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836 8
2007-10-24

     在对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中,在货币工资W既定的情况下,在价格水平为P0时,存在一个劳动供给曲线与劳动需求曲线相交的均衡量N0,而当价格水平由P0上升到P1时,这时劳动需求曲线ND右移,即在货币工资W既定的情况下,有更大有劳动需求量.

此时货币工资W既定,在这个货币工资下劳动的供给曲线还是不变啊,那就是说在这个货币工资下,总需求增加了,但是劳动力总供给还是依然保持需求时候的供给量。为什么高鸿业的书上说此时的劳动力供需均衡点在货币工资W的直线,与此时已经右移了的需求曲线的交点N1呢????

郁闷啊,困扰很久了,高手解答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24 16:59:00

    原因在于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单个劳动者具有货币幻觉,即他们提供的劳动由名义工资而不是实际工资决定,也就是说,工人会不顾通胀率,而倾向于只要名义工资增加,就会增加劳动供给,因此劳动供给函数在短期是名义工资W的增函数。而厂商则不然,因为厂商对自己生产的产品具有很深刻的了解,因此其愿意为雇佣劳动付出的劳动成本不受通胀率影响,这样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就由实际工资(去除物价影响)决定,是实际公司W/P的减函数。

    因此,只要货币工资W固定,不管物价(通胀率)是多少,劳动供给函数都是不变的。而劳动需求函数则由去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工资W/P决定,如果P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劳动需求增加,劳动需求曲线右移,与劳动供给曲线交与新的均衡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4 23:45:00

但是问题是,当劳动曲线右移时候,当与不变的总供给曲线相交,此时的就业量是新古典宏观的观点,因为市场出清。

但是新凯恩斯的观点是:右移的总需求和水平的工资相交确定就业量,这个就业量比新古典宏观的要大。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所在,但是文字在于,在不变的工资情况下,与劳动力供给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啊。为什么需求曲线右移能交到位于这个交点的右边呢??

这个工资的劳动力供给量没有那么大啊,而且纵轴是名义工资,不是货币工资!!!

版主帮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5 02:17:00
以下是引用zolo538在2007-10-24 13:02:00的发言:

     在对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中,在货币工资W既定的情况下,在价格水平为P0时,存在一个劳动供给曲线与劳动需求曲线相交的均衡量N0,而当价格水平由P0上升到P1时,这时劳动需求曲线ND右移,即在货币工资W既定的情况下,有更大有劳动需求量.

此时货币工资W既定,在这个货币工资下劳动的供给曲线还是不变啊,那就是说在这个货币工资下,总需求增加了,但是劳动力总供给还是依然保持需求时候的供给量。为什么高鸿业的书上说此时的劳动力供需均衡点在货币工资W的直线,与此时已经右移了的需求曲线的交点N1呢????

郁闷啊,困扰很久了,高手解答一下

没看过高的教材。但短期总供给模型里,有一个是粘性名义工资模型,跟你的情况相符:
该模型假定,实际的劳动由劳动需求决定,这意味着:在既定的名义工资下,劳动的供给是无限的,企业需要多少劳动,工人就可以供给多少。
而劳动需求由实际工资W/P决定。

上面的条件意味着:
1,如果纵轴是名义工资,则劳动供给曲线水平;需求曲线垂直(名义工资不是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当P变动时,需求曲线由于实际工资的变动而左右移动。
2,如果纵轴是实际工资,则劳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此时无需供给曲线。因为工资是由需求决定的。实际工资与供给曲线直接决定劳动量。P的变动带来实际工资的变动,此时是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5 12:49:00
有点没看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6 11:33:00
再顶一下,高手回答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