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bajjio在2007-10-16 6:58:00的发言:我说过“公平”通常已经超过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更多的会依靠哲学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来进行分析。
而不同的哲学派别对于"公平"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公平”的尺度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
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学为什么首先谈论的是“效率”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没有人研究“收入分配”,而且人还不是少数。
“经济学家不讲道德”意思大概指的是经济学要注重实证分析,不能随意地进行价值判断的意思。
在西经中,“公平”是用来糊弄百姓的,这是你的想象吧。
不知道阿马蒂亚.森说了什么“糊弄人”的话,你又何以断定他是在糊弄人呢。
又如何断定自己的想法强于他呢。
与“效率”对立的是“平均”,
这个平均指的是“平均主义”?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本身就是不符合经济学逻辑的言语,
不要把与经济学无关的言语强加到经济学上。
你既然对于西方学说当中的“公平”质疑的话,
我先问问,你是否知道边沁的“功利主义”和罗尔斯的“最大最小标准”指的是什么?
如果你不能作出回答,我想也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
批评什么理论,都要首先了解该理论说明的是什么。
边沁的“功利主义”和罗尔斯的“最大最小标准”我听说过,但是没有去了解它。希望它不是为给“公平”脱困而制造的另一个概念,只是一个连环套。
经济学中很多人在讨论给“公平”重新下定义,他们已经违背了“公平是指合情合理处理问题,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基本教条。这种研究与经济学当初引进“价值”这个概念一样,坚持原价值定义的教条不能说明任何经济问题,于是大规模重新定义价值,最终形成错误的连环套。错误的连环套和真理的连环套是一样的,只要打掉第一环,后面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经济学家总在批判政府没有公平办事,可是又有几个经济学家能说情怎样办事才是公平的?当前在贫富问题上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历以宁还在说我国贫富差距不够。正反双方都打着公平的旗号,要清君侧。但愿边沁的“功利主义”和罗尔斯的“最大最小标准”能给我国当前这两派作出裁判,以结束错误。
不要将平均当做平均主义,它只是说从合作角度看为了维护系统稳定要平均分配,并没有否定分工角度的经济行为。我的理解是平均是宏观层面的,不平均(效率)是微观层面的。这二者的对立统一便是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好了,西经在宏观层面要求的“公平”最终落脚点是不是在“平均分配”上?基尼系数是不是就是指处理平均和不平均(效率)这对矛盾的理想的统计数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6 13:37: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