期,通过库茨涅茨、汉森、萨缪尔森、克莱因等人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补偿性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理论、引致需求理论、加速原理及对经济周期的计量分析等方面的努力,凯恩斯理论实现了政策化,被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作为经济刺激措施而采用,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战后黄金时代”——凯恩斯时代,例如美国面对危机采取的“罗斯福新政”就是基于凯恩斯的理论并取得巨大的成功(虽然罗斯福新政中仍然与凯恩斯主义存在着很多的不同,这里暂且不作深入论述)。罗斯福通过推行“以工代赈”和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并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而此时哈耶克的支持者越来越少,其思想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随着国家干预经济导致的严重通胀等一系列问题的逐步显现,哈耶克的理论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1974年,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此声名大噪。此时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和美国的里根总统也都抛弃了凯恩斯主义,重投哈耶克的怀抱(确切地说是投入新自由主义的怀抱,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除了哈耶克之外不得不提的是1976年获得诺奖的费里德曼,他们都强调个人自由,仔细界定ZF、制度与个人的关系,在制度的设计中,以个人私有产权、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为核心),将哈耶克及其支持者的主张运用到治国之策中,形成了“撒切尔主义”和“里根经济学”。首先我们来看撒切尔主义,它的背景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的英国,过分强调国有化和社会福利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逐步显现,庞大的财政开支致使财政赤字节节攀升,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民经济陷入了“滞涨”的泥沼。19741980年间,英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9%1980年的增长率为-1.8%,而通过通货膨胀率高达21.9%(据《英国经济》,人民出版社,1986)。此时的英国经济停滞不前,而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却居高不下,凯恩斯主义对此束手无策。19795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她一上台便抛弃了“共识政治”和此时已经问题百出的凯恩斯主义,重新投入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怀抱。撒切尔夫人的政策包括:实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放松管制鼓励竞争,紧缩公共财政开支,大幅提高利率,大力推行企业私有化改革和税收改革。在撒切尔时代末期,东欧和苏联纷纷效仿英国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哈耶克思想的实践可谓是风生水起。

       然而,新自由主义在东欧和苏联的实践并不乐观,以“休克疗法”为标志的改革不仅没有给苏联带来经济的繁荣,却造成了国家对经济命脉控制的失效,经济大幅衰退并最终导致苏联在19911225日解体,东欧国家也未免于难。在撒切尔离开唐宁街(199011月)近20年后,英国经济再度深陷困境,彼时撒切尔夫人反对的国有化、增税和凯恩斯经济学等字眼再次成为媒体和大众的焦点,撒切尔时代的标志性政策和烟消云散,凯恩斯主义走出沉寂。这时,全世界面对的是一场与80年前极为相似的经济危机。2009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效仿罗斯福新政,通过增加ZF支出抵抗经济衰退。2009217日,奥巴马签署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ZF最庞大的开支计划。20109月,奥巴马推出又一轮500亿美元投资基础设施的经济刺激政策。一时间,政府救市、强力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又被各国政府奉为圭臬。遗憾的是在危机发生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人们逐渐发现凯恩斯主义不仅没能帮助世界经济复苏,反而引发了接连不断的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西方国家都未能幸免于难。美国也抛弃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抵抗经济衰退的凯恩斯主义,通过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这一货币尝试拯救靠近悬崖的经济。

    近观中国经济,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于1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了“四万亿计划”,包括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铁、公、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等等方面。这一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在短期内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保八”的目标,避免了中国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就目前看来,四万亿计划取得了成功,但一些负面效果也显现了出来,例如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信贷井喷。学术界对此展开了论战,张维迎教授提出要“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参考张维迎200928日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的演讲),认为“过去12个月,中国工业增加值指数的变化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增长速度下滑非常快,好像所有企业在同时犯错误;第二个特征,重工业的下滑速度远大于轻工业,也就是生产资料工业的波动远远大于消费资料的波动。这两个特点也是所有经济萧条的主要的特征。应该说,我们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艰难时期,或者出现了增长衰退。” 而李德伟教授则针对张的观点写了一篇《不能简单“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中不仅需要看不见的手,也需要看得见的手,否则放任自由会导致由经济大幅波动引起的失业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2 12:28:56
。。。接上面。。。这里不再展开写了。                                                              三、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启示
          1、注重经济政策的时间边际;
       2、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要盲从西方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实际;
       3、不仅要重视经济总量,更要注重经济结构,“稳增长、调结构”;
       4、刺激生产与刺激需求并举,保持宏观经济动态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2 15:26:26
对于经济,我试图用弗洛伊德的思想: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概念来形容。自我,是形容经济的参与者都按照自身的利益参与经济决策。这种唯利是图的本能,再加上参与者本身具有的财力、物力、智力等生产要素是不均等的,存在差异的。放任本我的驱使,自由的市场会使得富者更富,贫者更穷,二级分化更加拉大。这样便会使任何市场都变成了寡头市场,终究是变成了有干预的经济市场。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这也就是我们所预期到的经济局面,我们会试图做出某些行为使经济走上我们所预期的轨道。市场的自动调节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可以等待,但不能长时间等待。当自由市场不能按照预期运行,这便需要宏观调控经济,或是放任“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了。
自我,是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它代表目前经济可以是自由放任的阶段,或是zf干预阶段,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总而言之,大范围来看,zf只是辅助,自由放任是主体,只有在适合的情况下,选取某种干预或放任的行为而已。

在低增长时期,我国全面自由放任是不可能的,只有局部,短期的放任。世界的发展是不平等的,保护主义一直存在,霸权主义也一直存在,资本大鳄潜伏在暗处俯视耽耽。我国的房地产一直被戏称为发展的主线投资,zf的限价,限购等政策是防止投机行为催化了泡沫的膨胀。
只有自由放任和zf干预之间取一个点,就是在这点的区间可以促使经济健康发展,也就使我国发展良好了。哈耶克和凯恩斯的理论都正确,只有在具体问题分析上,采取适当的方法,是局部短期自由放任,还是局部干预调控,还是有得商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5 15:06:48
hbhjhf 发表于 2013-4-10 17:46
图片太小,看不清作者是谁
作者是尼古拉斯•韦普肖特,《伦敦时报》和《纽约太阳报》前资深编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5 15:57:54
好书,求观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5 18:08:02
不管是凯恩斯还是哈耶克,转轨阶段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保增长调结构,加快西部开发让更多人富裕起来。引用邓小平的一句话:“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5 18:08:25
阿道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5 18:12:55
不管是凯恩斯还是哈耶克,现阶段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保增长调结构,加快西部开发的脚步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引用邓老的一句话:“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什么观点都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取其精华最终达到国富民强的最终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5 21:19:55
哈耶克继承奥国经济学派主张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即强调无形之手的力量。凯恩斯则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看似两个矛盾的观点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国富民强。在中国最好的衡量国富民强的指标那就是gdp的增长。一味的强调手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主要看最终人民能否富裕起来。在二次大战结束后由于关贸组织和代之的世贸组织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以亚洲四小龙为首的快速增长的地区与国家,经历了从一穷二白到实现富裕的奇迹般的发展。中国大陆现在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关键阶段,不防借鉴一下离我们更近更有借鉴意义的亚洲四小龙成功富裕的经验。ZF大力建设公共设施即:教育、医疗、基础建设。(ZF投资公共设施占gdp的5%--7%)大力开发西部推进城市化进程,缩小沿海与西部居民收入的差距,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让无形之手充分发挥作用。最终达到国富民强的最终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6 14:43:16
wjy_master 发表于 2013-4-11 13:18
好吧,我承认我被这本书的封面迷倒了
谢谢认可 快来参加活动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7 14:05:16
haosh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8 21:53:21
凯恩斯主义与哈耶克的自由经济学说,有得一拼啊,到底是ZF干预好呢,还是市场经济自由好呢?让市场和历史来告诉我们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9 00:12:44
      两个人或者说讨论的核心在于ZF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上,从ZF的性质上说,它太明显的不同于商业企业,首先,它是市场规则的决定者(比如哈耶克分析的是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亦或是极权主义的计划经济);其次,ZF在市场中充当“守夜人”的角色;最后,它掌握着货币发行的权力.因而ZF经济管理行为必然会给市场的运行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这也正是他们所辩论的!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明显地极大地促进了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市场体制基本为大多数国家接受,而市场经济最本质的核心是以竞争为基础的,因此,自由主义的观点仅仅是,ZF制定一套促进竞争的规则,然后公正的实施它,ZF的参与仅仅会阻碍市场的正常运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就像李俊惠博士说的,经济运行需要一套使所有人通过利他的方式来实现利己的规则;而且她同时通过租值说明了市场竞争是不可能形成垄断,形成垄断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垄断,这也切合了这一点。而ZF干预主义提出了,在短期内经济是不稳定的,时而供给大于需求,时而供给小于需求,存在着经济周期,ZF通过识别这种趋势,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以管理,对经济是有力而无害的。而这个观点从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货币主义观点的质疑,经济政策的指定,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脱节,从长期来看,无疑是一服毒药。
     第二不得不谈的是分配问题,哈耶克主张的公平理论是一种机会的公平,在全社会的一套公正的规则之下,使每个人具有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那么由此而形成的收入分配就是公平的,而不需要社会再分配来调节。而从市场经济的性质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必然会增大,由此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市场分配最后又会反过来影响市场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产生一种阻碍,因此,这就需要ZF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税收等再分配政策调整这种不均衡。
      第三要说的是失业和ZF腐败的问题。在哈耶克看来,因为存在许多整个干预的组织或者产业,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成本,对其他产业来说,形成一种更好的经济保障,而使整个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降低,如果抛弃这些,市场总会存在合理的价格,使一个人的才能得以发挥,劳动力市场具有极大流动性,失业率从总体上就会下降。而且,ZF干预无疑是赋予ZF一种集中管理的权力,而权力的集中必然会造成腐败,使市场运行低效。而在凯恩斯看来,失业是因为存在经济周期,使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不足,ZF通过政策扩大需求就可以实现增加就业的目的。
      在每个特殊时期,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种理论的政策性,也都存在一定的事实得以援引,事实也总会受许多事件、许多人的影响,我们要认清前方的路,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一件事如果大家都做的话会对每个人都有利,而博弈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做,那这时候就需要ZF来完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9 00:31: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9 07:56:17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9 14:20:02
"《通往奴役之路》太畅销了,受人尊敬的学者不应该受这样的罪",这句话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0 21:07:51
danding1689 发表于 2013-4-19 00:12
两个人或者说讨论的核心在于ZF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上,从ZF的性质上说,它太明显的不同于商业企业,首先 ...
经济学的假设建立在自利的之上,对每个人都有利,我觉得不会出现都不去干的情况,而是加总问题。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愿意做的事情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当公众利益大于投资人利益时这是ZF要直接参与的,比如教育、医疗、公共建设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2 16:25:11
活动即将结束,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 14:15:38
都太有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0 04:12:09
不知道有没有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0 21:25:03
求电子版的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