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在下原来也认为“需要”是心理的问题,但本人通过近来的认识,发现“习得”之需要与“基本”之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影响个体对经济现状的认识程度对经济资源的获取方式及分配方式。
心理学的书对此是语焉不语详的,像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等等都只是一种表面式的现象分析与没有物质基础的似是而非的解释的。
而且作为经济学基本假设的”经济人假设“好像也回避了这个”需要“的问题。”趋 利避害”这种行为如果是基于“习得需要”而形成的,怎么去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如果非习得需要具有种族性因素,则经济学是否就只是“民族的经济学”?则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普适性又从何说起?
目前心理学对此的分析也只是机械主义式的分析而已。根本说明不了本质问题,虽然解释现象问题好像还绰绰有余的。
如果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那目前的经济学也只是现象学而已。
一点乱知,有牛人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