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谈得有道理。另一方面,在当下,学而优则仕。高校中的一些行政负责人有很多是曾经的科研骨干——比如楼主说的赵校长——在从政以后,他们拿到课题很正常。对很多人而言,感到义愤填膺的主要是:你以前毫无科研实力,一朝获得从政机会,就课题满满。细细想来,这一现象(A)背后的问题与校长、院长不申报课题(B)可能是两码事。
A反映了行政对科研的亵渎;B反映的是行政管理的职业化要求。当然,在当下,AB均涉及高校行政管理与科研发展的关系问题。
解决AB的关键是科研申报透明化的制度构建和实施。限制高校校长院长搞科研似乎是用力过猛的政策性约束。这不够现实,也有违机会平等吧——这正是有很多人反对的原因。
顺道瞎评论,敬请楼主和坛友批评。