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7-10-16 15:08:00

吾存于世二十载矣
念往昔犹历历在目
慨历史哉
如过眼云烟俱往矣
有道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展今世,沉沦崛起大行于道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吾等为国为民奋斗不止
愿身在江湖,广交天下好友
共读,共知,共行!

——很喜楼主这段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6 16:12:00
镇羡慕啊,都是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6 16:50:00
似乎每年的诺奖都有冷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6 18:23:00

机制设计  数学要求超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6 18:29:00
 不一定牛人都可以得诺奖 但是拿了奖的人 我觉得一定是牛人  看看,岁月漂染了他们的肌肤 不变的是他们对知识的认真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6 19:03:00
Eric S. Maskin和Roger B. Myerson
都是哈佛大学数学系毕业的,还是同班同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6 19:28:00

可是杨小凯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6 19:52:00

虽然不是很了解这几个人

不过还是要祝贺呢

能拿到诺贝尔

真的很不简单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6 22:26:00

北京时间15日19时,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B.迈尔森。他们三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其评选标准与其他奖项相同。该奖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产生,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Leonid Hurwicz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ric S. Maskin

 

获奖者简介

Eric S. Maskin:哈佛大学博士,2003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主任,Maskin教授曾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1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任教8年。主要研究领域:博弈论,激励理论,拍卖理论,以及社会选择与社会福利。

Myerson教授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对博弈论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及《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Probability Models for Economic Decisions)。对《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一书感兴趣的读者可在这里下载该书的英文手稿。

Leonid Hurwicz(赫维茨教授)是犹太人,1917年出生于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来到美国,是我至今遇到的最聪明,最有才智的的人。最高学位是在波兰时拿的相当于硕士学位的一个法学学位,来美国后,他没有去拿博士学位,就直接从助教授做到正教授。赫维茨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开始的兴趣主要是计量经济学,对动态计量模型的识别问题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他在1947年首先提出并定义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概念。他和阿罗 (Kenneth J. Arrow) 等人做出了如何从需求函数的存在来证明效用函数的存在这一结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结果。效用是现代微观经济学消费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整个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认为效用是一个唯心的概念,它不存在,在以往的国内政治经济教科书中一直受批判。他和阿罗等人还对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稳定性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当然,他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开创了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激励或激励兼容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尽管赫维茨教授 在学术上获得许多荣誉,比如 他 是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 学会 院士(一年只有一个 ,比美国科学院院士更难拿),总统奖获得者 ,明尼苏达大学校董事会讲座教授等,20多年以来,一直被提名为经济学诺贝尔奖候选人,可惜至今还没有获得。但应用该激励机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开创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委托代理人理论的密勒斯(James Mirrlees) 和维克瑞( William Vickrey)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许多人都为此感到遗憾,但获奖与否具有一定随机性,并且可能是机制设计理论太抽象,所用数学太高深,还没有被经济学家所广泛了解。赫维茨的数学和数理统计都非常好,也是明尼苏达大学数学系和统计系的教授。同时,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对语言学颇有研究,和我们学生聊天时,很多时间往往聊的是语种的发源和各语种之间的关系。赫维茨教授也非常风趣,很能活跃课堂和会场气氛。他对中国的经济改革非常有兴趣,到中国访问过多次。可能是关心中国的原因,我和他师生关系很好,经常被邀请到他家去吃饭。为了访问中国时方便,我在明尼苏达大学念书时,他还自学中文,认识好几百中国字。赫维茨这个人特有意思,可能是犹太人的原因,虽然拿系里最高工资,却有时象我这个穷学生一样到处找免费停车的地方,而不去要交费的地方停车。赫维茨教授还有一大特色,他能够根据每个人的经济学知识的多少和训练的不同,用非常通俗或严谨的语言把高深问题讲得异常地透彻。他的课非常有趣、且通俗易懂,同学们都喜欢听,但他的考试却很难,我记得在我修他上的微观经济系列III时,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得C,三分之一人不给成绩,需要重修或完成附加的要求后再评定成绩。我这个老板对他指导的博士生也非常严格,他手下的学生一般要学6、7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很多人最后往往拿不到学位,所以他的博士生不多。但是,“严师出高徒”,他培养的学生一般都比较优秀,比如他的学生麦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在200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选自 田国强教授的成长历程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6 23:22:00
秉承诺奖一贯作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7 00:46:00
制度经济学的,机械设计理论还是不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