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在批驳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浮夸风,这种情况部分是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问题在于太强调利益激励,这条规则适合于市场竞争,但不适合于管理学术。再则目前是由一些不懂学术需要,不懂教育的人来主管教育,整天在那里嚷世界第一、世界第一,这完全是搞不清国际环境、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当然最根本的是中国的教育完全搞不清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搞什么科教兴国,而是为了培养一个个完全的人(看看郑教授举的那个小学生的例子)。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后来的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等等宣传口号的延续都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读书的目的。读书是为了学习知识和德行,教育是为了育人,真正认真做好了这两点,其他的功利目标自然是水到渠成,就像考试,你把知识掌握了,考试自然是高分,用得着去猜题、研究试题规律吗?
后面一部分是在批驳外语热,然后又扯到爱国主义,似乎有点离题。老先生也说外语是工具,既然是工具,本身也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学外语去国外也不一定就是不爱国。中国人现在确实太过于狂热地推崇外语,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学术和知识积累在很多方面确实是不如国外,在很多专业要搞好学术,不了解国外在该领域的成果、现状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取消六级考试可以解放那些不愿意学外语和无意于继续深造的学生,但是在很多专业对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他们学外语则是完全必要的。如果由反对外语狂热而走到了抵制外语的极端,进而反对学生去学外语,那就是矫枉过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