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论坛好久了,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看着,阅读了好多关于成功亦或不成功的帖子,也不乏有不成功者的抱怨谩骂甚至是指名道姓的举报。还记得曾经有个超级火爆的帖子,大概是某个考学未果的学生揭露导师的种种“恶行”,以及后来引发的唇舌之战,最好貌似连导师的在读学生都站出来帮导师说话了。对于这类帖子,我一般是同情学生的不易,也理解老师的为难,毕竟这条独木桥有太多人要走,而最终能走过的却屈指可数。所以不论导师如何选择最终都会有“落选”的学生,不同的是运气好的会遇上接受现实的学生,运气不好的就免不了背后或是当面的责骂。
        也许人都是这样,不关己时高高挂起,可真遇上了也就不淡定了。我也是这样的。
        不同的是,我可能只是想记录下来这段经历,与其说是分享不如说是给它一个了断。毕竟,还要上路,还要继续追梦。
        话说,时至今日,每每想起,依然心有波动,无法平静,亦无法释怀。可能是我在考博这件事儿上赋予了太多太多。
        回到正题吧。
        我是80后女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工作几年后,决定考博。但其实读研的时候就有考博的想法了,只不过是女生,考虑到个人问题以及工作问题就放弃了。我是去年十一放假回来后开始准备的,因为工作还算不错,就打算考在职的,所以选了两所招收在职博士生的学校。10月上旬开始邮件联系导师,这个时候应该不算晚,但也不早。将自己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工作后发表的论文、参与的项目总结归纳一下,组织一下语言,给各个老师发了过去。前后发了大概四封邮件,三个导师回信了,还算不错(一般情况导师都会回信的,不管行不行,至少是个礼貌)。
        这里说一下导师的联系方式是如何获得的。很多人都会发帖子问没有导师的联系方式啊之类的,其实想要获得还得有很多办法的,首先,学校网站会有博导名单,一般情况下会有博导简介,简介里就会有博导的邮箱及办公电话。如果没有的话,你想既然已经是博导了肯定发表了很多的学术论文,论文里面都有作者的联系邮箱啊,总有一个期刊是发布作者邮箱的。如果再没有的话,你还可以百度一下试试啊,说不定这个导师的联系方式就会出现在哪个会议网站上呢。最最最后,你还可以上个校内网,联系个那个学校的学生,求学生帮帮忙呗。真的很多方法找导师的联系方式。其实,这也是一种信息搜索能力的锻炼,研究必备之能力哇。实在是搜不到导师的联系方式的话,那就有两种可能,一是导师不想被众人知道,一是你跟导师无缘哇。
言归正传,回复我的几个导师中,一个导师说报考他的太多了,不再收了,让另外寻找导师;另一个首先表示感谢,然后说今年不打算在该研究方向上招生,我回复邮件问明年是否在该方向招生(这么问,一方面是表示自己真的很想跟随该导师在该方向上研究的决心,以防老师以不招生为借口拒绝你,另一方面是为自己铺路,一旦今年没考上明年自己也算是提前一年在这个导师名下报到了),得到结果是长久不招生,很悲催;还有一个导师回信也是表示感谢,问是否能读全日制的(这个导师就是我后来一直联系着的导师),我回信描述了一下我的工作性质,阐述了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做研究、写论文,所以可以以在职的名义考,以全日制的方式读。一个星期后,导师回信,让这周去学校见一面(这个有戏啊)。
        跟导师见面,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儿,一定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在态度上、前期研究结果上、以及个人情况、今后打算等,都要准备好。见面都是随便谈话的形式,但是不要小瞧谈话,天南海北的胡扯都能联系到你的个人能力及个人问题。老人说,文化人最不好打交道,真的是没有错的。因为文化人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目的问的。比如,家乡、父母居住地、男友情况、购房情况、婚姻状况、结婚打算等,感觉像是在唠家常,其实导师是在评估你入学后在学术上的投入时间、投入精力、以及干扰事项。很显然,我父母不在身边,有男友,未结婚,就意味着我一旦入学就可能要拿出半年时间买房、装修,拿出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准备结婚,基本上入学第一年没有时间投入研究,而且一旦结婚有可能生小孩,就算我嘴上说不要,但是这个是导师控制不住的,所以有可能又占据一年时间,那么有了小孩,父母又不在身边照顾我自己照顾,到时候可能连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都没有了(唉,我现在越写越觉得导师不要我是情理之中的)。那么这些问题都是一个女生必然面对的,所以你要想好了如何跟导师谈这些问题,如何运用语言技巧将这些不利之处变成有利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这方面做的准备就不是很充分,虽然当时男友一再劝我说我,让我好好准备,但是我都没有听进去,而且我平时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听到的话不会去多想这些话的背后人家是要挖掘你怎么样的信息,所以有时候谈话有点直来直去,有时候还答非所问,可能无法给导师想要的信息。也可能跟我研究基础不扎实,刻意回避导师在研究方面的深入问题有关。
       但当时我觉得还挺好的。导师说最难的是英语,过线了就都好说了。还让我好好准备。总之,第一次见面我出来之后觉得我表现还可以,导师也笑嘻嘻的。但是,唉,都是后话了。
        这里要说一下这位导师,女性,很精致的女性。装扮得看不出年龄。我后来见她的时候,看到她戴了一条爱马仕的丝巾,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我同事刚买了一个仿版的类似款式,跑题了。从她的用品上来说,她是个很有品位的人。而从她的言谈上来说,她对学生的要求很苛刻,也是一个很严格的人。
        (我现在还时常想起她第一次见我时说的话,她说“作为女人,我深知在学术道路上女人走的多不易。”可是既然知道不容易,那为什么不能成全我一次呢?你可知道,我等着这个结果与男友结婚,可知道这个结果承载了我多少的期望?我真心的想说一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第一次见面之后,就开始认真准备啦,包括要准备的报名材料之类的。复习的过程肯定是艰辛的,早起、晚睡,白天上班、晚上复习,几乎没有一天是12点之前睡觉的。但这些也都是考博之人所应该经历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描述,或是叫苦的。和导师的联系也都还算顺利,中间也有邮件、电话联系。过年也互发短信问候。
        后来现场确认,取准考证的时候,知道我报考的导师有很多学生报考。名额有限,竞争之激烈,让我有点紧张。只有认真复习啦。
        再后来快要考试的时候,电话联系了导师,在专业课上给了一些指导。这些一些列的迹象,都让我觉得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来说说考试吧。唉,说实话,我是自大学以来少有的不打小抄的人,所以我的打小抄技术和观察小抄的技术简直烂透了。但是就这样的水平,我都知道专业课考试的考场上,有无数的人在打小抄,甚至将书都拿到了桌面上,而这些人都是本校的老师考取本校的博士。这对于其他人来说真的很不公平的。Anyway,借力而行嘛,人家有能耐。
        考试结束后,我认为英语比较简单,但考得一般,一度觉得自己可能在过线与不过线之间徘徊,失望极了。后来分数线下来了,过了分数线10分,专业课都一般般。其实专业课已经不重要了。
        我第二天给导师打电话问了她的上线情况,导师说,自己现在还不知道。这时候,就觉得情况不妙,但也还好。我跟她说,如果有信的话,再联系。顺便的问了问复试如何准备。过了几天时间,我给导师打电话,约个时间见面,让她更进一步了解我。她同意了。这种情况,大家都懂得,觉得还是有戏的,至少愿意见面啊。
        于是精心准备了礼物带去,(2000多啊)也聊了一些类似于第一次见面时的话题,反正不痛不痒的。但是现在想来,她那时候说话时不时的就会冒出来,我的未结婚、今后生孩子的情况她都不是很满意的,我的专业课成绩比较低啊,但是专业课的含金量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啊。也问了今后打算往哪个方向做研究,我答得不是很好。最后临走时导师让我好好准备,还祝我有个好结果。礼物在推来送去下收下啦。
        这一切貌似都进展的很顺利啊。所以我也没有动想法要去找找人什么的。
复试完事之后,过了一天我联系了导师,导师还是说自己不知道情况,说都是分开打分,研究生院决定的。这话一听,就知道是在敷衍了。因为复试的结果是导师自己定的,别的任何人都没有这个权利的。于是我找人打听了打听,结果可想而知了,晚了。
        所以,如果有人的话,能够搭上话的话,无论远近都要提前说,一定要提前说,不要等到最后。事先没有找人,是我现在想来最后悔的一件事,不是因为找人就一定能够上,而是觉得在自己能够努力的范围内没有尽全力,这才是最让人后悔的事儿。
        最后复试结果出来了。总共7个进面试的,有一个放弃了。6进5,其中一个保送的,两个本校的老师,一个男的貌似是她以前的研究生学生,另一个是个不知道什么来路的结婚了的年轻女子。就仅仅黑掉了我自己。
我至今清楚的记得一个场面,就是当我将自己进入复试这个消息告诉我的一个闺蜜的时候,她开心的把我抱起来,原地转圈,我们抱在一起,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但是,确实是我们把形式估计得太好了,也确实是我们不知道这个水有多深。
        可能是前期种种迹象都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听到导师敷衍的话语,以及打听到的结果之后,我真的是痛哭了好久。那段时间,什么都吃不下,每天躺在床上睡不着,脑袋里空空的。清晨醒来,数着上铺床板上的虫洞,把它们进行各种排列组合,眼泪就顺着眼角留下来。白天工作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根本不在状态。
        一个女生,能够坚持在学术以及科研道路上行走是多么的不容易,而这个女生多希望有人能够扶持一把,哪怕是一小把,但是现实很残酷的拒绝了。没有办法。我有时候自我安慰,觉得这些可能都是我人生道路上必经的,所以早经历比晚经历的好。可是谁又不想顺风顺水,什么波折都不经历呢?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阿Q精神,这个可能也是写论文、做项目必备的能力之一。
        这个结果,我不怨任何人,也没有权利怨任何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包括导师。也许她的决定是因为曾经她许下的诺言,也许是曾经欠下的人情,无论如何她都有她的理由。我能怨的只有我自己,怨我自己对社会了解的太少太浅,更怨我自己没有尽我最大的努力动用人脉。
        但不管怎么样,我很庆幸,我没有被打败。我依然坚持我的梦想。今年,我依然努力!只不过努力的道路上,我已经有了经验,有了更强的抗击打能力。
        最后,我只想说,今年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够换回等值的回报!加油,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