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95 2
2013-06-12
北京的房租在每年大学生毕业季都会趁机大涨一次,因为市场涌入显而易见的新需求。但近年北京的房租已经与房价一样,过快过高的上涨让很多人连房子都租不起,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果按照官方统计,今年一季度北京单套房平均租金价格已经攀升至3660元,较2008年大涨82%。举个例子,在四环与五环之间,2011年还只要3500元房租的两居房,现在已经涨到7000元。但北京市民的收入增速远远低于这些涨幅,甚至大学生的起薪还一直在下降。根据统计,2012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36469元,同比增长10.8%,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两口之家单独租房,至少要用去一个人的收入。
  调查显示,一线城市的房租收入比已高达40%,在北京估计要到50%,如果再算上衣、食、行等民生需求,一个人的月收入基本所剩无几,这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也构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过高的房租迫使更多的人去交通便利的郊区租房,不过,正是因为城区房租驱赶的人太多,郊区租赁需求增多促使租金上扬,其涨幅远远高于市区。随着基数的不断抬高,北京房租价格进入一个敏感的平台,如果继续高速上涨,那么,会有大批人无法承受。
  中国住房领域在高速发展中被扭曲了,房子首先且最重要的功能是居住,居住也是有关民生的生活必需品。但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住房被需求带动价格正常上涨的同时,在供给方,因为土地供应量被ZF控制,而ZF的土地财政依赖又激励他们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土地,因此,ZF控制土地供应的行为助推了房价上涨。
  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国长期存在通胀以及通胀预期,住房成为保值增值的主要投资手段,刺激很多有钱人可以买走很多套,投资需求持续推高房价,又吸引了职业炒客。最终普通人的收入追不上房价上涨的幅度,买不起住房,越来越多的人租房居住。但很多投资人并不会将空置房拿出来出租,这形成了新的供求紧张。
  如果按租售比算,中国房租是偏低的,但按照房租收入比看,则是偏高的,因此,主要问题出在房价过高。依照目前北京房价大幅上涨的趋势,如果单纯的以行政手段调控房租,显然是无法完成的任务。ZF应该设法将空置住房推向市场,并增加新房的供给,但ZF无动于衷。
  大多数发达国家早已经历城市化浪潮,在楼价稳定的同时,ZF对房租市场也进行严格的管制,因为住房不应是投资品。如果房价过高可以租赁,但租赁价格过高人们就无法生活,只能流落街头,这将影响社会稳定。今年5月1日生效的德国新租房法,规定三年内租金涨幅不超过15%。而北京一年可能就会超过这个涨幅。
  房屋租赁和二手房交易领域又缺乏监管,让整个行业呈现狂乱。比如同一间房屋可能随着ZF调控政策或市场传闻制造的预期售价随时变化,今天300万元,隔天可能涨到360万元,至于为何多出60万元,是不需要理由的。而在租赁市场同样如此,合同到期房东可以要求30%涨幅,不接受就走人。
  如果说,过去相比不算太高的租赁价格还能提供居所并缓冲人们的不满的话,如今租价过高以至于快让人无法承受,让人没有退路将会是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12 01:36:18
过去相比不算太高的租赁价格还能提供居所并缓冲人们的不满的话,如今租价过高以至于快让人无法承受,让人没有退路将会是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2 17:25:46
1.媒体终于开始关注房产租赁市埸了。我在早几年就说过:房产买卖市埸和房产租赁市埸是同一个房产市埸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两个市埸是彼此相关,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目前,我国的这两个市埸彼此相联系的关节点在于:所谓房产买卖市埸的投资者或投机者,实际上是房产租赁市埸上房源的最大供应者);
2.这些年来,所谓经济学家们和ZF官员们只关注房产买卖市埸的问题,而忽略了房产租赁市埸的问题。ZF出台的所谓对房产市埸的宏观调控政策,都是旨在抑制房产买卖市埸上的房价过高和过快上涨,但这些政策都具有促进房产租赁市埸上房租上涨的效应,原因就在于:ZF出台的这些宏观调控政策,都是将打击的目标放在房产市埸的投资者或投机者上,但是,他们不知道,正是这些房产市埸的投资者或投机者,实际上是目前房产租赁市埸的房源最大供应者,打击这些投资者或投机者,实际上就是打击和限制房产租赁市埸的供给,造成房产租赁市埸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房租进一步上涨。
这些年的所谓房地产市埸宏观调控政策,尽管对房价的过快上涨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却促进了房租的上涨,房产市埸出现了“翘翘板“效应,这里压住了,那里却翘起来了,这只能说明宏观调控政策的失败。媒体报道,自2008年以来,房租上涨的幅度已经超过了房价上涨的幅度。
3.房产租赁市埸要比房产买卖市埸更值得关注。因为这个市埸涉及到比那些“房奴”们收入更低的社会阶层,而且涉及的人数更多得多,他们的生活现状比“房奴”更差。他们中包括了住在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里的“蚁族”,长期住在地下室里的“鼠族”,长期住在群租屋里的“漂族”等。
对买不起房子的人,经济学家们劝他们转变观念租房子住,但对租不起房子的人,不知经济学家们怎么说?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甚至连租房子也租不起,他(她)们长期住在建筑工地上的工棚里,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里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无法过夫妻性生活,部分人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性压抑。,更别提在这些地方谈恋爱,娶妻生子了。
4.媒体已经给出数据,北京单套房平均月租金为3660元,但北京80%的打工者月平均的工薪收入是多少?全北京的工薪收入者有多少人租得起单套房?实际上,北京、上海中心区域两室一厅中等户型房子单套月租金早就达到8000元以上。(据说,北京、上海大学的今年应届毕业生目前的签约率只有30%,签约的平均工资为3000元)。ZF禁而不止的群租现象无法避免。
北京、上海的很多年青人为了买到或租到比较便宜的房子,越来越趋向到远离城市中心区域的远郊买房或租房,每天忍受上下班长途跋涉之苦,有的人从家里到上班地点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需要2个多小时,每天一下班用在路上的时间长达5小时左右,长期下去,加上工作压力,将严重影响这些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但对那些在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就业的打工者(尤其是女性)来说,由于作息时间特殊(每天下班时间往往要到晚上九、十点钟),不可能住到远郊,只能租住在城中心区域附近的群租房或地下室里。
5.前些日子上海各种媒体(报刊和电视台)隆重宣传,市ZF推出1000套公租房,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亦可申请。这1000套房子大多为面向“刚需者”的小户型(35平米左右),据说今年全年计划新增7000套公租房,但现在上海约有外来人员1400万左右,7000套房子无异于杯水车薪。上海如此,其他城市的ZF更不必说了。可想而知,这么多年来,ZF对房产租赁市埸根本没有做什么事。
目前中国各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流动人口群,这个流动人口群的总人数可能已达到3.5亿到4亿人,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这些人在其流入地城市都需要解决住房问题。而至今ZF没有为解决这些人的住房问题做过多少事事,房产租赁市埸的房源主要靠私人房源解决,其中,房产投资者或投机者成了主要的房源供应者,但投资者或投机者的主要目的是获利,而租售比过低使他们仅靠房产出租无利可图,所以,这个市埸后续情况可忧。
6.有很多坐在书斋里的所谓经济学家靠想象说话写文章。前些年,在他们的想象中,房产市埸的投资者或投机者囤积了大批没有住人的空房子,所以,只要ZF想办法逼这些投资者或投机者大量抛售这些没有住人的空房子,房产市埸的房价就会一落千丈,他们甚至据此预言不久的将来,一线城市的房价就会“崩溃”、
“腰斩”,现在,这些经济学家们又想象投资者或投机者们囤积着大量没有租出去的空房子,只要投资者或投机者将这些空房子大量出租,房产租赁市埸的房租就会大幅下降。
实际情况是,目前一线城市中的不少居民确实拥有两套或多套房子,但这些房子真正空闲的极少(除了高档豪宅和别墅以外),都早已租出去了,如今一套房子的月租金好几千元,顶得上一个普通工薪者的工资收入,谁会宁愿将房子长期闲着而放弃这笔收入?但北京、上海的外来人员以千万计,即使有多余房子的居民都将房子租出去,房产租赁市埸的总趋势仍是供不应求,房租仍有继续上涨趋势。
7.ZF正在酝酿的房产税扩容政策,某些城市的地方ZF正在酝酿的向房产租赁市埸征税政策等,在目前一线城市房产租赁市埸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都会被房产的出租者轻易地转嫁给房产的承租者,从而进一步促使房租上涨,所以,这些政策都是愚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